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9章 骑虎难下
    双方的谈判仅仅暂停了三天,耆英和赛尚阿就有些坐不住。

    原因很简单,复汉军正在全线发起进攻,其中第三师的前锋已经抵达了江苏,其余战场上也取得了大量的战果,而结果最终汇总到赛尚阿的耳朵里时,他这才意识到情况已经有些不太妙了。

    还是那句话,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只能乖乖坐回来。

    耆英和赛尚阿有些无奈,一方面央求英国、法国以及美国公使出面调停,另一方面只能老老实实向京城请示。

    至于伍崇曜则气焰显得更加嚣张,他放出话来,谈判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复汉军已经攻占的领土为基础之上,也就说已经拿下的土地,休想再通过谈判的形式拿回去,你们能谈的只有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被攻下的土地。

    比如,江南。

    面对伍崇曜的威胁,耆英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应对,他只能一再重复,那就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将会支持大清,而大清也并非没有还击的能力。

    首发&:塔>-读小说

    伍崇曜听完这番话,顿时冷笑了一番,道:“你们三天前就是这么说的,我们已经将结果告诉了你们。接下来我复汉大军也不会因为谈判而停下,等到我们占领了江南以后,到时候也就无需再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了。”

    “这.......”

    耆英下意识看向了文咸。

    文咸也已经从大卫那里得知了赵源的要求,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反过来劝道:“耆英阁下,任何谈判都是基于双方客观的实力基础上,如今清国已经失去了在谈判桌上进一步要求的权利,或许付出一定的代价,体面结束这场错误的战争,才是清国最正确的选择。”

    赛尚阿阴沉着脸色,道:“那你们到底怎样才肯罢休?”

    “承认我方目前所占据一切土地之权利,向我方赔偿战争赔款两千万银元,不得阻拦我方商队进入北方境内,不得对我方任何前往北方的人士采取危害手段。”

    伍崇曜一字一句地说道,他挺起了腰杆斜斜向后靠去,脸上浮现出一丝傲慢的神情。

    “这些是我们的底线,至于其他的要求,我们可以慢慢谈。”

    “底线?你让大清赔偿你们两千万银元,这叫底线?”

    赛尚阿恨不得现在就拔刀砍死对面这个贪得无厌的商贾,他冷冷地说道:“这一条款,我方无法答应。”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第二次谈判再次不欢而散,而这一次走在前面的却变成了清廷代表,他们急于去寻求英、法、美等国的支持,也需要等待道光皇帝的旨意到来。

    只是双方谈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渐渐明白了过来,清廷已经不能掌握任何主动权,成功的谈判与否也同样不在耆英和赛尚阿的手中。

    .......

    与此同时,上海江边的码头上,林则徐穿着一身长衫立在船头上,林聪彝则小心翼翼地扶着老父亲的胳膊,防止他一不小心栽进海里,至于幕友周腾虎和帮办魏源则站在了一旁,二人的脸上也都浮现出几分复杂来。

    伴随着道光皇帝任命议和大臣一同传来的消息,还有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和赛尚阿的斥责,大骂林则徐居心叵测,赛尚阿则是糊涂,全盘否定了林则徐和赛尚阿提出的办团练以及开发满洲的想法,他改任赛尚阿为两江总督,至于林则徐则是夺取官职,回京候参。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旦林则徐此番返京,怕是就要一命呜呼了。

    就算道光皇帝不杀林则徐,以林则徐的身体,也很难经得起这么去折腾。更关键的是,哀莫大于心死,林则徐已经对大清朝的国势而彻底感到绝望,整个人的精神头也一下子跌落了谷底。

    看着老父亲越发衰老沉重的身体,林聪彝终于忍不住,他愤恨道:“朝廷之所以会有今日,着实咎由自取,他们连父亲都容不下来,又怎么能真正去做事呢?”

    “慎言。”

    林则徐摆了摆手,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望着林聪彝低声道:“痴儿,朝廷有朝廷的难处,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咱们身为臣子,无非就是个尽忠尽孝罢了。如今朝廷不给我这个尽忠的机会,但是却给了你们兄弟一个尽孝的机会。”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听到这番话,周腾虎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拱手道:“东翁,朝廷如此待您,可您却依然一副忠肝赤胆,将来天下人自有一番公论。”

    林聪彝长长叹了一口气,喃喃道:“他们如此卖国行径,将来必为天下人所唾。”

    林则徐摇了摇头,他轻声道:“哎,耆英和赛尚阿夹在这中间也难,说不定他们现在最羡慕的人就是我呀......只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英夷也好,法夷也罢,都是靠不住的,他们今日能为了好处站在我们这边,明日就能为了好处站在复汉军那边,到时候两边比着卖国,我们就都成了华夏的千古罪人了。”

    周腾虎摇了摇头:“眼下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怕是改变不了。”

    林则徐缓缓转过身去,一步步迈向船舱方向,低声道:“等到了苏州以后,咱们还是先去一趟吴县,见一见芝老吧。”

    ........

    广州。汉王宫内。

    赵源脸色平静地看完了手中的和约条款,将它重新放回了桌子上,摇了摇头道:“看来清廷还是存着几分幻想啊。”

    一旁的罗泽南若有所思,道:“殿下的意思是,他们打算跟太平军进行一场决战?”

    “没错。”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赵源深深吐出了一口气,他知道清廷也好,太平军也好,都不是任由他拿捏的棋子——清廷何尝不知道复汉军眼下所面临的困境,他们也是在赌,赌能够依靠八旗新军率先消灭太平军,赌复汉军不能立刻北上。

    “若是如此,那咱们的计划是否也要做一些修改?”

    赵源沉吟了一番,道:“给近卫师下令,让他们做好转向江苏的准备......既然他们不要脸,那就不客气了。”

    当然,这并不在最初的计划里,近卫师经过了多番大战后,多少已经出现了疲态,刚刚才转入修整状态,眼下出兵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对清廷的敲打,既然你们想赌,那就做好服输的准备。

    军事会议结束后,赵志便走了过来,他手中捧着厚厚一摞账本,叹了一口气,道:“殿下,咱们梳理地方的时候,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太平军的活动,对地方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光是武昌一地,因为太平军的缘故,竟然凭白少了数十万人口,无主荒地多达百万亩。倘若再加上太平军沿途行军所致,影响的百姓又何止百万?”

    赵源当然明白这一点。

    太平军一路行军除了裹挟当地百姓,同时也会与当地的士绅大族交恶,双方交恶下来死伤也极为惨重,其次百姓们遇到战乱也会自发流亡,这么下来就导致好好的湖广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抛荒,百姓们组成了大批流民,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