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4章 兵临武昌
    实际上,赵源非常明白与会者的心态,其中行商们对复汉政权存在一定的信任,毕竟说到底复汉政权的根脚跟广东行商分不开关系,但是想让他们直接掏钱出来,依然需要一个政治承诺,比如给与经商特权或者构建官商环境。

    士绅大族们也有资本来支持,但是因为三大政策的缘故,他们对于复汉政权还处于基本的观望状态,再加上赵源需要进行科举改革,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因此想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也不容易。

    相对而言,银行业和票号对国债计划最为支持。

    当然,还是那句话,西方银行业相对独立,具备一定的博弈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以对各国政府进行风险评估——但是在广东,各家银行和票号很难去做这件事,要知道枪杆子握在复汉军手中,要让他们用白花花的银子去赌汉王府的诚意,自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眼看着会场中鸦雀无声,赵源环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此次建设国债将承诺百分之五的年息,以五年为期限,逾期抵押物为汉王府下辖土地。”

    没错,赵源直接拿出这个时代仅次于金银的硬通货出来,也就是汉王府名下的六百五十万亩田地——在拿下了湖南之后,复汉军即便是将一部分军功田分发下去,但是依然持有了六百五十万亩土地。

    按照目前平均市价来计算,复汉军手上的这一批土地价格至少在一亿三千万元,也就是说完全可以覆盖发行的一亿元国债。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你们能出我们就不能出?我伍家愿意买一千万!”

    虽然伍崇曜去了欧洲考察,但是伍家尚有其他掌柜站了出来。

    不一会功夫,光是广东十几家杭商就率先认领了一亿元,看似艰难的国债任务轻轻松松就完成了。

    倘若道光皇帝看到眼前这一幕,恐怕会有些惊讶,大清朝廷都拿不出这么多钱,难不成这些行商们都这么有钱了?

    赵源并没有感觉到丝毫奇怪,广东行商这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光是赵家依靠汇丰银行都能轻松拿出一两千万元,更不用说曾经的世界首富潘家和伍家,行商们凑一凑别说一亿元,就算翻一倍也不一定拿不出来。166小说

    此时随着你一嘴我一嘴,一亿元的额度很快就被全部认购下来,可是对于其他的行商和大族们而言,却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像这样一个能够讨得复汉政权欢心且能得到稳定收益的事情,这些人自然也不会放过。

    “咱们多的钱没有,几百万两还是有的!”

    “汉王殿下,一亿元怕是不够啊,能不能多发行一些国债......”

    台下群情汹汹,众人纷纷叫嚷了起来,恨不得赵源将国债规模再翻一倍。

    看着眼前这一幕,于连山顿时松了一口气,如果国债卖不出去,到时候难保不会被质疑执掌央行的能力......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针对众人要求的扩大债券规模的要求,于连山也断然拒绝,毕竟每年五百万元的利息可不是一笔小数字......更重要的是,行政院的一亿元国债是经过了多方论证后的结果,不能少同样也不能多,毕竟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面对这种情况,赵源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而是亲自站出来给大家划分了蛋糕,其中广东行商和士绅大族一共能拿走九成额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最后的一千万元则分散出去,起售额度在十万元以上,主要是给那些中小行商以及家族认购,如果最后认购金额不满一千万元,剩下的则由赵家统一回购。

    按照这个原则,潘家和伍家各自认购了一千万元,其他的十家大型行商各自认购了五百万元,剩下的三千万元则分别由湖南、广东各大士绅豪族进行认购,也算是各有所得,人人欢喜。

    当然,一亿元国债并非一次性到账,按照汇丰银行的规划,将会分为三批打款,第一批总金额大概在三千万元左右,主要集中在广东进行工业建设,主力项目为造船业、纺织业、冶炼业以及制造业,届时将会成立专款审批账户,所有重点支出必须得到行政院、监察院以及赵源的联合签字才能通过,同时项目开启前监察院将会派遣工作组进驻,进行重点布控,从而尽可能减少贪腐现象的发生。

    赵源心中也明白,只要还是人治社会,那么无论多么严密的制度,都很难防范一些有心人的小动作,贪腐情形无法彻底杜绝,但是只要能将贪腐行为控制在一定的程度,那么也是非常值得去做的,就好比清廷主导的洋务运动,表面上银子花了不少,可实际上成果十分寥寥。

    在会议结束后,赵源又亲自秘密召见了内务调查司负责人罗广平,让他对监察院工作小组采取监控,通过这种一环套一环的监控手段,来尽可能确保在这个事关未来华夏前途命脉的‘一五’计划得到顺利进行。

    .......

    四月,就在复汉军正在一路进攻湖南的时候,太平军的动作同样也不慢,洪秀全、杨秀清围攻岳阳五天,赶在复汉军抵达前拿下了岳阳,便一路上裹挟民众加入太平军,其中大部分人虽然都不善战,但是能够持械作战的青壮也有十余万左右,装备也都是寻常的大刀长矛,仅仅只有少量精锐才编有洋枪队,属于太平军的主力。

    说来也是凑巧,太平军攻下岳阳后,竟然机缘巧合从岳阳挖掘出了一批吴三桂军当年埋藏的大炮,这些火炮虽然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清洗打磨后竟然还可以正常使用,甚至比起缴获清军的火炮质量还要好上几分,至少不会那么轻易就炸膛。

    洪秀全和杨秀清得知此事后,便宣称是老天爷的旨意,就是为了助得太平军能够一路顺利夺下武昌,将来再一路北伐,彻底抓到道光这个清妖头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为了此次能够顺利攻下武昌,洪秀全和杨秀清也算是苦心孤诣,除了这些大炮以外,还

    通过长江沿线的渔民动用了五千余只民船,组成了一支强大水师,用来运输后勤物资,并以水陆两军包括随军人员共计十万余人直逼武昌。

    自从复汉军和太平军先后进入湖南后,清廷在湖北的官员们也开始设防备战,其中湖北巡抚赵炳言接到朝廷命令以及区区三十万两的军费后,便开始在汉阳、武昌、汉口三镇查户口,实行十家联保,防止教匪渗透。

    除此之外,赵炳言又下令地方士绅招募团练一千五百余人,且招募了洞庭湖渔户两千余人为渔勇,充实江防力量,还向朝廷请奏,将河南、安庆江防营、寿春镇及鄂省诸路援兵先后集中武昌省城,因此他在面对林则徐的传唤时,却是丝毫理都没理。

    开玩笑,真要是去帮着守长沙,到时候回头丢了武昌,你猜猜朝廷是砍湖南巡抚的人头还是他湖北巡抚的人头?

    即便如此,在得知太平军攻下岳州后,赵炳言依然十分恐慌,他为了拆毁城外的民房,甚至不惜直接派人放火焚烧,以致于熊熊烈焰燃烧了整整七天,直接在城外烧出一大片白地,导致数百名百姓葬身火海,然而发生的这一切,都已经不在赵炳言的考虑当中了。

    当时间来到四月十八日,太平军自岳州泛江而东,一路所向睥睨,接连击败数路清军,浩浩荡荡兵临武昌城下,而此时清军城外据点已经全部弃守,且援军许多未至,武昌城内真正守军不过五千余人,再加上一万人左右的团练,也就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