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0章 发饷任将
    楚宁知道,无论前世今生,对于底沉老百姓来说,物质自然是最重要的生活保障。

    尤其这个时代,在并没有崇高理想支撑下,这些百姓男儿愿意来当兵,无非就是为了有碗饭吃。

    其他的都是虚的。

    你跟他们说保家卫国,他们会反问你,保的是谁的家,卫的是谁的国?

    “将士们!”

    楚宁抬手压下众人的议论声,朗声道,“三日前我答应大家,今天要为大家补发两个月的军饷,可现在,我直接给大家补发一年的军饷。”

    “轰~~~”

    校场里更是炸开了锅。

    一个个都是难掩激动,有些人甚至激动得都哭出了声。

    看得出,这是真的委屈啊!

    一个小小的打工者,历经艰难的讨薪困苦,今日得以如愿。

    那种苦楚一下子涌了上来。

    “今天你们的军饷都是皇上亲自让人送来的,告诉我,一定要亲自发放到每个人手里,就是最普通的士兵,今天也能领到七两现银。”

    除去边军饷银最高,京都各大防务营里就数麓羽营的士兵最高,最普通的士兵,每人每月是一两饷银,其余各大营每个普通士兵每月是八百钱。

    当然,这还是理论上能拿到手的。

    等层层克扣之后,到手还能有五百钱就不错了。

    除了饷银外,每个士兵还有粮饷,每月粟米三石。

    这些士兵大多都是贫苦老百姓,或自愿参军或被征召入伍。

    终于要发饷了,一个个的情绪再也抑制不住了。

    “好!太好了!”

    “皇上万岁!”

    欢呼喝彩声,此起彼伏。

    人世间最开心的事想必也莫过如此。

    ……

    ……

    接下来几日,京北大营急需招募新兵,按朝廷建制,京北大营共计三万人,需招募新兵一万八千人。

    所有新兵仍然由魏满领队四都尉集中训练。

    以团营为单位,分正副都尉领着步兵队和骑兵队进行单独训练。

    以号角声为军令,一通号角声,将士们迅速集结排成队列。

    如此反复练习,最终士兵们可以在一通鼓里便能集结成方阵。

    除去集结训练,还有军旗训练,以军旗变化作为指令,发出进攻或者撤退的讯号。

    然后再就是将步兵队和骑兵队进行组合训练。

    以擂鼓为号,左右两支部队冲锋对抗,进入演习状态。

    当然,这种实战对抗训练也绝不是走形式,而是必须以放倒对方为原则。

    根据双方场上形势,会有击鼓冲锋,鸣金撤退。

    其实对于如何练兵,楚宁是不清楚的。

    除了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这些基础,后世那些练兵方法大多也不适用这个时代。【1】

    【6】

    【6】

    【小】

    【说】

    可魏满不愧是职业军人,对训练士兵很有一套。

    而且能够做到赏罚分明。

    如果谁治下有大量士兵不合格,其上级武官将受惩处理。

    若是士兵不合格者,将给予警告、批评、通报批评,并由其上级组织加练。

    合格的士兵及其上级武官都会受到赏赐。

    比如合格者,会直接体现在当晚的伙食里。

    若是某个团连续多项合格者,当然甚至还能吃到铜雀楼的烧鹅。

    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当兵就为了有碗饭吃。

    谁知道,还能每天吃上肉啊!

    这个时代,想吃上肉可不是容易的事。

    这几日里,楚宁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军营里,就想着得把神机卫组建起来。

    自从韩逆所牵连上的人陆续伏诛以后,京都的气氛才慢慢平静下来。

    虽然现在都还不时会有人被牵连其中,可总体来说。

    朝堂里算是一片zheng治清明了。

    楚宁趁此机会,也把玄彬弄进了京北大营里,专门开辟一块地,组建了营房,用来研究火器。

    至于玄弘毅显然就没那么好运了。

    毕竟是参与了韩德胜谋逆一事,从逆之罪是有的,唐帝虽不至将其一并斩首,可对于他原本殿前司亲军校尉的官职除去了。

    楚宁也趁机向唐帝上奏,让玄弘毅将功折罪发到京北大营做了致果校尉。

    直接从从三品降到了正七品。

    不过终究是免除了玄家的罪责,不至于令先祖蒙羞。

    玄弘毅对此感恩戴德,毫无怨言。

    楚宁知道玄弘毅的才能,将其安插进了中军亲卫营,仍然负责戍卫职责。

    如此一来,中军亲卫营也完全成为楚宁的嫡系队伍。

    除去训练新兵之外,楚宁还在思考军事思想教育的问题。

    一个军营人数逐渐增多,思想上就会涣散,必须要达到集中统一。

    训练出一支有信仰的,有战斗力的军队。

    只是现在军情紧急,事急从权。

    以后倒是可以考虑兴办军事院校,由院校进行人才培养。

    将来还可以设置参谋部,就可以从军事院校里选拔人才。

    这不是对将官的不信任,而是制度的问题。

    封建时代大多都是军政不分,一方总督拥有极大的权利,很多事他们自己就拍板了,根本不会听从朝廷的指令。

    现在新兵刚入伍,这时正是加强军事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机。

    安排zheng委来做这个工作,就很有必要。

    可做这样工作的人,不但要会识文断字,还得懂军事律令,必要时还得会管军。

    这样的真是难以寻找。

    最为主要的是,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人大多瞧不起武官那帮子大老粗,想的还是走科举仕途,不愿参军入伍。

    可是科举入仕真的太难了。

    就连考上秀才都已经是万里挑一的知识分子了。

    “对啊!秀才?”

    说到秀才,楚宁一下子想起一人来。

    最近忙着军务的事,倒是把牛铁柱给忘了。

    何不把这小子找来问问?

    他不是号称读了不少兵书唐律吗?

    说不定会有些思路。

    思及此,楚宁便让人把牛铁柱给叫了来。

    直接问了他一些关于军事上军政不分的解决思路。

    可谁知牛铁柱对此似乎早有想法,脱口就说道:“由武将掌军、文官掌政,政权分开、互不干涉。”

    行啊!

    这小子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楚宁对此很是满意,知道这小子有些真本事。

    放到下面当个小兵着实有些屈才了。

    “牛铁柱,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话吗?”

    牛铁柱顿了顿,道:“上将军是指让小的负责管理军需的事?”

    “对,这是其一,不过现在,我还想对你有一个新的任命。”

    牛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