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8章 改元昭顺
    元福十一年十二月十日,礼部题奏:

    “十二月初九日子时初刻,太后染病不幸薨逝,应照定例于薨逝日为始,皇上辍朝三日,百官休沐,举国哀悼。

    自本月十日起,三十日子时初刻止,大内以下宗室以上,不报祭、不还愿、穿素服,相应移会内阁典籍厅一体遵照,唐国境内不得举行歌舞饮宴以及婚丧嫁娶,钦此!”

    午夜丧钟响彻整个京城,宣告太后薨逝的讯息。

    文武百官们穿上大白褂子,个个表情肃穆,面露哀色,纷纷聚集在宫门前,前往慈宁殿灵堂吊唁。

    京都不断有快马出城,以八百里加急,纷纷发往全国各地报丧。

    一时间,整个大唐帝国,像是按下了暂停键。

    ……

    ……

    不知不觉,新年临近。

    原本张灯结彩的店铺、挂满大红灯笼的街道,这时都已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高挂白幡,全程哀悼。

    昔我往昔,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京都便是笼罩在这一片阴云之下。

    这些日子里,楚宁除去入宫吊唁打卡,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待在府里。

    腊月二十九日,赶在过年前,青山县又送来了一千坛醉仙酿。

    可现在京都的茶楼酒肆都已歇业,铜雀楼也是没有开门。

    百姓们关门闭户,闲散在家,为太后斋戒祈福。

    至于京官们更是不许荤腥饮宴,以示为官之诚。

    当然,这是朝廷明面上下发的旨意。

    至于这些权贵人家,私下有没有饮酒歌舞,那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这是一个特别尴尬的年节。

    对楚宁来说,这是在异域他乡所过的第一个新年。

    越是临近过年,心情便越是显得沉重。

    新年这天,楚宁照旧入宫打卡吊唁,并未选择吃席,便径直回府了。

    昔日繁华喧闹的京都,如今变得是冷冷清清。

    偶有几个遇上外出采买的行人,脸上也是挂着节日的喜庆。

    显然对于太后薨逝,百姓们并无多大关心。

    然而,这古代的年夜饭实在是乏味可陈。

    加之又是大丧之日,不能放烟花,自然就更加无趣了。

    年夜饭后,自然是没有春晚节目看的。

    若在往年,这个时节,杨柳河畔早已是人声鼎沸,通宵达旦。

    楚宁回到房中,就准备看一会儿书,刚坐下,便听到门口有轻微的声音传来,他抬头一看,却是温知妍来了。

    今夜的她换下男装,穿上一件湖蓝绣银丝锦袍,乌黑的长发绾了个高髻,插着一支镶嵌着红玛瑙的簪子,看上去雍容端庄。

    总算是有了几分女人的味道。

    她手里捧着一个檀木托盘,走到楚宁身边,将东西搁在桌案上。

    “怎么突然想要来看看我?”楚宁问。

    温知妍努了努嘴:“大人,今晚可是要守夜的,既然不能外出饮酒,不如让我陪你喝一杯吧?”

    楚宁目光早瞥到了案桌上的酒瓶和点心,应了一声:“好啊!”

    温芷妍拿起托盘里一只玉瓶,倒了两杯酒,递给楚宁一杯。

    两个人相视一笑,同时将酒杯碰了碰。

    “这是什么酒?怎么闻上去很香?”

    “这是桂花酿,味道淳厚甘冽,不比醉仙酿差呢。”

    说话间,温知妍又已经替楚宁斟满酒,并举杯邀请:

    “干杯!”

    这句话还是楚宁教她说的。

    “”好!”

    两人仰头喝光酒,楚宁将空酒杯放回原处,然后拿起一块点心放进嘴里。

    “嗯......这点心好好吃,是你做的吗?”

    温知妍一脸骄傲地说道:“这是家母在世时曾教我做的,如何?”www..cc

    “挺好吃的。”

    楚宁点头赞扬道。

    温知妍听了显然十分欣喜,突然双眼直直地盯着楚宁说道:

    “大人,你想吃饺子吗?”

    “ono?”

    楚宁有些懵逼,还没反应过来,又听温知妍说道:

    “大人先坐着,等我一会儿。”

    然后便急匆匆朝屋子外去了。

    什么情况,这是有什么特殊暗示吗?

    等她再回来的时候,手里端着一盆热腾腾的……

    嗯?果然是饺子。

    “大人,在我们老家,过年不吃饺子就不算过年。”

    楚宁砸吧砸吧嘴,这句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前世来说,楚宁其实算是南方人,过年还真就没有吃饺子的传统。

    “大人,这是我特意做给你吃的,尝尝吧!”

    “好啊!”

    楚宁接过筷子,夹了一个饺子吃掉,点头称赞道:“真不错,这饺子馅,我还是头一回吃到,味道真好。”

    温知妍笑盈盈地看着楚宁:“呵呵,大人,那就多吃一点。”

    楚宁点点头,又吃了一个。

    二人吃着饺子,喝着小酒,一直到了后半夜,才各自回房睡觉。

    “这年,也就算是过了!”

    ……

    ……

    元福十二年的第一场雪,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早一些。

    按传统,正月初一,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要身穿朝服在甘露殿朝见天子,为皇帝拜年。

    这也是开年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何其隆重。

    皇帝陛下不仅要在这天昭告天下,更是会对百官大加赏赐,加官进爵,金银棉帛,各有不同。

    按理说,楚宁是无需上朝陛见的,可今日凌晨时分,宫里来了个宣旨的公公,说是唐帝下了特旨,领楚宁前去朝堂参加大朝会。

    这让楚宁十分疑惑,按理说他只是借调鸿胪寺做了临时接待副使。

    可眼下各国使团使节都已离京,他这个副使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可今日唐帝特旨让他上朝,到底是什么打算,楚宁不得而知,可旨意来了,也只得按旨意行事。

    清晨,天刚见亮,楚宁便得起了,洗漱打扮,然后早早出发,等候上殿。

    今天的百官们依然是内穿朝服,外面套着大白褂子,随后便直奔皇宫而去。

    甘露殿前广场上,文武百官依照品级分列两侧齐齐站定了,等待着大朝会,也等待着给唐帝拜年。

    直到辰时正刻,钦天监官员出列,时刻已到。

    顿时,皇家乐队奏响金钟玉磬,百官入殿。

    唐帝登上甘露殿宝座,内侍官高喊:“排班。”

    百官跪拜,行三跪九叩大礼,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吏部司官宣读贺表,宣示新年伊始的美好祝愿。

    百官又要叩头谢恩,贺岁拜年的大典就算是完成了。

    而接下来,唐帝李淳当着文武百官颁布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改年号为“昭顺”,即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圣旨一出,百官皆是左顾右盼,窃窃私语。

    其实早在十天前,也就是腊月二十,朝廷便有传闻皇帝要更改年号的奏议。

    传闻逐渐变成非议,以致于让人自然联想到了刚刚死去的太后。

    一时间,朝堂里传出唐帝之所以急于更改年号,便是为了摆脱太后的影响,因而才迫不及待地宣布改元。

    如今新年伊始,朝堂颁布了第一道圣旨,竟是更改年号。

    无疑,更是证实了这个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