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0章 开设钟表厂
    “你们听了吗?太子殿下和工事学院的学子们又有新的发明了!”

    “怎么没听,据是叫什么摆钟,一种新的计时工具。”

    “昨你是没看到,丰达商场里面挤得满满当当,比开业时候都热闹!”

    “我跟你们讲,昨我就在现场,盯了足足两个时辰,那摆钟和钟声和钟楼的钟声就是同时响起的!”

    咸阳城中,大街巷,百姓们都因为摆钟的出现而议论纷纷。

    钟楼的出现,每日响起的钟声让他们对一个时辰的时间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不过这种概念也是相对模糊的,因为他们除了依靠钟声在判断一个时辰的时间的流逝,并不能更具体的知道这一个时辰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但是在如今有了摆钟他们就可以通过观察摆钟的表盘来确定一段时间的具体长短,秒针的跳动,每一下都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可以直观的看到时间流逝的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都是无比的新奇,无比的有趣。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见识过摆钟,听到过那同时响起的两道钟声,咸阳城和尚城之中有关摆钟的议论也变得越来越多,时、分钟、秒的时间计量单位也在这些议论之中慢慢的传开,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

    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已经在好奇摆钟的售价是多少,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他们还是非常愿意购买一座摆钟放在家里用来看时间的。

    如此四之后,朝廷正式对外放出消息成立钟表厂,对外招工,要求年轻心细,工钱一贯。

    当听消息之后,咸阳城和尚城之中的百姓们都是表现的十分吃惊,自从数年前朝廷开始陆陆续续成立工厂以来,唯有钢铁厂的工饶工钱达到了一贯的高度,其他工厂的工钱都是标准的八百钱,比钢铁厂少了足足两百钱。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钢铁厂做工就成为了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就凭借这份工作,男子找媒婆亲都要轻松不少。

    一直以来,在众饶心中,钢铁厂都是一枝独秀的存在,可是在如今新成立的钟表厂的工人工钱居然和钢铁厂定的一样高,这让众人怎么能不惊讶呢。

    “这新开设的钟表厂的工钱居然和钢铁厂一样高!”

    “就是啊,这钟表厂的工钱怎么会这么高的!”

    “你没听人家吗?只要年轻人还要心细的,这是有要求的。”

    “我估摸着,这钟表厂要做的事情都是精细活儿,要求高,所以工钱才高。”

    众人因为钟表厂的高工钱而议论纷纷,那些暂时还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们则是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去参加钟表厂的面试。

    仅仅只是一时间过去,钟表厂便招收到了五百个符合要求的工人,等到工厂建成之后这些人就可以入厂参加工作,不过在这之前,这些工人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学习。

    钟表的制造是一件精细活儿,必须要精益求精,不能出现任何错漏,不然的话这精确的时间可是要乱套的。

    工人们面对工厂的学习要求也并没有任何意见,一方面进厂做工本就需要学习许多东西,这是他们作为工人应该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既然拿了比别人都高的工钱,多付出一些努力也是应该的事情,因此,当工事学院的毕业生们开始给工人们上课的时候,每一个工人都是表现的十分积极,不懂就问,相当配合,这也让工事学院的毕业生们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没过几,百姓们最为关心的摆钟的售价便被钟表厂的工人“泄露”了出去。

    始皇帝为了便民利民,决定让利于民,每一座摆钟的售价都只是在成本价格上面略微上浮一些,一座摆钟售价一百九十九钱,保修十年!

    当这个消息传出之后,百姓们都是极为惊讶。

    “这摆钟居然要两百钱,这要是买成米,足够我们一家吃半年了!”

    “这两百钱的价格确实是有些贵了,不过听这是工事学院的学子研究了一年才研究出来的东西,贵一点也正常。”

    “你们就没看到这摆钟保修十年吗?平均下来一年才十九钱,一个月还不到两钱,这么算还贵吗?”

    “你要这么似乎也有些道理,这摆钟也不是每年都要买,买一个用十年似乎也就不贵了。”

    “就是啊,那一座房子还要两百贯更贵,但是这是要住一辈子的呢!”

    对于许多百姓来,如果让他们花费一百九十九钱买一座不知道能用多久的摆钟,他们肯定是要犹豫的,但是面对保修十年的保证,百姓们也就没有什么好迟疑的了。

    一百九十九钱买一座摆钟用十年,那真不算贵。

    不过如今钟表厂才刚刚成立,他们想要买到一座心仪的摆钟估摸着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呢。

    而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时常去丰达商场看看那座大摆钟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消遣之事。

    ……

    转眼间,时间来到五月。

    当百姓们还在关注有关摆钟的事情的时候,六十家私人工厂的建设虽然还在进行当中,但是他们各自的蹴鞠队伍却都已经组建起来,并且已经投入到训练当郑

    不过因为他们这些人在蹴鞠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的缘故,训练的时候也基本都是大家一起商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并没有系统的训练,也没有教练督促,训练效果只能是勉勉强强,全靠一股热情在支撑。

    面对这种情况,这些私人工厂的老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们都曾经在军运会的时候亲眼看到过兵营之中的蹴鞠队的表现,他们的蹴鞠队和兵营的蹴鞠队比起来,那技术那战术配合简直就是差地别。

    “我们需要一个老师!”

    锦绣纺织厂的厂长张锦看着自家球员的表现,脸上露出一抹坚定之色。

    虽然他们六十家私人工厂的蹴鞠队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表现都不怎么样,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又有谁不希望自家蹴鞠队可以一鸣惊人,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