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赏赐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俩干的不错,想要何赏赐尽可道来。”

    手边早早倒好的热茶终于凉了些许,黎珩将其一饮而尽。

    “为主公分忧本就是我等本分,又怎敢奢求其他。”

    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既然你们都不说,那就这样吧,你们二人各赏银两千两。”

    “此外,罗诚将我出征前定下方针执行的很好,我甚为欣喜,嗯...我记得镇西头望山亭附近田地不错,那三百余亩就一并赏给你吧。”

    看着二人如同提前排练好一样,黎珩一笑。

    “谢主公!”

    二人赶忙上前拜谢。

    “免礼起身吧。”

    处理完二人的封赏以后,黎珩也是一阵快慰,比起那种抠抠搜搜吝于赏赐的主君,他更乐意对封臣展现出来慷慨的一面,毕竟自己刚刚成为了凤竹一战中的最大赢家之一,且未来可供征服的地方还多,不如现在表现慷慨一些,更有助于让麾下的这些人卖命。

    这种感觉如同他当年倒腾古玩时,做成了一笔数千块的生意,然后拿着钱出去奢侈消费一把的快感。

    让其免礼起身后,孟秋回了自己位置,却留下罗诚一人未动,欲言又止。

    “怎么?咱们的后勤大总管还有什么想禀报的?”

    看罗诚期期艾艾的模样,这阵子心情不错的黎珩调侃道。

    “不知主公此次收编来的这些军卒计划如何处置?”

    听闻黎珩的调侃之语,罗诚面色一红,将心中压了几日的问题抛了出来。

    毕竟这么多人,等带来的补给用光以后,吃喝拉撒都得从他负责的司库所出。

    “原来是为了这事,坐下慢慢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黎珩饶有兴趣问道。

    “主公麾下子民繁盛,我等作为臣下自当庆贺,但自主公受封登峰以来,收拢流民靡费甚巨,眼下登峰一地的丁口比之往年近乎翻倍,在明年秋粮下来前,目前在册五万余百姓中就有两万口靠着官衙给养才能活命,若是再将这些军卒全数收下,这...这粮食怕是又不够吃了。”

    “若是从烟阳市面上搜集粮食,这粮价就得重演年初之景,周边数郡的粮商们已经吃了一次亏,再让他们像之前那样上当怕是没那么容易。”

    罗诚落座以后,斟酌着语句缓缓说道。

    现在他想起前几日第一次见到孟敦领着多达数万的人马回来时的那种如同幻梦的感觉。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出发时还是四千人,回来人数非但没少,还多出了数倍人马。

    “郡守大人将九溪一领全数封予了我,以九溪之地,安置这些青壮不成问题。”

    此言一出,大厅之内除了早已知晓此事的吴漾以外的所有人面上都露出了欣喜之色,侍奉的主君治下范围变大,代表着他们这些早早跟随黎珩的老人发展空间自然变得更加宽广了。

    “主公如今得授九溪全境,以此地为基,今后必将大展宏图,我等为主公贺!”

    这一刻,整个大厅内的欢呼声差点没有将官衙的顶给掀翻了。

    “恭喜主公受陶公看重,若是如此,属下就别无异议了。”

    罗诚再拜,贺喜道。

    “不过你这倒是提醒了我,你可知我之前在军中颁布五等军功制一事?”

    “略有耳闻,前几日孟敦大人领军回来与我提到过此事。”

    “既然你已知晓,正好我也不用费力解释了,此前在军中颁布五等军功制也未曾细想,只是事急从权之下的无奈之举,但人无信则不立,这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自然没有收回来的道理,现在如何将这五等军功制落实,还得钱税司与军中一同拟个条陈,定下一个规矩。”

    “属下定会与军中各将细细商讨,早日给主公呈上一个可行的实施章程。”

    “嗯...尽快,此事定下后,我也可以放心的出发去九溪了,对了,另外军中各家将领的战功也一并统计交上来吧。”

    “遵命。”

    “既然诸事已了,那今天这庆功宴就开宴吧。”

    ......

    黎珩此次在登峰并没有待多久,短短五日过后,黎珩便匆匆踏上了前往九溪之路。

    而在此之前,凤竹一战中参战将领和有功军卒的封赏已经全数发了下去。

    不得不说,登峰一地适合耕种的土地确实不多,哪怕因为受赏的军士所需的田地可以分的比较零碎,不需要大块连成一片的田地,也将空余的地界占得七七八八。

    要知道按照五等军功制赏给有功军卒的田宅可不像士族们一样,若是封给士族倒还简单,将原来地上的佃农一并转给士族就好,毕竟士族们不会自己去耕种土地,只是收取这些田地的年贡。

    而赏给有功军卒可就不一样了,大部分得了土地的军卒可不会要原来耕种这块土地的佃农,如此一来,官衙还得负责这些佃农未来如何安顿。

    好在黎珩在凤竹之时,大多攻伐是以智取胜,硬碰硬的战斗极少,因此受军功授田影响的农民不多,罗诚费了些功夫也就将这些人安顿妥当了。

    军功授田结束之后,绝大多数得了授田的老兵决定放下刀枪,安心留在登峰做一个小富农。

    对于这些老兵的选择,黎珩并不介意,此时兵源充足,也不差这一些人,失了未来再上战场心气,强留也是无用,不如让他们留在登峰,也有助于稳定地方。

    不如说,他也在忐忑该如何安顿这些收编而来的军卒,去掉了留下耕田的军卒,这个人数还有两万三千人之巨。

    此前罗诚提出了这些军卒的安顿问题时,他也就借着机会提振了一下麾下的士气,其实九溪目前是个什么情况,他也不知晓,但如今只得到了九溪再做计较,总不能就将这些自己辛辛苦苦收编而来的青壮就这么送出去吧。

    在出发之前,黎珩还让人带了一封自己的亲笔信给陶信。

    信里隐去了关于骨雕不可明说的部分,只言自己受到了不明势力之人的袭击,其中两人修为高绝,怀疑与前些时日出现在郡城的复圣妖人有关,让其提高警惕。

    他笃定八魁死在他手里之后,鈇钺必然不敢继续待在陶家当供奉,估计此时早已逃之夭夭。

    这个敏感的时点,连续两位供奉的失踪,只要陶谷不是瞎子,必然会有下令追查。

    以陶家发达的耳目,前些时日自己被袭击的事也一定会被其调查到,与其让他们从不明情况的军卒口中得到一个似是而非的结果,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不如自己主动漏出点风声给他们。

    当然黎珩也并没有将自己遇刺之事大肆宣扬出去,毕竟陶家招来的供奉可能是复圣社的妖人可是一件丑事。

    若是闹得满城皆知,引来了八魁口中所言的那个“疯婆子”的话,自己今后可没法安心睡个好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