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4章 戴启明
    顾如璋回到房间,先洗了一个澡,她给自己准备的晚礼服不是做工复杂,特别华丽的那种。

    反倒是颜色和装饰都很简单,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干练。

    顾如璋无需在这些地方装饰自己,穿着再简单,出现在宴会上时,也会是人群中的焦点。

    卢少稀准时出现来接她。

    上了他的车,见到他也换了一身得体的西装。

    几年时间的磨炼,卢少稀身上也有了成熟商人的气质。

    “老板,今天来的人基本都是广市老乡,他们不少人是随着祖辈过来的,也有逃难过来的。

    行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对于公司以后转战内地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路上卢少稀都在跟顾如璋介绍着来参加宴会的人,行业涉及很广。

    顾如璋知道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将来肯定也会回国投资。

    现在建立起关系来,以后也是她的人脉。

    两人出现在宴会上,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客人都有自己相熟的小团体,相互攀谈着。

    也有和顾如璋一样,想结交更多人脉的,也是游走在各处,不断的往外发名片。

    卢少稀的出现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毕竟他可是作为中间的桥梁,把这些人聚在了一起。

    很多人在聊合作的事,也有不少人找到同乡,在怀念感慨以前的生活。

    卢少稀带着顾如璋,一路上给她介绍了不少人。

    当他们得知顾如璋才是发达房地产公司的幕后老板时,对她也热情了几分。

    当然也有见顾如璋长得漂亮的上来搭讪,顾如璋也只是客气礼貌的应酬着。

    就在这时门口走进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50多岁的男子,男子身材有些发福,不过整个人气场很强,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他一出现倒是有不少人主动凑过去和他打招呼,就好像他是什么名人一般。

    “他是戴启明,他的启明电器在香江还有海外都有很大的市场,东南亚和香江他都有工厂,是货真价实的电器之王。

    我们家结婚,家里采购的电器三分之二都是他们工厂生产的。

    他也是这次同乡会中,资产最为雄厚的,就是我们公司现在的规模,也没办法和他想比。

    不过有老板在,迟早会超过他们的。”

    卢少稀给顾如璋介绍着,戴启明的启明电器在香江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多的市场。

    在东南亚还有新加坡它都占据着不少市场份额。

    和这种龙头企业相比,顾如璋的公司确实没啥可比性。

    不过卢少稀还是对顾如璋充满信心,他可是知道老板的一些规划的。

    要知道他把全部身家几十万都投入到股市当中,二百多万出来的。

    老板这一手能力,他是真的佩服。

    戴启明是很厉害,可他心中更崇拜顾如璋。

    他可是看着她从手拿几十万到如今的资产。

    “我先过去打个招呼。”

    卢少稀这还是第一次跟戴启明见面,他能来也是出乎他的预料。

    只是他过去以后,戴启明并没有给他面子,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

    和他相熟的人走到包间谈话去了。

    卢少稀也只能端着酒杯走了回来。

    “没办法,香江这个地方什么都要按资排辈,你生意做得小,人家都不屑和你交流。

    看来还是我们不够吸引人呀!”

    卢少稀在商场也打拼了几年,像戴启明这样的人他也遇到过,并没有什么被轻视后伤自尊的心。

    只要你足够强大,别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顾如璋当然也没上前去打招呼,卢少稀在外就是代表她公司的脸面。

    不可能不待见卢少稀就会带她笑脸相迎。

    “不急,以后我会让他主动和你打招呼的。”

    市场瞬息万变,说不定你的商品今天还是最为畅销的,过了一段时间就成了滞留品了。

    商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可是很快的,电器行业也一直是顾如璋想要踏足的,否则她也不会去学习无线电专业。

    不过还不到时候。

    倒是卢少稀听了老板的话,刚刚心中那一点点不愉快很快消散。

    他就像个做好准备随时参战的战士。

    只要顾如璋一声令下,他肯定会冲在最前方,为她开疆扩土。

    两人都没有再理会戴启明一行人,倒是名片发出去不少。

    她们的公司在戴启明眼中不算什么。

    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不可逾越的大山,还是有不少人上赶着来巴结。

    听他们从香江经济聊到国内,又聊到小时候对于家乡的回忆,再聊到国内的变化。

    “卢先生回了国,应该是最能感受到国内变化的,照你所看,国内政策会不会有大改变?”

    这里其实大部分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家乡都是抱着怀念和思恋的感情。

    他们当然是希望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

    可都知道这十多年国内的变化,也没人敢轻易的涉足。

    都想听听卢少稀的看法,毕竟这里也只有他回去过。

    “不瞒大家说,我们发达房地产公司是有意回国发展的,不说别的,就说我的家乡南湾县。

    这出了县城路上可是一条好路都没有,我坐车回去这一路颠簸,跟我一起回去的老娘根本受不了。

    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人还是分配生产劳动,一点活计全靠地里刨食。

    我妈说了她离开时是什么样,离开二十多年回去还是一个样子,还是一样的穷。

    可以说这么多年国内经济并没有什么发展。

    不过我这次回去还是受到咱们南湾县县长的招待,从他的口中得知,国家也是想要改变现在的现状,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一些利好政策肯定会传来。

    到时候大家不如一起回去看看,我说再多还不如回到家乡去瞧瞧。”

    卢少稀的一番话说得十分中肯,他没有卖力的宣传国内的发展,而是实事求是的述说。

    要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子。

    他也是提前打预防针,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回去的种子。

    “唉,是应该回去看看,多少年了,父母的坟地还有我的祖屋也不知道如何。”

    说话的是个中年人,提到家乡就让他想起死去的父母。

    这么多年他都没能去墓前为他们上一炷香,他是真的不孝呀!

    就算他现在生意做得不错,可每当想到家乡的过往,他都觉得是惆怅。

    “金总,现在已经允许回国,到时候您亲自回去看看吧。”

    有和他相熟的朋友劝慰他。

    大家聊了不少,大部分对于国内的投资还是不抱什么看法,更多的是想回去看看亲人。

    卢少稀和顾如璋也没多说,只要人回去,总能有一些改变的,很多事都急不得。

    等看到国内发展的好处,不用他们多说,也会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一股脑的往前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