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5章 投资环境
    随后的时间顾如璋倒是成了一个闲人,需要用到她的地方并不多。

    三家公司都有它自成体系的运转方式,小事上并不需要她来操心。

    刘凤琴,卢少稀和陈五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在刘凤琴身上她能看到成功商人的成熟与眼光。

    别看刘凤琴只是在服装行业上发亮发光。

    能在一个行业做得风生水起也证明了她这个人的眼光和能力。

    服装的海外市场也是她一直在开拓,而且每年都呈上涨趋势,也可见她在这一块的时间投入。

    可以说相互成就了现在的丽人服饰。

    有这样的合作伙伴,顾如璋都得感叹一句她是真的运气好。

    这一切就好像冥冥之中都有安排。

    要不是程耀伟出事,她又怎么能找到刘凤琴,人与人的缘分是非常奇妙的。

    卢少稀和陈五的成长也都让她刮目相看。

    两人最开始的身份是什么?是小偷是不起眼的混混?

    得到顾如璋给出的机会后,他们没有沉迷在舒适的环境当中,而是迎难而上。

    知道自己的不足后,都能认真学习,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走到这一步,也是他们自身的努力所改变。

    要是他们的成长达不到顾如璋要求,她也会毫不犹豫的换人。

    那结果肯定是公司发展不到现在的地步。

    这也让顾如璋深刻明白,任何人都不能小觑,没有这些助手在,她的公司也发展不了这么顺速。

    和程耀盛一起签订了正式的电影投资合同,还跟导演见面又完善了一下剧本内容。

    电影投资的钱,她也让卢少稀后续安排。

    电影拍摄她恐怕是看不到了,不过下次过来可以直接看成品,还真是期待。

    等到高考过后,她来往香江的次数会增加许多,这更方便她管理公司还有后续的投资计划。

    随着七八年的改革开放,正是她投资内地的好时机。

    要知道当时还是讲究一个集体经济,共同致富的年代。

    不少富商都处在观望当中。

    就怕有变故,到时候投资的钱都打了水漂。

    在七九年首都机场出现了一幅图片,是一幅少数民族的泼水图。

    这图片一发布就引起了不少热议。

    当时就有国外的报道宣称,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许多国外想要投资的商人当时都是以此图为风向标。

    只有图片还在,心中就能踏实几分。

    这也反应出改革开放初期,商人们对于国内投资的一种复杂心情。

    顾如璋知道后世的发展,想要把握住这个时机。

    前期投资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资源的投资。

    想要发展那必须先搞建设。

    前期肯定会花费大量钱财投资一些基础建设。

    你要搞企业开工厂,重要有对应的运输路线,配套的厂房设施吧。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基础建设。

    改革开放并非一番风顺,初期,政策上还是往个体经济路线上推的。166小说

    不过当时还是出现了大转弯。

    初期,是越改革越穷。

    七九年和八零年,两年连续出现巨额财政赤字。

    七九年赤字170余亿元,八零年120余亿元。

    八零年物价再也控制不住,商品价格上涨百分之六。

    其中城市上涨百分之8.1,农村上涨百分之4.4。

    这个涨价其实在七九年末也就是,七九年十一月份开始上涨的。

    猪肉价格由八毛钱一斤上涨到一块一。

    当时可是上演了一波抢肉风潮,供销商店可是挤满了来买肉的人。

    不少人听到猪肉要涨价了,就开始大量囤肉,吃不完的就做成腌肉,火腿肉。

    物价上涨一方也证实了财政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涨价,也带动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价格提升,农民有了更高的积极性,东西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市场规律。

    回到前面所说,为什么越是改革开放反倒是越是越穷了?

    究其原因,还是人民的福利越来约好了。

    再加上基数建设的增多,达到了无法控制预算的地步。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包括职工提薪,奖金发放,安置就业,政策退赔,农副产品提价,扩大企业等等。

    这里又涉及到知青回城以及后续闲散人员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这里就不细说。

    经济的复苏势必会带动基础建设的复兴,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一方面让财政收入少了一大块,另外一方面,这次改革的成效太差,有意见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很快就做出调整,同年减少了基建投资。

    这让很多投资项目彻底搁浅。

    让很多试图在国内赚钱淘金,且开始动作的商人都蒙受了不少损失。

    很多订单合同一夜之间成为废纸。

    文字信息终究只是历史记录,到底实情如何只有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明了。

    大学期间顾如璋肯定还会以学业为主,投资她更偏向于整治投资。

    比如捐建群众公寓,还有医疗建设,宾馆等等,这是顾如璋的一个初步计划。

    要知道当时住房人口还是很紧张的,一大家子的人住在一起,她建设群众公寓是可以很好的缓解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医疗建设也是如此,提升群众的医疗水平。

    宾馆酒店的建设,也是她积累人脉的一种方式。

    她这都属于投资基础建设,从而树立公司的正面形象。

    投资建设祖国的同时,也为公司打响名气。

    至于具体的工厂投资建设,她打算再观望几年。

    反正她接下来的几年时间还是以学业为主,学好专业基础再来投资建设也不迟。

    到时候投资环境会更好。

    ——————————————————

    这里主要交代一下背景,方便读者对于后续的一个大环境的了解,还是会比较写事的,发布一章,这一章我查找了不少资料,希望别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