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李瑄的机会
    时光飞逝。

    苏州,赵王府。

    “阁下,我大乾一向友邦睦邻,对藩属国从无苛待,岂会派兵夜袭贵国,这其中必然是有误会啊。”

    李瑄坐在堂上主位,下首是几个打扮充满异域风格的中年男子。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来自吕宋的使者。

    他们是坐船从吕宋出发,一直北上,到了苏州府来补给,便被赵王给请了过来。

    这话还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岭南的港口码头一直都是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商船在码头装卸货物。

    其中就有来自弗朗机的商船。

    好巧不巧,那一日去岭南港口的商船一名护卫恰好是追击刘齐等人的弗朗机卫兵。

    当时他拿着火绳枪追击刘齐,眼看就要追上了。

    突然从对面冲出来一队黑甲兵,向他们扔出了几枚铁球。

    幸亏他当时跑得快,否则已经去见上帝了。

    这次随商船来岭南进货,准备贩往本国,恰巧看见了在远处训练水手的刘齐。

    看着背影有点熟悉,他赶紧掏出了千里镜,一看果然是他。

    当时李肃等人夜袭吕宋,那帮弗朗机人一直查不到是谁动的手。

    如今看到了刘齐,哪里还不明白,就是岭南这帮大乾人在针对他们。

    消息很快传回吕宋。

    弗朗机人听闻此事大怒,勒令已经成为傀儡的吕宋国王派使者去大乾,让大乾君臣给个交代。

    主要还是弗朗机人有些心里没底,实在是当时李肃的舰炮和手抛雷让他们有些忌惮。

    一向以火器强悍自居的弗朗机人看到敌人的火器也不比自己的差,也不敢贸然动手。

    都说汉人一向喜欢内斗,对藩属国也是优待有加,万一向大乾朝廷告状,直接就把问题解决了,那就更好了。【1】

    【6】

    【6】

    【小】

    【说】

    听说乾国对藩属国出手阔绰,这次乾国更是明显理亏,到时候岂不是可以讹一笔金银财货。

    左右不用弗朗机人出面,就算不成也没有什么损失。

    “大乾乃天朝上国,我国国主一向对大乾礼遇有加,下使希望贵国能给我们一个解释。”

    那吕宋使臣开口道,满脸怒容。

    “贵使不知啊,那岭南如今是安王管辖,那安王手下兵强马壮,且一向对藩属国以蛮夷称呼,此事十有八九是他个人所为,与我大乾朝廷无关啊。”

    李瑄抓住机会,赶忙给李肃上眼药。

    他对这吕宋使者是不在乎的,打心眼里也瞧不上他们。

    但是当得知他们来大乾的原因后,便对其热情起来。

    要是能借此事,让朝廷和父皇对李肃厌弃,就再好不过了。

    当得知京岭铁路贯通后,李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岭南和京师只需要三日便可直达,这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从此以后,岭南和京城就连成了一体,两地的交流会日益频繁。

    甚至如果乾帝愿意,随时可以去岭南府溜达一圈。

    这有来有往的,李肃必然会不停地在乾帝面前刷存在感。

    到时候还有自己什么事?

    自己的苏州府本来距离京师比那岭南更近,结果这铁路一通,他李肃反而更方便了。

    听说那老六经常借着铁路之便,往宫里三天两头送些生鲜美食,宫里传出来的消息父皇也是对李肃的孝心赞不绝口。

    靠这种手段取悦父皇,真是无耻。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老六还是个绿茶!

    李肃要是知道李瑄的想法,一定会感觉无语。

    他往宫里送东西不假,可那都是送给柳妃的,至于最后乾帝沾没沾光,他总不能告诉乾帝不许他蹭吧。

    总之李瑄现在迫切的需要在乾帝面前表现一番。

    可是苦于没有好的借口,那三大家族虽然在海上帮他赚了无数的钱财,但这苏州府的赋税再多也无法和岭南府比呀。

    眼下这吕宋的使臣一来,这不就是意味着机会来了嘛。

    “贵使稍安,待你即刻北上,到了京师,将事情原委阐明给我大乾皇帝陛下,自会为你等做主。”

    李瑄宽慰道。

    是夜,李瑄热情招待了吕宋使臣一行,歌姬美酒让吕宋使臣宾至如归。

    第二日,李瑄又派人将吕宋的船只补给给装满,还送了一大堆的礼物。

    他相信这帮吕宋使臣是聪明人,聪明人无需说太多,就知道该怎么做。

    等送走了这帮吕宋使臣,李瑄连忙找来了幕僚。

    让底下文笔好的人帮其起草了一份奏疏。

    奏疏的内容一个字都没有提及李肃在吕宋的所作所为。

    通篇都是在阐述大乾现在北有鞑靼,西有吐蕃环伺,更应该与藩属国搞好关系,以彰显天朝上国的声望。

    这更像是一篇谋国的策论。

    这篇奏疏被李瑄快马加急送到了京城,比吕宋使臣先一步到达京师,呈到了乾帝的案牍上。

    承运殿,早朝。

    不管怎么说,赵王李瑄毕竟还是乾帝当初看好的一个皇子。

    反正今日早朝也无事,所以今日乾帝专门把这份奏疏让王全当众宣念了出来,让朝中重臣随便议一议。

    纯当打发时间。

    于是不出所料的,朝中的百官各种彩虹屁不要钱似的吹捧起来。

    “赵王殿下身在藩地还能不忘为我大乾建言献策,实乃贤王啊。”

    “听闻苏州府在赵王的治理下,如今也是蒸蒸日上,整个苏州府都变了样。

    前几日,我那苏州的家人还书信谈及赵王殿下对苏州士绅多有照拂,陛下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优待藩属国本就是我大乾的祖制,赵王殿下在如今我大乾四面强敌环伺之际再次提及,真是对时局看得深远。”

    这些人里,有些是单纯的说些吉祥话,讨乾帝欢喜,有些则是暗中早就向李瑄靠拢。

    自从前太子李岩被废,很多朝中的大臣就蠢蠢欲动,四处寻找新的投靠对象。

    越早的站队,将来从龙之功更是靠前。

    而李瑄就是被很多人看好的存在。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没想过去找李肃,但是,李肃貌似一点都不搭理他们。

    就在朝上君臣正在讨论的热烈时,一名殿前将军走了进来,跪拜道:

    “陛下,吕宋国使臣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