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8章元泰定帝
    1323年,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于南坡店被杀,元仁宗一脉彻底绝嗣。

    帝脉绝嗣,那就只能从真金一系的其余两脉再选。

    真金有仨儿子,长子甘麻剌,熟悉的麻辣哥,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铁穆耳。

    三人中,铁穆耳同样绝嗣,想选都没得选,于是只有两脉,也就是麻辣哥和元武宗的儿子。www..cc

    本来若是元仁宗没有违约,元武宗的儿子和世?没有造反的话,皇帝应该就是和世?,奈何啊奈何。

    于是选择就剩一个了,麻辣哥!

    甘麻剌:大都的子民们,我胡汉三……不,我甘麻剌又回来了……

    回来个牌,早在1302年,甘麻剌就在漠北病逝,其长子也孙铁木儿继承晋王爵位,因此,为帝者只能是也孙铁木儿。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生于1293年,父为晋王甘麻剌,母为晋王妃普颜怯里迷失。

    元英宗遇弑后,杀死元英宗的铁失派人奉玉玺北上请也孙铁木儿继位,于是,1323年9月4日,也孙铁木儿于漠北龙居河继位,是为泰定帝。

    无庙号、谥号、汗号,属于……三无人员!

    也孙铁木儿的登基诏书很有意思,原文如下:

    薛禅皇帝可怜见嫡孙、裕宗皇帝长子、我仁慈甘麻剌爷爷根底,封授晋王,统领成吉思皇帝四个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土都付来。依着薛禅皇帝圣旨……

    很好,通篇白话文,看着很舒服,也非常好理解,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登基诏书,值得纪念!?('w')?

    所谓薛禅皇帝就是指忽必烈,其汗号为薛禅汗,至于裕宗皇帝指太子真金,其他的应该不用解释吧。

    也孙铁木儿继位之初,立刻下旨赦免谋反、谋大逆等等罪责以安抚铁失一党,甚至于还给他们加官晋爵。

    当然,这个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个月,一个月后,也孙铁木儿初步稳固帝位,于是立刻马不停蹄赶往大都,诛杀了铁失、部分蒙古贵族等参与弑君的人。

    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审查,为什么?因为不能,也不敢。

    具体原因就是……也孙铁木儿也有参与元英宗的死,甚至于他就是元凶之一,所以,杀人灭口是必须的,且必须要快。

    有人会说,这或许是之后元文宗给他泼的脏水,真与假谁知道?

    仔细看看,也孙铁木儿在位时左丞相叫倒剌沙,这个人是明确的南坡之变参与者,也孙铁木儿就没杀他,反而让他当左丞相。

    “逆党”处理完了。

    随即,也孙铁木儿追尊父亲甘麻剌为显宗,追尊母亲为宣懿淑圣皇后,册封王妃八不罕为皇后,册封儿子阿速吉八为皇太子……

    好吧……他儿子这个名取得真好,或者说……音译真的好强。

    也孙铁木儿登基了,逆党死了,皇位稳固了,父母追尊、妻儿册封,搞完这些后,该搞大动作了吧?

    没有,也孙铁木儿在位共五年,五年内朝政毫无起色,财政依旧在崩溃,贵族依旧无法无天,朝臣依旧在互相攻诘。

    只能说,也孙铁木儿既非明君,也非昏君,是个地地道道的庸君,在位五年间,改革是没有的,大好事是一件没干过的,大坏事也是一件没干过的。

    对于朝臣,也孙铁木儿最信任回回人,比如左丞相倒剌沙,参与南坡之变那个。

    比如马思忽,时任同知枢密院事、比如马某沙,时任知枢密院事、乌伯都剌,时任中书平章、伯颜察儿,时任中书平章政事……

    以上,全是回回人,对于汉人、蒙古、色目人,也孙铁木儿反倒不怎么信任。

    最后,也孙铁木儿多少是有点倒霉在身上的,在位五年,几乎年年天灾不断……崇祯朱由检应该和你有共同话题。

    如:也孙铁木儿继位那年,1323年冬,蒙古大寒大雪,牛羊多被冻死、饿死。

    1324年7月,龙庆州雨雹大如鸡子,好家伙,大冰雹。

    1325年12月,同州地震,江淮发生严重水灾、旱灾。

    1327年3月,和宁地震,大都在闹沙尘暴。

    1327年5月,洛阳闹蝗灾。

    1327年8月,四川地震。

    1327年9月,宁夏地震。

    1327年12月,宁夏再次地震。

    1328年7月,宁夏又又又地震……多灾多难的宁夏,惨!

    除了1326年,几乎年年天灾,要是朝廷有钱赈灾也就算了,关键……元朝穷啊,比明朝还穷,财政从开国到亡国就没富过。

    不富裕就算了,元朝皇帝几乎人均大方人,对手下蒙古贵族非常舍得,动辙赏赏赏,赏钱、赏物、赏土地,最后赏无可赏……不是贵族造反了,而是元朝穷没了。

    另外,元朝皇帝对于修建寺庙似乎有啥执念,忽必烈时的国师八思巴,拿宋理宗赵昀脑袋做酒杯的杨琏真迦等等都是元朝皇帝信任的佛教领袖。

    元朝皇帝信佛,对于修建佛寺自然舍得花钱,四处广建寺庙,关键还是朝廷拨款,官方营建……跟宋朝信道,四处修宫观有得一拼。

    有一个数据,说的是元朝和尚、尼姑的数量,称至元28年,天下寺庙42318座,和尚、尼姑213148人。

    就连也孙铁木儿时期,年年天灾不断,他依旧不停修寺庙,对和尚、尼姑、蒙古贵族大方得不可思议。

    奇葩,这他喵的是真奇葩,要是拜佛有用,还需要什么战争?需要什么思想?全去信佛得了,不是有啥极乐世界吗?全去呗。

    关键佛有个屁用?它有眼吗?如果说释迦牟尼,那是觉者,那是真佛,那可以认同,信任。

    但寺庙里那个……泥塑石胎,端坐香台,说是神,实际呢?不过一个用来敛财的玩意儿。

    因为元朝皇帝信佛、尊佛、崇佛,所以导致元朝时和尚、尼姑地位非常高,甚至于,元朝时和尚还可以取老婆。

    四处作恶,骗财骗色,挖人坟墓的和尚更是不少,总体一个字——乱。

    言归正传!

    因为年年天灾,因为寺庙广建,因为民族压迫,所以,农民起义又又又来了。

    当然,这次起义比较特别,他集中于湖广、云南、四川地,起义者主要是当地少数民族。

    到1325年6月,河南息州人赵丑厮、郭菩萨用——弥勒佛当有天下!为口号,起兵反元。

    当然,不出所料,起义失败,因为元朝的军队战斗力还没有完全崩坏。

    1328年7月10日,也孙铁木儿于上都驾崩,终年36岁。

    也孙铁木儿死后,大都发生政变,大臣燕帖木儿拥立元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文宗。

    同时,泰定朝的左丞相倒剌沙在上都拥立皇太子阿速吉八即位,是为元天顺帝。

    一个王朝,两个皇帝,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两个皇帝自然谁也不服谁,咋办呢?打呗!

    于是,两都之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