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5章元仁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别名寿山,元武宗海山亲弟弟,据说是元朝自忽必烈之后唯一的贤君。

    爱育黎拔力八达年幼时,阔阔真为他和哥哥海山挑选名儒为师,名儒李孟被推荐当选。

    李孟是后唐王朝沙陀贵族后裔,也就是李存勖、李嗣源的后唐王朝后裔,当然,这是元朝,他的沙陀贵族身份并没有什么用。

    李孟受人推荐还是因为书读得好,据说他是神童,博闻强记,贯通经史子集,且有意入仕。

    于是,当阔阔真为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挑选老师的消息传出后,李孟当仁不让的上场了。

    两个学生,海山痴迷武力,有点文化但不多,爱育黎拔力八达倒是好学。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海山跟着李孟刚读了几年书就让卜鲁罕赶到漠北去了,师生两人相处时间短,感情不深。

    反观元仁宗,李孟不仅跟他待的时间长,且师生情深,所以,元成宗死后,李孟才支持元仁宗发动政变,且非常希望元仁宗就此登基。

    元仁宗:……你以为我不想?还不是我哥拳头硬!

    1307年,元成宗病逝,元仁宗发动政变后“主动”遣使迎接哥哥海山回京继位。

    海山对此非常感动,于是没回京,直接率军在上都和林继位,也就是元武宗。

    元武宗继位后,为酬谢弟弟的大功,立刻封其为皇太子(虽然应该是皇太弟更妥帖)

    元武宗海山统治时长三年半,就比鸡哥多一年。

    元武宗统治末期,也是起了心思想要废掉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奈何这家伙的政治团体已经成势,轻易动不得。

    看看海山在位时任用的人就知道了,蒙古贵族、西域人、高丽人、回回人、色目人,就是汉人少。

    为啥?因为汉人势力当时主要团结在爱育黎拔力八达身边,任用汉人,就是在给爱育黎拔力八达增加政治筹码。

    海山不愿意轻动,但等他想要动的时候,时间到了,大声说拜拜,世界下次来,武宗无了。

    时为1311年正月,武宗驾崩,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是为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甫一上位,先拿哥哥的心腹开刀,比如三宝奴、脱虎脱,乐实等人,一刀下去,世界安静了。

    随即,废除哥哥在位期间颁布的大部分政令,停止营建中都、废除尚书省、取消至大宝钞。

    然后就是爱育黎拔力八达自己的政策了,大力任用汉人,重开科举……上一次科举还是南宋末年,到爱育黎拔力八达这里,36年没开科举了。166小说

    1313年,爱育黎拔力八达下诏正式恢复科举。

    1314年,全国乡试,录取举人300人,

    1315年,300名举人参加会试,录取100人。

    同年,举行殿试,最终录取进士56人,汉人张起岩为科举左榜状元,蒙古人护都答儿为科举右榜状元。

    科举左右榜是啥?这就得问问元朝的民族特色了,他们虽没有明文规定四等人制,但方方面面都搞出了区别,比如科举。

    简而言之,科举左榜是专为汉人、南人开设,科举右榜是专为蒙古、色目人开设。

    为啥不统一一个榜单?

    想想科举这东西汉人玩多少年了,蒙古、色目才第一次,要是统一一个榜单,那……多尴尬!

    不管尴尬不尴尬,反正科举是重开了。

    这次科举仿照唐宋旧制,尊朱熹的理学,史称延祐复科。

    距离宋亡36年,距离金亡81年,汉人到这里,终于重新获得正常的入仕途径,民族矛盾稍稍有点缓和,但不多。

    重开科举的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还在江浙、江西、河南这些地方清查田亩,试图以此增加国家税收。

    但是吧……他低估了元朝官吏的手,字面意思,官员且不说,尤其小吏,因为上升渠道完全没有,所以唯一目标就一个,捞钱,往死里捞。

    捞钱就算了,要是小吏几年一换地方,那捞得也不是太多,影响也不会太坏……很可惜,小吏世袭。

    一人为吏,家族世代都有那个职位,等于是铁饭碗了,比如狱卒什么的,只要家族还有人,这个职位世世代代都是你家的。

    于是乎,爱育黎拔力八达在这里栽了个大跟头,别看这些小吏平时低眉顺目,看着挺面善,关键他们手黑啊。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说的就是这帮人,虽说只是芝麻大的小官,关键他是现管啊,县太爷在县衙高坐,没事儿念念酸诗,喝喝马尿,他哪里知道底层百姓的具体生活呢?

    小吏就不一样了,收税是他们,抓人是他们,清点账目是他们,县太爷要是懂行,那还可以压制一下,但要遇到个书呆子……玩球,等着背黑锅吧您。

    简而言之,古代的县太爷,你别看名义上是个百里侯,管着一片地,但多数也就是个木偶,看着挺光彩,其实没啥用,就跟庙观里那些泥像一样,真以为它们是神啊……狗屁不是。

    反观小吏,走街串巷,哪家哪户多少地,多少钱,一年收多少粮食,他们门清,关键他们还是现管。

    一个古代普通百姓,可能听说过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但县令、知府哪个大,具体管啥,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

    什么?你说你知道,那么恭喜,你已经成功超越九成九的百姓了,古代,他也打信息差啊。

    就比如爱育黎拔力八达这次清查田亩,消息灵通的百姓已经开始准备钱钱贿赂现管了,至于消息不灵通的……等着被坑吧。

    怎么坑呢?你比如说土地,你明明只有10亩地,人家偏给你报个20亩,过一年朝廷收税的时候,就要你交20亩土地的税。

    什么?没有!那是你的问题,别管是卖儿卖女,还是典卖老婆,亦或者贱卖土地,反正这税你得交齐,交不齐?

    嘿嘿,县衙大牢常打开,专门等着你进来,要么脱层皮,要么进地狱,别想轻易活下去。

    要不怎么说宁惹县官,莫惹现管呢?因为现管是真的清楚所有道道,还没有脸皮这种东西束缚,有的是方法玩死你。

    说回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这次清查田亩,因为不懂,所以他被坑了。

    小吏们上下其手,半亩地都得薅点油水下来,胡乱增减亩数,于是,一大批百姓被坑得家破人亡。

    卖儿卖女,卖老婆卖地,最后没得卖了,干脆卖身,给地主当奴隶,求个生路。

    乡绅地主、世袭小吏,这一波算是吃了个肚儿圆,至于百姓有多惨,有多苦?

    地主、小吏:关我屁事,爱死不死,饿死拉倒,正好肥地。

    至于百姓的怨气,那当然是朝廷受着了,乡绅地主造桥铺路,怎么会是坏人呢?世袭小吏,为民作主,那可是最尽忠职守了,也不能坏不是?

    大家都不是坏人,那谁是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些刁民、逆民!

    何为刁民、逆民?

    就是那些不安安静静等死,不愿意当安安饿殍的人。

    退无可退时,有人选择等死,或者卖身为奴,也有人心有不平,不愿意卖儿卖女卖老婆,那怎么办呢?

    当然是效仿前辈,陈胜、吴广、张角、黄巢,也就是……反他娘的。

    打上皇都戮公卿,杀破暗夜万物明!

    什么皇帝、王侯,什么皇子、公主,刀子一架也就是个玩意儿,就俩字,反了!

    此为1315年,江西赣州蔡五九起义,也就是科举授官的同年,文人们吹嘘的贤君治世。

    很可惜的是,仅仅两个月,这场起义就被平定。

    最终结果也就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迫于压力,不得不停止清查田亩。

    话说元朝百姓的名字也是挺有特色,1315年这个起义首领叫蔡五九,几十年后的那一帮人,分别叫朱重八、陈九四,张九四……都是数学爱好者啊。

    朱元璋:……

    陈友谅:……

    张士诚:……

    你,礼貌吗?

    有人说元朝宽仁……宽字是可以认的,底下的地主、士绅都养成什么样了,那是随意生杀佃户……不,应该叫农奴。

    那是随意兼并土地,反正就是找个理由,比如增加一下土地亩数,多收农民税赋,多摊派点徭役,把人搞死,田地不就到手了。

    要是上面追查……花点小钱,区区一条人命而已啦,也就跟毛驴一个价位,多数时候连狗都不如,地主老爷们哪有心思理会?

    至于仁……确实仁啊,眼看着人口越来越多,大地不堪重负,负责的皇帝直接帮忙清理,为的就是帮大地减轻负担,能不仁吗?

    比如说忽必烈穷兵黩武,征倭国两次报废的士卒。

    比如元成宗征讨八百媳妇国,枉死的数十万百姓。

    比如元武宗营建中都……这个算了,给他老娘修佛寺死的人多点,营建中都起码还有点意义。

    比如元仁宗清查田亩,清出一个蔡五九,清出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忽必烈:……

    爱育黎拔力八达:……

    还是说回科举吧,这个元仁宗一辈子最大的功绩。

    爱育黎拔力八达这次科举,是元朝第一次科举,这一次科举首次奠定了理学,也就是朱熹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标准。

    往后的明、清两朝基本沿袭了这个标准,且越来越严格。

    同时,因为元朝的民族特殊性,也就是四等人制,于是,元仁宗规定,四等人每等予以75个科举名额,乡试300人这个数字就是这么来的。

    这制度是不是看着挺公平?但仔细想想人口基数,蒙古人、色目人才有多少?汉人、南人又有多少?什么倾向不言自明。

    同时,蒙古、色目人参加的科举右榜,题目还比汉人、南人的科举简单,为啥呢?为了公平!

    另外,殿试之所以只录取50多人,原因就是元仁宗还得考虑贵族的世袭特权,毕竟你要是每次录个几百人,没几年官位就满了,贵族子弟想当官怎么办?让汉人、南人让位?

    真当汉人地主、士绅是泥捏的啊,抽刀子捅你一下,你都不知道为啥!

    除科举、清查田亩外,爱育黎拔力八达另一要事就是完善元朝法令,没错,就是法令,开国几十年了,还没有一个通行全国的法令。

    为啥嘞?

    还是因为贵族特权,毕竟法令一完善,这个有限制,那个不能干,想随便抢个女人,随便杀个人助兴,都有限制,这让贵族老爷们怎么同意?

    这是纯纯不给活路啊!

    作为贵族怎么能跟那帮泥腿子一样呢?贵族杀人一定是刁民的问题,怎么能怪贵族老爷呢?

    抛开事实不谈,难道泥腿子就没有错吗?

    退一万步来说,贵族老爷们为大元立过功,为大元流过血,只是杀个人而已,怎!么!啦!

    当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阻力,但爱育黎拔力八达最终还是完善了法令……姑且算完善。

    虽然,贵族特权依旧保留,虽然这法令更多是针对底层百姓……好吧,他还是完成了,取名《大元通制》正式通行全国。

    一句话,有总比没有好,就像是国家政体,有,就算再怎么差,也比乱世好。

    统一的王朝有剥削,那是必然,但混乱的乱世……没准赶个路就让人砍了。

    人砍你或许也不因为啥,可能是你的同伴女性长的漂亮,他想要,可能……心情不好,所以杀你发泄一下。

    这你上哪说理去?

    所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特权,有这样那样的阻力,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重开科举、完善法典,依旧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当然,仅仅限于皇帝这个群体。

    这个群体是不可能出圣人的,好人都难出,所以,把皇帝当圣人,想按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们的……睡吧孩子,梦里啥都有!

    比如秦皇、汉祖、汉武……隋文、唐宗、宋祖、元祖、明祖、清世宗,你可以说他们是好皇帝,至于好人……下辈子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