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2章 李愬雪夜下蔡州
    书接前文!

    朝廷两线作战后,两处战场的进展都极为不顺,一个太能扛,一个……好吧,这是自己这边的问题。

    公元817年5月17日,李纯无奈撤销河北行营,王承宗再次以实力打了一次朝廷的脸。

    李纯不想撤军,奈何王承宗实在能扛,手下这些节度使又实在太混蛋,你敢想吗?某位节度使出兵一年多就给朝廷拿下一个县,关键这货每月还敢管朝廷要钱要粮。

    李纯看着自己的小金库直呼惹不起,尼玛,再让这些节度使打两年,我这当皇帝的都得捡个碗上街讨饭……重八兄别误会,我没骂你!

    朱元璋:……

    短暂的退让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咳咳→_→!

    李纯撤了河北行营后,立刻集中力量对付淮西,这战场实在是坑,先后两次遇人不淑不说,关键还折了一镇兵马,一位节度使全军覆没,仅以身免,也是人才。

    朝廷打了败仗,再加上征战淮西三年,李纯的小金库已经有些支撑不住,再不解决淮西,朝廷别说削藩,维持统治都有问题。

    值此关键时刻,李纯的心腹重臣裴度出马了,拱手一礼后,裴度表示,臣愿往淮西一行,不平藩镇,誓不还京。

    别误会,裴大人并不是想赖在地方不走了!

    同年,李纯以宰相裴度为前线总指挥,立刻赶赴淮西战场坐镇,裴度也不负李纯所望,到达淮西后立刻揪出一群害群之马——监军太监。

    就这些人吧,半点军事不懂,偏生喜欢瞎指挥,瞎指挥也就算了,将士打仗立了功,功劳不是他们的,反之,如果吃了败仗,责任全是将士的。

    就这么搞了几年,兵无战心,将无心气,毕竟累死累活给朝廷卖命后朝廷又看不到,大家都寒了心。

    裴度一来就奏请李纯撤销监军,于是大家高兴了,这些阴阳人终于滚了,士气大为提高。

    然而,对此裴度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因为士气虽然提高了,但却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打胜仗。

    而裴度要的恰恰就是速胜,这同样也是李纯的意思,朝廷财政隐隐不支,再不能速胜的话,只能学河北战场一样撤军了。

    关键时刻,新的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叫李愬,是大唐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时任散骑常侍。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听过一个典故,叫——李愬雪夜下蔡州!

    兵法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操作,对此,好为人师的李愬立刻以自身经历给大家上了一课。www..cc

    什么叫出其不意?李愬表示,大雪天、大雨天、大晚上打仗都可以,不仅别人想不到,自己人也想不到,突出的就是一个违背常理!

    什么叫攻其不备?答:找机会抄袭敌人老巢,当然,你要注意一点,如果没有五成把握的话千万别干这么危险的事,我怕你回不来。

    李愬第一次实操不是针对淮西,而是他自己手下的兵。

    彼时,战争一连打了三年,士卒厌战情绪滋生,如果李愬一来就大大咧咧告诉士卒:兄弟们,跟着我,杀敌建功,封妻荫子,士卒大概砍了他的心都有。

    李愬不傻,于是他的话是这么说的,天子知道我李愬天性善良,因此派我来抚恤你们,至于打仗,那个不归我管。

    士卒一听这话纷纷喜笑颜开,妈耶,不打仗啊,真是太好了!\(^▽^)/!

    同样,听说朝廷派来的将领是这么个人后,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也是大大的放心,毕竟李愬“天性善良”啊!

    然后,吴元济就吃亏了!

    天性善良的李某人一开始就把主意打到了蔡州,奈何自己新来,并不熟悉蔡州防务。

    当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不熟悉没事,敌人熟悉就行,几天后,李愬的巡逻兵“意外”抓到一个叛军骁将。

    这是个狠人,砍了朝廷不知道多少将士,大家都对他恨之入骨,李愬不恨他,反而非常喜欢他,因为他身上有李愬梦寐以求的东西,蔡州情报。

    于是李愬学着曹公释张辽,拉着这位狠人聊天、喝酒、睡觉觉……纯睡觉啊!

    狠人很感动,因此很快投降李愬,并送上投名状——设计绑了往昔的同袍兄弟。

    对于这些被绑的人,李愬同样很优待,同吃同睡且不说,就连自己的亲兵卫队都交给人家管着。

    被绑的几位将领非常感动,瞧瞧、瞧瞧,大家都是人,你瞧人李愬多会做人,给足了信任,给足了诚意,自身又不缺手段,这样的人不成事,谁还能成事?

    几人一合计,李将军前途光明,在他身边呆着也舒心,比姓吴的强了百倍,此时不投降,何时才投降?

    于是李愬最喜欢的东西来了,几人为李愬奉上了蔡州城防图,并表示,姓吴的精兵强将都在外面,蔡州就跟他人一样,虚得很,打他准能行。

    李愬点头,揍他!

    公元817年10月15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大晚上,天性善良的李某人带着九千精锐就朝蔡州溜达。

    此行,李愬给全军下了一个命令,啥子都嫑问,啥子都嫑说,跟到我,往东走,生生死死不回头!

    一句话,悄悄嘞进城,动作嫑搞事嫑闹。

    由于李某人天性善良,所以,手下人都很服他,也很听他的话,纵是雪夜行军,也没人吵闹,九千精锐悄悄嘞到达蔡州城下。

    城头守军迷迷糊糊间就让李愬手下的敢死队攀上城楼送上了西天,全程痛苦少,时间短,充分展现了李某人的天性善良。

    等到吴元济被惊慌失措的将士吵醒时,李愬已经带着九千精锐神兵天降,攻破蔡州城内第二道城门了。

    某亥:十万大军?哪来的十万大军?

    同年10月17日,大势已去的吴元济选择了投降,就在他的老巢中,曾经藐视朝廷,眼高于顶的节度使吴某对散骑常侍李愬低下了脑袋!

    李愬,经此一战,天下谁人不识君?你的名字注定和这场战役一起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同年十一月,唐宪宗李纯登兴安门接受献俘,同时杀吴元济以祭宗庙社稷!

    刀锋起,贼首落!

    那一瞬间,仿若笼罩长安上空数十年的阴云退散,金光万道垂流,落在英武的天子身上。

    李纯的目光如利剑般遥指北疆,淮西既平,河北,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