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9章 新的改革者
    书接前文!

    李纯,原名李淳,唐朝第十二任皇帝,顺宗李诵长子,生于公元778年。

    幼年时,德宗李适将他抱在怀中,笑问:你是谁家孩子?为何坐在我怀中?

    李纯用稚嫩的童音一本正经的答道:我是第三天子!

    皇帝的孙子,太子的长子,理论上确实是第三天子,小铁答得没毛病!

    公元805年,朝堂波云诡谲,风起云涌,德宗病逝,顺宗病重,改革派与宦官、藩镇互相倾轧。

    此刻,年轻的李纯默默潜伏,积蓄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同样是这一年,他被宦官推上储位,且很快即位称帝,他那病重的父皇宣布退位。

    看着这个几经战乱,千疮百孔的王朝,李纯踌躇满志,这是我的帝国,我将重现太宗盛世,我的声名也将流芳千古。

    我是第三天子,我时刻记得我的使命,带着我的王朝,沿着正轨走下去!

    我的使命是什么呢?削藩!没错,这个王朝有且只能有一个声音,那是皇权,藩镇?那是什么东西?

    削藩?四方藩镇节度使一脸不屑,代宗、德宗终其一生都没做到的事,你李纯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

    仿佛是刻意挑衅,就在李纯即位不久,西川节度使韦皋便病逝任上,其心腹刘辟没有奏请朝廷就直接自立为留后。www..cc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皇权,摆明了无视朝廷权威。

    李纯忍了,因为他刚登基,立足未稳,他选择了安抚,任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代为行使节度使的权力。

    李纯的退让使得刘辟更为猖狂,他觉得,这新皇帝不过是个黄毛小子,不足为虑。

    很快,刘辟得寸进尺,公然上书要求兼任西川、东川、山南西道三镇节度使,扩大领地。

    贪心不足,饕餮之口,今日索一城,明日取一郡,大唐有多少土地能填补藩镇的贪心?

    李纯出奇的愤怒了,并对刘辟勇敢的说了四个字——去你大爷!

    这次轮到刘辟愤怒了,他觉得李纯不识抬举,刘某为国戍边,索要区区三镇有何不可?敬你才尊你一声天子,若不敬,自立为王又如何?

    公元806年正月,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公然出兵攻打东川,悍然围困东川节度使李康。

    石破天惊,朝野瞩目,此刻,天下人都在看着李纯,是继续退让,任由藩镇凌驾皇权之上,还是铁血镇压,道一声,皇权不可轻!

    是像德宗一样碰个头破血流,还是扫清藩镇,中兴大唐?

    李纯迅速给出了答案,镇压,用刘辟的头颅给天下藩镇敲响警钟,天子,把控阴阳、生杀予夺,无人能犯!

    同月,李纯令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共同出兵讨伐刘辟。

    历时九个月,西川叛乱被朝廷镇压,刘辟本人喜提满门抄斩大礼包,为李纯送上开门红——血红的红!

    西川叛乱的平定让李纯信心倍增,同时也是李纯在向天下传递的一个信号:朕为天子,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你敢伸爪子,朕就敢剁!

    这个信号一出,四方藩镇震恐,纷纷请求入朝,当然,也有不信邪的,比如镇海节度使李琦。

    迫于形势,李琦也跟着上了个表请求入朝,同时让心腹为留后,做足了样子。

    哪知奏疏一上,李纯立刻给当真了,火速批准不说,还立刻派人前往镇海督促李琦入京。

    李琦麻了,我就做个样子表示表示,你咋还当真了呢?

    面对来使的催促,李琦那是一拖再拖,最后炸毛了干脆上奏说自己病了,来不了!

    你自己上的奏疏你现在说来不了?玩呢?李纯也毛了,立刻下诏强征李琦入朝。

    一时间,李琦进退两难,要是去吧,下半辈子基本别想回了,就在长安当个笼中雀,不得自由。

    要是不去吧,违逆天子,如同造反……等会儿,造反!

    李琦恍然大悟,此情此景,明显是天子欺人太甚,我为何不反了他丫的?

    公元807年2月,李琦帐下亲兵哗变,杀了李琦任命的留后以及一名大将,最后还把刀子架到了使者脖子上。

    事情到了这地步,李纯哪还有不明白的,这明显是李琦为了留下自导自演的一场戏,为的就是像朝廷传达一个消息——镇海这旮瘩,除了我,没人镇得住!

    呵呵!

    李纯压根不吃这一套,火速下诏剥夺李琦所有官爵,同时令五镇节度使会攻李琦。

    搞笑的是,战争还未开始,李琦已经后院起火,被自家外甥坑了一把。

    于是,这一年11月,李琦被押送长安处斩,夕阳西下,悔于过往年华。

    即位两年,废了两个藩镇,李纯的胆魄震惊了天下,心向大唐的臣民无不欢欣鼓舞,心怀异心的藩镇却是坐立难安!

    说回李纯,虽然平定了西川、镇海两镇叛乱,但李纯却依旧高兴不起来,因为王朝的心腹大患——河北三镇依旧声势浩大。

    不把这自安史之乱以来最为强盛的三大藩镇撤下,李纯就连睡觉都觉得不安生。

    上天显然是眷顾李纯的,公元809年,河北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离世,其子王承宗自立为留后,俨然一个藩镇世袭的模板。

    李纯闻报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处理河北三镇的机会,世袭?你又不是大唐帝王,凭什么世袭?

    公元809年,李纯下诏剥夺王承宗所有官爵,同时任命吐突承璀为河中、河阳诸道行营兵马使,兼招讨处置使,率神策军及成德四周藩镇共同讨伐王承宗。

    吐突承璀这个名字够奇怪吧?唉,更奇怪的还在后面,因为这个人是个太监,以太监为帅讨伐不臣,李纯无疑开了先河。

    白居易第一个带头开喷,表示:臣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四夷闻之,必笑华夏!

    末尾还补了一句:请陛下慎思于一时,以免贻笑于万代。

    李纯气炸了,很想处置白居易,奈何群议汹涌,都在开喷宦官为帅,李纯也没办法揪着白居易不放。

    当然,作为一个现阶段还挺英明神武的皇帝,李纯显然也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嗯,同样,他也不是一个轻易能被劝回头的人,所以,宦官为帅,由此开始。

    就是最后的结果挺尴尬的,唐军败了,败在藩镇手里,多年积累,一朝散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