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6章 指定有点北齐基因
    书接前文!

    肃宗李亨之后,其子广平王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也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嗯,影视大唐荣.耀男主就是这位。

    李豫,初名李俶,生于公元726年,为肃宗李亨长子。

    这同样是个好学的主,小小年纪知礼明事,喜怒不形于色,深得玄宗宠爱,十五岁便封了广平郡王。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豫跟随玄宗一起出逃,马嵬驿兵变时,李豫跟李亨一起举兵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

    这一举措导致玄宗彻底跟他们父子闹掰了,于是双方各奔东西,玄宗狼狈逃川蜀,肃宗北上灵武。

    同年,肃宗于灵武即位后,立刻以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率郭子仪、李嗣业等将,以奇才李泌为行军长史。

    文有李泌统筹谋划,武有郭子仪、李嗣业征战四方,这要怎么输?

    李豫显然不知道怎么输,至少战场上不知道,于是香积寺一战,唐军打破叛军,斩首六万,一战复长安。

    长安收复后,远在洛阳的安庆绪显然不服,因此征集洛阳兵马十五万准备和唐军再战……他扑了!

    洛阳城外尸横遍野,安史叛军再次大败,安庆绪的父慈子孝,显然只对他爹有用,而面对唐军,只有扑街!

    一战终,安庆绪破了胆,仓皇出逃,就这么滴,李豫成功收复两京,一时间声威达到了顶点。

    谁叫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呢?纵然能力不如郭子仪、李泌甚至不如李嗣业,但只要有业绩,大头肯定是他的。

    两京尽复,肃宗这个唐朝第一位在长安外登基的皇帝终于回了城,鉴于李豫功勋卓著,于是封赏开始了,先封楚王,后改成王,再之后又正位东宫,获封太子。

    当然,李豫不是李世民,就算当上了太子,其实活得也不滋润,因为他老爹李亨得了玄宗真传,竟然也学会了儿子祭天、法力无边,亲手刀了一个儿子。

    面对这么个狠人,李豫哪里抖得起来,一直都老老实实的,直到肃宗重病……李豫更倒霉了!

    别个照顾病人都是一个个照顾,李豫不得,一次性照顾俩,因为玄宗还在,且跟肃宗同时染病,于是李豫舒服了,看完老爹看爷爷,根本停不下来。

    公元762年,好容易熬到玄宗病逝,李豫终于能轻松点的时候,倒霉事又来了,张皇后居然想趁皇帝病重废了李豫。

    好在,太监李辅国、程元振跟张皇后不是一路的,两人见张皇后挥军作乱立刻出兵护住李豫。

    皇后、太子,两大派系打得热火朝天,浑然忘了皇宫里还躺着一个病号,震天的喊杀声,惊醒了肃宗,让他以为大乱又起,然后……他被吓死了!

    让我们恭喜李豫,竟然在间接中达成父慈子孝成就,不愧是唐皇后裔!

    李世民:……你再骂!(怒`Д′怒)大风小说

    公元762年,年运未知,宜死皇帝,玄宗、肃宗同年驾崩,真是好一个父子情深~同年,李豫即位称帝!

    李豫登基之初,太监李辅国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兵权才是硬道理!→_→)要求李豫事无巨细都要跟他汇报。

    李豫很不满,你个太监算个……你有兵权你是爷,由此,李豫尊李辅国为尚父,事无大小都要禀报李辅国。

    李辅国显然小看了李豫,这位仁兄虽然称不上雄才大略,但绝对不乏魄力,就在李辅国日益放松警惕的时候,李豫下手了。

    具体行动就俩字——刺杀!派人假扮盗贼杀了李辅国后,又假惺惺派人抓捕盗贼,甚至还给李辅国的家人送礼慰问。

    骚还是豫哥儿骚,一边动手杀了人,一边找人抓杀人犯,贼喊捉贼算是被他演绎明白了。

    李辅国倒台后,李豫趁机收回兵权,随即下诏平叛——史朝义,毕竟是安史之乱嘛!安禄山虽然重要,但史思明也不可或缺。

    至于为什么李豫的平叛对象不是史思明,咳咳→_→这就要说到安史叛军的拿手绝活——父慈子孝了!

    长话短说就是,安禄山起兵造反,其子安庆绪弑父,完了史思明弑主杀安庆绪,再之后史朝义又弑父……

    嬴政:合着唐军和叛军在比烂?

    刘邦:政哥李姐满分!

    李豫面对的就是这么一情况,什么安禄山、史思明,全成了过去式,现在叛军就剩个史朝义,战斗力和当初相比直接低了一个档次!

    公元762年10月,李豫以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合仆固怀恩、李光弼、回纥骑兵等十余万大军攻燕!(安禄山、史思明国号都是燕!)

    一战,再斩叛军六万人,洛阳再次被收复,(前面被叛军打回去了!)史朝义狼狈出逃。

    公元763年初,被唐军打得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北逃,途中被反叛的部将李怀仙追杀,穷途末路之际,史朝义选择了自刎,至此,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虽然最终于被唐军平定,接续国祚,但大唐,再不是那个万国俯首的大唐了!

    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凡是国祚绵长的王朝,于盛世之后,总是会急转直下来个亡国大劫,唐之安史、明之土木,不外如是!

    有人可能会问,秦和隋呢?嗯,首先咱们得知道那个词叫国祚绵长,其次,这个词还跟秦、隋没关系,懂?

    嬴政:伤口撒盐,一次就好,真的!(′-w-`)

    杨坚:朕附议!(怒`Д′怒)

    刘邦:哈哈哈,政哥又被揭伤疤了!

    嬴政@刘邦:要朕提醒你,两汉之间有个王莽吗?

    刘邦:……大可不必!

    司马炎:我大晋似乎没有这一劫哈!

    刘裕:你确定?太康之后,二傻子上位,八个畜牲争权,忘了?

    司马炎:……

    言归正传!

    安史之乱后,李豫在面对安禄山、史思明的旧将时,同意了仆固怀恩的提议,不仅不处置这些人,反而让这些人依旧为将,镇守河朔要地,开藩镇割据之先河。

    当然,什么藩镇割据都是之后的事,李豫一朝最大的笑话其实就是起义。

    先是官逼民反,袁晁、方清先后起义,惨遭李光弼镇压。

    然后是吐蕃入侵,代宗李豫逃出长安,达成大唐天子第二迁,国都第二陷成就!幸有郭子仪与吐蕃几经周璇,迫使吐蕃撤军,代宗得已返回长安!

    但紧接着,官逼官反,安史之乱中满门忠烈的仆固怀恩被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宦官骆奉先逼迫,无处申辩,于是悍然造反,引吐蕃、回纥等部大军合三十万人入寇。

    当然,仆固怀恩没成功,在攻打长安前就暴卒军中,他联络的吐蕃大军也让郭子仪说服回纥打得大败而逃。

    有一说一,唐代宗一朝是真的乱,起义不断,宦官专权不断,回纥、吐蕃入侵不断。

    更让人无语的是,代宗整个人跟个精神病一样……指定有点北齐高家的遗传基因。

    一会儿宠信宦官,一会儿诛杀宦官,比如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通通都是先用后杀。

    对藩镇也是一样,安史叛军归降者他既往不咎,让这些人依旧当个藩镇大将,但对有功之臣,比如仆固怀恩、李光弼、郭子仪,李豫又显得有些刻薄。

    对入侵者回纥也是一样,安史之乱时大唐需要回纥人帮忙,那时候你护着回纥人,唐人也不会说什么。

    关键安史之乱后代宗依旧护着回纥人,代宗一朝,回纥人在长安杀了人,代宗下诏特赦。

    回纥人抢掠民女……代宗不管,回纥人再次公然在长安杀人,代宗依旧不管,怒极的长安百姓自发集结绑了凶手送进牢房。

    结果回纥人居然悍然发兵劫狱……我尼玛!这都什么奇葩?在长安,大唐国都,一群回纥人居然敢公然劫狱,可见李豫对回纥人有多放纵,完全当亲儿子养。

    至于百姓?不知道东都洛阳任由回纥劫掠吗?回纥骑兵抢女人?又不是大唐公主……公主也不是不行!

    回纥骑兵杀百姓,又不是杀皇帝,随他去了!

    除了以上种种外,李豫还有个毛病——信佛!

    一般人信佛也就是给寺庙捐点钱,跟大师、师太,结个缘什么的,李豫不一样,他是皇帝,虽然没梁武帝萧菩萨离谱,但同样凭一己之力养活了数以十万计的和尚。

    这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且和尚除了念经打坐,根本不事生产,只会张嘴吃饭及念声阿弥陀佛!

    李豫不管这些,苦谁不能苦和尚,死谁不能死高僧,世间百姓穷困潦倒、易子而食与我何干?

    贼民如草,割之复生,不知道吗?

    公元779年,李豫死于长安大明宫,他死那天,百姓大概恨不得放炮庆祝,实在是好,死得好!

    当然,这人不管如何恶心,有着平定安史之乱的业绩在,注定不会被骂昏君,就算被骂……嘿嘿,底下不还有宋徽、钦、高宗,明英宗、清宣统这些苟皇帝垫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