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章 建国—大汉
    项羽死后,楚地大多归服,仅有鲁城不愿投降,刘邦本打算屠城,但后来想想觉得鲁城父老挺忠义,就将项羽头颅拿给鲁城父老看,这才顺利拿下鲁城。

    因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所以刘邦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安葬在了谷城,给他发丧,还哭了一通后才离开。

    朱棣:猫哭耗子—假慈悲!

    李世民:多笋啊!

    曹操:得亏项羽气得吐血晕了,不然还得被气一次。

    张飞:这不是骂太祖皇帝吗?咋是项羽被气?

    曹操@张飞:猫哭耗子,这猫是刘邦,耗子是谁不用多说了吧?

    张飞:……笋,真笋啊!

    楚地平定后,刘邦火速赶到定陶,驰入韩信军中,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将韩信的齐王封号改为楚王,封在楚地。

    这意味着,韩信在齐国的一切积累,瞬间化为乌有,那话怎么说来着,辛辛苦苦好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公元前202年正月,韩信等诸侯王及文武群臣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再三推辞。

    合着三辞三让都是学的刘邦啊!

    众人表示,大王虽出身贫寒,但能率众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称帝那是众望所归。

    刘邦见此也不演了,爽快的表示,既然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万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嬴政@刘邦:臭不要脸的,还敢说朕的大秦不是你灭的?

    刘邦@项羽:嗯哼!

    ………………www..cc

    我擦,忘了这货被气晕了!

    刘邦@胡亥:麻溜的顶上!

    胡亥:???

    杨坚:老刘这德行,也不知道遗传谁了?真是……

    刘太公:此子不类我,勿念!

    刘邦:(┯_┯)来自亲爹的嫌弃!

    公元前202年2月初3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氾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

    王后吕雉改称皇后,太子刘盈称皇太子,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

    此后,刘邦暂居雒阳,还是叫洛阳吧,顺口,好记!

    刘邦最初打算定都洛阳,后来听了娄敬的建议,改为定都咸阳以东的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同年六月,宣布大赦天下。

    彼时,长城以内,大汉方兴,长城以外,匈奴崛起,匈奴冒顿单于趁楚汉相争,无暇他顾之机,东灭东胡,西击大月氏,南侵燕代,一跃成为漠北霸主。

    公元前201年,刘邦打算解决韩王信的问题,韩王信惧怕之余,联合匈奴一同攻汉,并携马邑投降匈奴。

    公元前200年,匈奴大军四十万南下晋阳劫掠,刘邦率兵三十余万迎战,结果被围困于平城附近的白登山。

    在被围七日七夜后,刘邦最终听从了陈平的建议,遣使携厚礼贿赂冒顿之妻阏氏,方才解围撤出。

    白登之围,威风丧尽,加之匈奴确实强大,因此,刘邦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和亲,嫁以公主,开放双方关市。

    并且每年送出大批丝绸、粮食、酒等礼物,以缓和匈奴对大汉的侵扰,这个政策一直沿用到文景时期,直到刘彻反攻匈奴,大汉才暂时停止对匈奴和亲。

    外患解决后,刘邦又将目光放在了内忧上,彼时大汉境内,各个诸侯国占据多半疆土,一如先秦时代,列国割据,大汉只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宗主国。

    异姓诸侯王在封国内军政独立、权势滔天,尽数尾大不掉,给中央集权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刘邦称帝之后,便有意削除异姓诸侯王,他跟项羽追求不同,项羽要的只是楚国独霸,而他要的却是秦皇那样的国家大一统。

    早在公元前202年10月,也就是刘邦登基后的第7月,燕王臧荼这位被项羽所封的诸侯王最先被清算了账。

    随后,韩王信被第二个清算,不敌之下,韩王信携马邑城叛逃匈奴,但最终还是难逃诛杀。

    赵王张敖是第三个,这人是刘邦那位老朋友张耳的儿子,同时也是刘邦的女婿,因部下谋反而被褫夺封国,降为侯爵,倒是没杀。

    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这俩最惨,都是身死三族灭,韩信情商低就不说了,彭越那是真冤枉,人在国中坐,锅从天上来,老流氓欺他年老体衰,直接扣个帽子杀了。

    另外,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因韩信、彭越、臧荼接连被杀,惊惧之下,起兵造反,刘邦抱病亲征,将其平定。

    至此,汉初三大名将集体退场,当然,老流氓也没挺多久,亲征英布受了箭伤,没多久就下去陪他们了,哥几个说不定麻将玩得挺嗨。

    刘邦:这么说,真的好吗?

    嬴政:朕觉得很赞!

    杨坚:同意!

    李渊:加一!

    赵匡胤:爆赞!

    忽必烈:必须赞一个!

    朱元璋:看诸位都投了,朕也投一票。

    皇太极:对不住了,加一~

    刘邦:“……”

    司马炎:一个个的,都非常默契的避开了我。

    燕王卢绾,也就是刘邦曾经最好的哥们,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那位,因部下造反,忧心忡忡,本想亲自到长安跟刘邦解释,但很不巧刘邦没了。

    加上他又畏惧吕雉的雌威,大为害怕,于是逃往匈奴,并最终死于匈奴,汉初那些异姓诸侯王,除去长沙王吴臣外,那位番君吴芮的长子,无一幸免。

    公元前195年,刘邦杀白马为盟,与诸将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即史上大名鼎鼎的白马之盟。

    不过,除了异姓诸侯王外,刘邦封赏的一百四十多个侯爵功臣都尽数善终,这点还是要比老朱强些。

    老刘的沛县老乡团善终,而老朱的淮西二十四将,无论怎么说,都被杀了七个,委实算不上厚道。

    朱元璋:忙着呢,勿扰!

    众人:明白,陪妹子嘛,麻溜的滚蛋!

    另外,便是疑心病的问题,刘邦晚年抱病征讨英布时,曾对镇守关中的萧何不放心,盖因萧何实在太得民心,太受赞誉。

    萧何后来听了门客建议,霸占百姓田产,自污声名而被下狱,刘邦醒悟后将其释放,专门自比“桀纣”向其道歉。

    这还没完,刘邦在病重后担心他助吕氏作乱,欲杀樊哙,好在有陈平不断拖延,终于拖到刘邦去世,保下了樊哙一命。

    韩信:啧,樊哙啊樊哙,想不到你作为刘邦的沛县老兄弟兼妹夫都差点儿被砍,看来我也不是太冤,哈哈~

    樊哙:“……”

    刘邦@樊哙:兄弟别听他胡说八道,这肯定是有人瞎编排的,做不得数的。

    樊哙:那卢绾呢?他可是陛下最好的兄弟。

    刘邦:!!!

    我去,这要不说我都没想起来,居然忘了好兄弟,不应该啊不应该。

    刘邦@樊哙:我自不会忘了他,那可是我最好的兄弟,怀疑谁也不能怀疑他不是!

    嬴政:下面有请大忽悠刘邦上台表演,掌声欢迎!

    啪啪啪~

    掌声逐渐热烈,数不清此刻到底有多少人在鼓掌。

    刘邦@嬴政:政哥,我可是你最忠实的粉丝,你不能这样对我,我会寒心的。

    众人:咦!这等肉麻之言张口即出,不愧是大忽悠流氓邦啊!

    嬴政:是吗?所以,朕的忠实粉取代了朕的大秦?你是不是想听朕说一声……谢谢你?

    牛皋: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岳飞@牛皋:消停点吧,咋越来越皮了你?

    牛皋:抱歉,情不自禁,大佬们继续。

    …………

    一众大佬集体无语中!

    话题继续,且说刘邦晚年时十分宠爱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疏远吕雉,更多次想要废黜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

    但因文武大臣集体反对,且吕雉请出商山四皓助阵的缘故,只得无奈作罢。

    前面说过,刘邦因为平定英布叛乱中了箭伤,病势日益加重,吕雉给他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者说能治。

    刘邦破口大骂:我以布衣之身,手持三尺之剑而取天下,这不是天命吗?我的命数在天,即使扁鹊再生,又有什么用处!说罢,赏赐医者五十金打发他走了。

    据说啊,注意又是据说,医者给刘邦看过病后表示,病嘛是能治好滴,但治疗期间必须禁酒、禁色,于是刘邦破口大骂,毕竟老邦子……诶?老邦子这话是不是因为刘邦来的?

    先不管老邦子这词儿是不是出自刘邦吧,且说医者那话一出,刘邦彻底怒了,禁酒、禁色?那不是要他的命吗?

    刘邦表示我特么辛辛苦苦打天下就是为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结果打下天下后,你告诉我禁酒、禁色?禁个嘚儿,乃公不治了,能玩多久是多久。

    嬴政:虽是谣传,但以老流氓这德行……真有可能啊!

    杨坚:加一!

    刘邦@杨坚:杨惧内,丫再喷我,以后天天骚扰独孤伽罗,不信试试?

    杨坚:“……”

    李渊:厉害,这波直接拿捏了!

    史载:吕雉曾向弥留中的刘邦询问,在他死后人事如何安排,问萧何死后,谁能接替?

    刘邦当即表示曹参可以,吕雉又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继续表示,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

    而陈平虽然多智,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

    吕雉继续追问王陵之后谁能接任,但刘邦却是挥挥手,一脸淡然的表示,以后的事你也不会知道了。

    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享年五十三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一说刘邦享年六十二岁,生于公元前256年,至于哪个真哪个假?俺也不知道,大家凑合看吧!)

    总评:他跟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不沾边,但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能力的好皇帝。

    汉初实行无为而治,使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迅速恢复元气,且延续秦皇的大一统政策,没开历史倒车,影响非常巨大,爆赞!

    刘邦:我淦!三好皇帝跟劳资……不是,跟朕不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