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3章 秀哥厉害
    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

    诸将点头,没错,确实是这么个道理,那就只能固守咯,看是新军兵强,还是我等命长。

    此时新军已然逼近城北,刘秀率13名骑兵趁夜出城,赶赴定陵、郾县征集援兵,得步、骑精锐一万七千赴援昆阳。

    与此同时,新军之中,纳言将军严尤,建议说不必将兵力用于昆阳这个既坚固又无碍大局的小城,大军应当直趋宛城,击破围攻宛城的汉军,则昆阳将不攻自破。

    但王邑、王寻不听啊,自恃兵强马壮,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

    严尤无语了,好良言难劝该死鬼,俩货纯纯没救了。

    新军到达昆阳后,立即按照王邑、王寻的命令,开始围攻昆阳城,为了示威,特意将昆阳层层包围,于城外多立营寨,军旗遍野,锣鼓之声响彻数十里。

    很快的,攻城战开始了,新军将云梯搭上城墙、冲车猛击城门,举目望去,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新军。

    这边刚砍倒一个,那边又有一个登城,前仆后继,绵延不绝,新军更是集中了所有机弩向城内疯狂攒射,箭矢如雨水般倾泄而出。

    敌军势大,城中军民连出门打个水都要头顶门板,以防中箭,守将王凤等人怕了,这压根儿没可能赢啊,几人慌忙派人向王邑乞降,只求活命。

    但王邑、王寻认为攻克昆阳指日可待,不许他们投降,不然怎么建功立业?决心非要踏平昆阳不可。

    得,投降还招人嫌弃,就非要俺们死呗?王凤等人发了狠,事到如今,只能拼命了。

    忽必烈@脱脱:你丫不是修史的吗?《后汉书》没看?王邑、王寻这俩反面教材还不够?

    脱脱:怪我咯!我天天忙着治国、治理黄河,哪有那闲工夫看史书?

    张士诚@忽必烈:哈哈~可不能怪他,要不是他不许投降,孤王哪能在他兵败后迅速壮大?必须奖励!

    忽必烈@张士诚:孟子曰:士诚小人也!既是小人,何敢与朕饶舌?滚!

    张士诚:我特么……

    孟子:我曰过这话?那我改?

    由于王邑、王寻俩货的误判,加上昆阳守军的拼死抵抗,新军是久攻不下,士气渐衰,情况非常不妙。

    再加上,夜有流星坠营中……嘛!这运气是真背,话说这没炸营,是不是还得夸一下王邑、王寻俩货?

    流星坠营,这是真玄幻,但也是真事儿。《后汉书.光武帝纪》: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实话实说啊,流星坠营倒是没对新军造成什么杀伤,就是这士气……差不多完犊子了。

    王莽:呐,朕说什么来着?就俩字儿,离谱!

    张重华:将领不行别怪天象啊,你让他俩学学谢艾多好,坏事都能说成好事,还能加持一波士气。

    王莽@张重华:你在前还是朕在前?朕倒是想让他俩学谢艾,但这时候有谢艾这人?

    张重华:咳,搞错了,再来~

    见此种种,严尤急了,再次向王邑进言,说:兵法讲围城要留一面,我们应当让昆阳贼军逃脱一些,让他们传播失败的消息以震慑宛城之敌,瓦解贼军士气、军心。

    总结一句话,战场不能放昆阳,实在怕了,天象可怕,你俩猪队友更可怕!

    结果呢?王邑、王寻仗着自家兵多粮足,占据绝对优势,再一次拒绝了严尤的建议,继续强攻昆阳。

    (严尤:这俩货真长耳朵了吗?感觉长了跟没长一样啊!)

    公元23年5月底,也就是王邑、王寻率众兵围昆阳的同一时间,宛城在绿林军的长期围困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守将岑彭被迫投降。

    对,就是那个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岑彭,早年属新军,后归更始帝刘玄,最后归降刘秀。

    岑彭投降,宛城已破,这个消息虽然属实,但在当时还未传到昆阳。

    而刘秀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动摇新军军心,四处宣扬宛城已破,绿林军主力将至昆阳的消息。

    嘛!这波属实被秀到了!

    消息传到昆阳后,守军士气高涨,更加坚决守城,并随时准备出城歼敌,唔~有援军了确实不一样。

    反观新军一方,听到这个消息后,那是心情沮丧,士气低落得不行,这也正常,你说打个万人守城的昆阳已经这么难了,再来些援军还打个锤子?

    同年六月初,刘秀率定陵、郾城等地援军到达昆阳,为鼓舞大军斗志,自率步骑千余人充当前锋,主动邀战新军。

    王邑、王寻……这俩也是人才,该不讲规矩的时候,他俩都挺讲规矩,竟派兵数千前来迎战……

    刘彻:哈哈哈~合着王邑、王寻拿的是草包剧本,新朝乐子人啊,朕居然一直高估了他们,罪过罪过!

    刘洵@王莽:莽啊,实在不行你给他俩找个大夫看看吧,你看这……都憨成啥样了?

    刘备:说不定,王邑、王寻是身在新营心在汉呢?

    刘邦:朕看有理!

    王莽:你们老刘家也是够了啊,欺负我新朝人少是不?

    刘秀@王莽:知道你还问,你是不是傻?

    王莽:“……”

    见王邑、王寻这般配合,刘秀简直乐疯了,披坚执锐,亲率人马冲杀敌阵,连斩新军数十人。

    随行的将领也很高兴,言: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这一战,新军被打得大败而逃,刘秀所部斩首新军千余级,随后更是连战连胜,大大地鼓舞了昆阳守军士气。

    随后,刘秀又精选了三千勇士充当敢死队,自城西处猛攻新军大营,按说三千对几十万,优势该在新军这边,飞龙骑脸,想输都难。

    但坏就坏在王邑、王寻俩草包对刘秀太过轻视,自以为很容易打败刘秀,所以没有多设放线,且为防营中生乱,他俩此前曾下令各营将官要严格管束自己的部队,没有命令,不准擅自出兵。

    刘秀率敢死队猛攻大营时,王邑、王寻立刻率军迎战,但不是对手,新军阵列很快便被刘秀军击破,士卒溃逃。

    而其余的新军,皆因王邑、王寻此前下达的军令不敢轻举妄动,都躲在一边干看着,无人主动支援王邑、王寻作战。

    哦豁!完犊子了,下个军令把自己坑了,关键其他人还不是故意不救他俩,实在是他俩有严令。

    刘秀打爽了,领着三千人一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一鼓作气打垮了王邑、王寻的部队,并斩杀了王寻。

    刘彻:卧槽,就这俩草包,别说秀儿了,朕上朕也行啊!

    刘邦:同意!

    刘洵:加一!

    刘秀:盘战神的时候把他俩漏了吧,大小王炸战神!

    李景隆:肯定是,这俩货比俺还离谱,居然没上榜,俺抗议!

    啪!

    李文忠照着战神脑壳就是一个大逼兜,“一边儿待着去,老子英雄一世,咋生了你这么个草包玩意儿!”

    李景隆:“……”

    王邑所部大军被冲垮、王寻被斩杀后,新军各部瞬间丧失了指挥中枢,顷刻乱成一片。

    与此同时,昆阳城内的守军见刘秀等人取得胜利后,也大喊着冲出城来,内外夹攻新军,一番猛攻后,四十余万新军迅速土崩瓦解。

    玄幻的事又来了,大溃的新军争相逃跑时碰巧又遇上大风和大雷雨,屋瓦被大风刮走,大雨倾盆而下河水暴涨。

    王邑军中随行的虎豹都吓得瑟瑟发抖,(注:演义所说的巨无霸,史书中确有其人,虎豹随军也是真事儿!)

    新军掉入水中淹死者万余人,滍川被尸体堵塞得几乎断流,王邑、严尤等人仅带少数精骑,踏着死尸渡河才逃得一命。

    当王邑领着残兵败将逃回洛阳时,王莽简直被惊呆了,尼玛,四十多万大军啊魂淡,你就给朕一口气败光了!www..cc

    我们来看昆阳一战的后续报道: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新莽政权迅速土崩瓦解,更始元年公元23年9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昆阳之战大获全胜后,刘秀是威震天下,声名远播,至此奠定了王业之基,海内英雄无不敬仰!

    这名望有多高?

    举个简单例子,就像大家都在吹牛的时候,别人要么说我赤手空拳打杀猛虎,要么说我一人杀敌几百人……

    到刘秀时,能一脸淡然道:知道昆阳之战吗?我打的。百万新军在我面前不过土鸡瓦狗,破之易如反掌!

    瞬间,打虎的缩回了手,杀敌数百的把兵器隐匿,众人都一脸惊叹的望着人,厉害了我的哥,以后带我装叉带我飞呗!

    天下十三州,千万生灵,谁见秀哥不得竖个大拇指,秀哥厉害!

    而这也是刘秀奉命招抚河北后能够迅速拉起数万大军并获得河北世家资助的原因,毕竟大家都知道你能打,你厉害,不跟你混跟谁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