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章 王爷,九凝真的错了
    “那个,两位啊。”

    终于有人试探着出声:“这粮食,可是两位派府中下人来买的?”

    两人齐愕然:“这、何出此言?”

    这跟是不是下人买的有什么关系?

    “看这装粮食的布袋,好像确实是从这铺子里出来的。”

    “真是奇怪了。”

    怎么就奇怪了,宋家买粮不用宋家粮铺出来的布袋子,还能是什么?

    今天的百姓,反应怎么都这么不正常?

    “先前开门卖粮的时候,店里小二就说过,因为是从别处买来的陈粮,路上怕受了潮,捂得也严实。”

    “这粮食一进城就售卖,宋小姐为防底子有沙土,让百姓吃了亏,还特意将舀粮食的东西,换成竹编镂空的。”

    “可不是嘛!竹眼大的洞,连些不够饱满的碎粮都可能被筛下来,更别说是这些沙子了。”

    “一看您二位就是被府上的下人给骗了,别说那段时间出来的粮食里根本没有沙子。就算是有,能弄进去这么多沙子,还真是有难度。”

    “这怕不是故意冲着买沙子去的吧?”

    两人懵了。

    还有这么个说法吗?

    他们确实是没亲自来,只是弄两个宋家铺子里的布袋而已,又不是什么多难的事儿。

    “两位公子还是早些回府审一审下人吧,这事儿明显就是下人吃了回扣啊。”

    “就是,谁不知道宋家心怀百姓,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儿来。”

    两人看看铺子门口动都没动一下的侍卫,骑虎难下。

    他们这么声势浩大地来,连人家大门都没摸到一下。

    甚至就被围观的百姓给打击得体无完肤。

    这还怎么闹下去?

    走了,实在不甘心。

    可是不走,再闹下去,傻子都能看出来他们别有用心了。

    其余一人低声朝另一人示意:“还是走吧,先回去再说。”

    两人匆匆离开,连地上的粮食都顾不上收拾了。

    只留下一群百姓看着那人离开的背影,啧啧出声。

    “果然是大户人家,这么多粮食,居然就丢着不要了。”

    两人匆匆回到三皇子府。

    沈云阑刚平息了怒火,好不容易有了点胃口,早膳已经吃成了午膳。

    还没等他举起筷子,两人就回来汇报。

    沈云阑就这样变成了被下人欺骗的蠢货主子。

    他直接掀桌子的念头都有了。

    宋家那女人到底什么毛病,谁家粮铺舀粮食用竹子编镂空的东西?

    这不是脑子有问题是什么?

    沈云阑“砰”地一声砸了刚拿

    起来的筷子。

    很好,午膳也吃不下去了。

    恭宁王府。

    宋九凝晕晕乎乎看了眼天色。

    她已经分不清白天黑夜了。

    沈闻璟拉着她,这些日子未见,发泄起来必然不是一朝一夕。

    更何况,还有沈云霆那厮胡言乱语惹恼了沈闻璟的怨气。

    宋九凝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

    练武,回去就跟着哥哥们天天去校场练。

    就算打不过沈闻璟,至少,能抗得住。

    不至于一次一次累晕过去。

    沈闻璟到底是个什么怪物啊,他怎么越来越精神?

    三日啊,整整三日了!

    她连床都没下。

    宋家派人来寻她,沈闻璟铁了心不肯交人。

    宋九凝没有办法,还得帮着他欺瞒。

    只说是连日来处理灾情累到了,要在恭宁王府养身子。

    养什么身子啊!到底是在哪里累到了啊!

    宋九凝只觉得这一切都是她的报应。

    但凡,但凡早重生一段时日,她也不用付出这样的代价!

    沈闻璟握住她的手,亲吻着指尖:“王妃,夜深了,不随本王就寝,难不成还要倚窗夜绣荷包?”

    宋九凝:“……”

    她就不信了,会有人因为那事死在床上!

    ……

    如此几日后,沈闻璟终于放她离

    开。

    但看着铜镜中面色苍白眉眼憔悴的自己,宋九凝哪敢回去?

    这要是叫宋家众人看见了,只怕会掀了恭宁王府的顶。

    宋九凝咬着牙:“……我睡两天再回去,这两日王爷就别回府了,住宫里吧。”

    见着面,势必坏事。

    沈闻璟这几日已然是神清气爽,答应得很是爽快:“好,都听王妃的。”

    他听话得没有回府,但流水的补药却送进了府中。

    两日便将宋九凝养得唇红齿白。

    宋家几兄弟见了,感叹:“看来,还是恭宁王府的水养人。”

    宋九凝:“……”

    有苦难言的痛,谁懂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往皇城聚集而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宋家今年抢收的粮食,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南方水患也已经开始,情报雨一般飞向皇城。

    宫里终于调度完成,开仓放粮。

    灾情处理已经走上正轨,所有聚集在皇城的难民无一死亡。

    这种事在整个大晟史上,都是头一回。

    因为这段时间的事儿,宋昭然在朝堂上可算是出尽了风头。

    腰杆挺得笔直,见了谁都能骄傲地瞅上一眼。

    承天帝安排好开仓放粮的事儿,这才面含笑意看向宋昭然:“近来皇城之事

    宋家居功甚伟,理应有赏,宋爱卿可有何想要的?”

    众朝臣纷纷看向宋昭然,满脸的羡慕。

    宋家最近可真是长脸了。

    “陛下,臣惭愧。”

    今日宋昭然一改往日春风得意的样子,从上朝开始就沉默下来。

    一直低着头,一副恹恹的样子。

    他走出队列,站到大殿中间,深深一礼:“臣确实有一事相求,还望陛下恩准。”

    承天帝两眼微眯,眼底似有暗光涌动:“哦?”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宋昭然:“爱卿不妨只说,朕定当尽力满足。”

    “谢陛下。”

    宋昭然这才直了身,看向承天帝:“陛下圣恩,庇佑我大晟子民,臣女九凝脾性顽劣,竟然私自拢了难民到城外,无事便罢,若是难民闹事,势必是给朝廷,给陛下添麻烦。”

    “臣恳请陛下派兵接管安顿难民,再恕小女胡闹之罪。”

    宋昭然说着,又是一礼:“望陛下恩准。”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所有人心中都冒出一个念头。

    这宋昭然,怕不是疯了吧?

    明明是大好事,怎的到了他嘴里,就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