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9章:那孩子,我多希望就是你
    因王见询和林二爷被家法的事,玉君在林家的威望一下高了很多。

    先前大家尊称她老夫人,是因为姑太太说的礼教规矩,可在林家人的眼里,她到底只是个孩子。

    但经过此事后……

    所有人都认为,玉君是担得起那一声“老夫人”的!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

    丧事办完,亲戚们都陆陆续续回去了。

    府里也一下安静了很多。

    而林府门口也搭起了粥棚。

    不仅有粥,有饼,还有米粮。

    王见询派了十几个人过来帮忙,再加上林家的人,足足有三十来号人。

    粥香四溢,排起了长队。

    百姓无不夸林府此次善举。

    “听说是林家那位老夫人的意思,她真是大善人啊。”一老翁手里盛了一碗满满的粥,身边的小孙子怀里抱着一小袋米。

    祖孙二人的衣服上打满了补丁,老人的鞋子也是破的。

    他们已经好多天不食温饱了。

    此次林家施粥布善,正是祖孙二人的及时雨。

    小孙子开心的抱着那一小袋米,仰着小脑袋看着满脸皱纹的爷爷问:“爷爷,我们明天还能喝到粥吗?”

    老翁佝偻着背,走路很慢。

    他回头看了眼林家大门上

    方的牌匾,说:“能,能……这府里的人各个都是好人啊。”

    小孙子蹦蹦跳跳,开心极了。

    祖孙二人在林府外面随便找了个空地,席地而坐,一同喝着那碗热气腾腾的粥。

    小孙子大口大口的喝。

    老翁小口小口的喝。

    这时有人递来一碗新粥……

    老翁顺着那只干净纤细的手往上看,看到的是一张温笑善气的脸。

    玉君将那碗新粥递给小孩,温柔的问他:“好喝吗?”

    小孙子点头:“好喝,姐姐你不喝吗?”

    “姐姐喝过了。”

    “好姑娘,多谢啊。”老翁为那碗新粥道谢。

    “老人家,不够的话我再去帮您盛一碗。”

    “够的够的。”

    玉君注意到祖孙二人的衣着,打满补丁不说,还很单薄。

    虽说天气已经渐渐热起来了,但清晨的风刮来还是有些凉,尤其这老人家的鞋子还是破的。

    玉君问那孩子:“你叫什么?”

    小孙子抱着那碗粥一边喝一边说:“我叫来生。”

    “来生?”

    老翁解释道:“这孩子一生下来,爹娘就没了,这辈子注定要受苦,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长大,来生能投到一户好人家。”

    玉君沉了沉眸

    转身喊道:“云柳。”

    云柳会意,掏出了一包银子,然后蹲下身塞到老翁手里。

    老翁看着这包沉甸甸的银子,先是一愣,又是一惊,再就是满脸困惑的看着玉君。

    玉君说:“老人家,这点银子您拿着。”

    “姑娘,这怎么行。”老翁赶紧将粥碗放下,撑起身要将这包银子还回去,“你我素不相识,岂能受你这么大的恩惠,使不得,使不得,姑娘好心,老朽心领了。”

    玉君又将银子推回去:“这银子就当给来生的,虽然不多,但也够送他去学堂读书了。”

    “读……读书……”老翁声音在颤。

    贫苦人家的孩子,只求三餐温饱。

    哪里还敢肖想读书?

    玉君看着来生说:“这孩子天资聪慧,是个会读书的……将来只要品性不歪,相信会有一番天地。”

    “姑娘可是会看相?”

    “不过是秉性好坏,凭心去论罢了。”

    老翁连连点头,热泪盈眶的捧着那包银子,拉着来生给玉君磕头。

    玉君扶起来生,温柔细语又很认真的和他说:“来生,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你脚底下的路才不止一条。”

    来生懵懵懂懂。

    这个年纪哪里

    会想到将来。

    但他却重重的点了几下头,接着又捧着那碗玉君给他的新粥,仰头喝了起来。

    看着祖孙二人吃饱后,玉君才带着云柳离开。

    云柳同情的叹了叹气:“老夫人,那祖孙二人看着挺可怜的。”

    玉君却只说:“来生……这个名字,挺好。”

    前来林府领粥粮的百姓很多,玉君是从侧门出来的,她今天要趟如府。

    上了马车,她掀开车帘又看了一眼来生。

    来生还很小,虽然骨瘦,但已经生得眉清目秀了……有那么一瞬,真的和他很像!

    陆行舟!

    若这世上真有轮回转世,那孩子,我多希望就是你!

    玉君心底好像被什么东西用力扯了几下。

    她觉得很痛!

    但她隐藏得很好,云柳没有发现。

    马车离开后,林府门口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

    几个王见询派来施粥的伙计凑到一块,开始抱怨道:“咱们东家也太吃亏了,明明是林家欠东家的,可这转过头……却成了东家有罪。”

    “可不是!他们林家反而落了个好名声。”

    “这粥啊,饼啊,都是掏的咱们东家的银子,你看看今天来领粥领粮的,怕是大半个朗州城的人

    都来了。”

    “一天两天也就算了,但是东家说,还得四十九天,这样下去……山都要吃空了。”

    “可别这么说,东家的身当,就区区几碗粥,吃不穷。”

    “话是这样说,可肉银子也得费不少。”

    “就是便宜了他们林家,咱们啊,就是来给他们当苦力的。”

    “你们几个,嘀嘀咕咕的在说什么呢!”林家的老管事黑着脸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盛粥的大勺。

    那几个王家的伙计看到人来,赶紧散了。

    管事满头大汗,他做事最不喜欢磨磨唧唧,也见不得别人在做事时偷懒耍滑,便举着大勺,吼着嗓子道:“我看今天谁敢偷懒,都给我利索起来,把大家伙碗里的粥都给我盛满当了……谁的勺子要是敢抖,别怪我手里的大勺不长眼。”

    这气势,立马吼出了效率!

    负责盛粥的王家伙计们勺子也不敢抖了,挖一勺下去,是多少就是多少,把那一个又一个的碗盛得满满当当。

    百姓们也一声又一声道林家的好。

    王家伙计虽然有怨言,但也不敢发,加上有林家管事盯着,他们也不敢偷懒,只能卖力干活,保证每个百姓碗里的粥都是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