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6章 攘外必先安内?
    李云龙说完之后,武阳一脸无奈的看着他笑了起来。

    “自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我们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行动就再也没有停下。”

    “但我们和日本国力上的巨大差距,让抗日决心本就不坚定的蒋校长也变得很是犹豫。”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组织能力在东方都是一流的,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弱国。”

    “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能力各方面都不如敌人,而且当时我们中国还没有完成实质性的统一。”

    武阳说到这里之后,楚云飞笑着看了一眼赵刚。

    “于是我们的国民政府针对敌强我弱的态势,和宣战后可能带来的国际影响,采取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办法。”

    “当时的国民政府认为如果对日宣战,那中日双方都成了交战国,现在日本海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日本人可以用以我们互为交战国的身份通告别的国家,禁止一切军需物资以及军需原材料输入中国。”

    “所以两相比较之后,如果对日宣战,日本人可以行使他们交战国的权力来限制我们,我们反而行使不了交战国的权力,还要处处被限制。”

    “再说明白点就是对日宣战之后的国际形势,有利于日本人而不利于我们,再加上我们的蒋校长对英美等国在心理上的过度依赖,寄希望于在道义上处于有利位置的中国最终会博得国际社会的支援。”

    “所以,正式宣战就显得更没必要了,所以最终在37年的时候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尽的侵略所逼迫,兹以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举全国之力奋起抗战。”

    李云龙听到武阳之前对日本没有宣战的的解释之后,把手上的筷子拍在了桌子上面。

    “他娘的!”

    “这仗打的是真他娘的窝囊!”

    “打了这么多年,原来咱们一直是在被动的挨打。”

    “连他娘的跟小鬼子宣战的勇气都没有!”

    “除了国力上的不足而不敢对日宣战,我看在蒋委员长的心里,还有别的什么重要原因吧!”

    “在蒋委员长的心中,恐怕有比抵抗日本人更重要的事情吧!”

    赵刚说完之后,扭头就看向了楚云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在说之前老蒋发动国共内战的事情!”

    楚云飞也听出来了赵刚这话的意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蒋校长在演讲中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我感觉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并没有错!”

    “自古未有国贼在内不先去之,而能外御其侮者,民国一十八也就是1929年的时候,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刚刚完成。”

    “当时,内有地方势力环伺于侧,你们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又强势崛起,外有不平等条约的重重枷锁及日本等列强虎视眈眈。”

    “1929年下半年,我们又与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发生争端,内外交困之下,校长才以“反帝”、取消不平等条约为辞,将攘外和安内问题并提,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

    “同年7月的时候,校长他发表的讲演我楚云飞至今都还记得。”

    “校长在演讲中讲到:不平等条约已成为全国惟一之敌视,我们奋斗以求达到,固非难事,惟有一最大前提,即应永久拥护国民政府,俾有中心力量!”

    “吾人前半期革命,对象为军阀,后半期为帝国主义,军阀恶贯满盈,吾人只须以破坏工作,表示民众力量,即可打倒,但对抗帝国主义,非培养真实力量努力建设秩序,并示人以集中统一之实际不可!”

    这些话,针对不平等条约及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以“集中统一”、“建设秩序”为抵抗外侮的“最大前提”,和我们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安内攘外”主张倒是非常的契合!”

    “其实在我们中国之前的历史上,就出现过很多次攘外必先安内这样的例子。”

    “当一个国家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这完全是一众非常正确的的方法。”

    “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在农民起义和金兵入侵的双重压力下,就提出过先“安内”后“攘外”的方案。”

    “清廷在内外交迫时,也以“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为方针。”大风小说

    “这两例子之间虽然背景、重心、内涵不尽相同。”

    “但巩固自身,再求对外的思路则是一致的。”

    “事实上,当我们从统治者本身利益看,安内是维护统治的基本企求,是永恒的、必然的!”

    “而遇到强大外敌入侵并危及其自身统治时,攘外也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

    “但是面对舆论的强烈呼吁,日本的步步进逼,以及在西安发生的抗战观念冲突激化,也让校长不得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政策,选择国共联合抗日!”

    “国共内战打了十年,你们红军在多方围剿之下一路逃窜。”

    “最终到达陕北之后,校长又亲自前往西安,准备向刚刚经历长征到达西安的三万多红军最后一击的时候,却爆发了西安事变!”

    “如果没有在西安出了那档子事,可能现在也就没有你们八路军了!”

    “所在如果站在校长的立场上来看,攘外必先安内这个策略并没有错!”

    楚云飞说完之后,抬头就看到李云龙和赵刚的脸色不太好看,感觉明显的有些不服。

    “二位不要生气,我们此次的讨论不带任何的立场,纯粹就只是讨论局势而已!”

    还没等李云龙说话,赵刚就抢先开了口。

    “楚兄如果真想讨论的话,那我们就得好好的说道说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