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78章 李贼偏执,捷报传京
    当日下午。

    威武军骑兵营长赵一眼率领着麾下骑兵,押解着李自成回到了潼关。

    刘博源亲自在东门金陡门迎接,以表示对有功将士的重视。

    城门口。

    看着被五花大绑、站在眼前的李自成,刘博源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一番。

    虽然此时的李自成显得很是狼狈,披头散发,但依稀能从那满脸淤青的面色上,看出身为枭雄的桀骜气质。

    还有在那绝望的神情中,看出对生死的淡然。

    打量了好一会儿后,刘博源这才开口道:“某乃永昌侯刘博源,你就是贼寇李自成?”

    李自成漠然的看了刘博源一眼,而后道:“成王败寇,今日不幸落入你这狗官的手中,要杀要剐,尽快动手便是。”

    “李贼,死到临头还嘴巴不干净,你可知道,我家侯爷可是真正的为民着想,为民谋福。”一旁的赵一眼大喝道。

    李自成冷笑一声,说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当今朝廷官员,哪一个不是贪污腐败之辈,只会残酷压榨我等底层百姓。”

    “至于你这狗官,岂会真的会为民着想,为民谋福。”

    赵一眼闻听大怒,呵斥道:“李贼,我家侯爷所作所为,你可有过具体的了解,你可见到延绥镇与陕西镇的百姓,至今过上了什么日子。”

    “只是短短数年时间,延绥镇的百姓们便彻底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生活,还有陕西镇的百姓们,也逐渐告别了冷冻挨饿的贫困生活。”

    “反倒是你这李贼,可曾为百姓们做过什么?口口声声的唱着闯王来了不纳粮,闯王来了有衣食,可结果呢?”

    “裹挟着无辜百姓从贼,强抢百姓们的口粮,逼迫百姓们攻城送死,这就是你这李贼的仁义吗?”

    李自成被呵斥的哑口无言,最后嘴硬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想推翻这朱家皇朝,哪里能没有牺牲的,待本王坐鼎天下,自会善待百姓。”

    “无理狡辩,难道在你这李贼的眼里,百姓们就该成为你的铺路之骨吗?”赵一眼越发怒道。

    “好了,勿要再多言了。”

    刘博源挥了挥手,打断了还要继续说下去的赵一眼。

    “赵营长,说的再多也不如让李贼亲眼看看,正好李过、李定国等流贼首领皆被俘获,就押着他们一起在陕西境内看看吧!”

    “是,侯爷!”

    赵一眼低首应是。

    ........

    崇祯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京师。

    这一日的上午,京城内的百姓们依旧如往常一般,为了生计而忙碌奔波。

    虽然没有了东虏的寇关骚扰,但百姓们的生活依旧是没有什么改变,反而还越发困苦。

    说到底,东虏之患虽是没有了,可流贼之患却是越来越严重了。

    再加上时不时的天灾降临,使得越来越多的流民聚在京师脚下,乞求活的一条性命。

    真是乱世百姓苦,盛世百姓也苦。

    当然,百姓们在为了生计而忙活时,也没有忘记关注潼关的那场战事。

    数百万流贼大军西进陕西,被永昌侯阻挡在潼关之外。

    连续多日以来,流贼大军不断的强攻潼关,但却依旧是无法寸进,潼关关城牢牢的掌控在威武军的手中。

    有百姓们心中疑惑,为何朝廷不派遣官军,前后夹击流贼。

    若是如此的话,流贼大军必然难以全力进攻潼关,也能减轻威武军的压力。

    朝中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员上奏崇祯皇帝,请派官军围剿流贼,但却是都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应。

    甚至在朝议之时,有官员提出这个建议,但都被崇祯皇帝否决。

    用崇祯皇帝的话来敷衍道,户部已是没有了钱粮,且朝廷没有兵马可派。

    官员们无奈,也就不再提起此事。

    他们心里其实也知道,不是户部没有钱粮,不是朝廷没有兵马可派,而是崇祯皇帝忌惮永昌侯的实力,对永昌侯产生了猜忌。

    现在整个朝廷上下,还有民间百姓,都在观望着潼关之战,等待着消息传来。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

    三匹战马如旋风般的奔入京城,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了清脆声响。

    马背之上,是三名风尘仆仆的信使。

    在三名信使的后背上,还插有三面红色小旗帜。

    这是最高等级的紧急传信。

    策马进入京城之后,三名信使当即扯着嗓子,声嘶力竭的大喊道:“大捷!大捷!潼关大捷!”

    “永昌侯大败数百万流贼,生擒李贼!”

    “大捷!潼关大捷!数百万流贼惨败溃逃......”www..cc

    “潼关大捷!流贼惨败,李贼被擒......”

    三名信使策马沿街而过,所有的官员百姓都是呆愣当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啪!”一个清脆的巴掌声响起。

    “你他娘的,打老子作甚?”

    “我想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难道不会打你自己吗?”

    “打自己会疼啊!”

    “啪!”反手一巴掌。

    “现在感受到疼了吗?”

    “疼!真的疼!”

    “那就是没有听错,这是真的。”

    立时之间,沿街的官员百姓都沸腾起来,无数的欢呼声接连响起,鞭炮声也先后炸响,有如千门火炮齐轰。

    整个京师外城,到处是喧沸冲天。

    而随着三名信使策马奔入内城,内城也是喧闹一片,似乎整个京师都在沸腾。

    ........

    紫禁城,东暖阁内。

    崇祯皇帝端坐在御案之前,正全神贯注的批阅着一份份奏折。

    在他的左手边,还有着一叠厚厚的奏折,足有一尺多高。

    崇祯皇帝的脸色,较之前些时日还要苍白了一些,也不知是操心了多少国事。

    刚批阅完一份奏折后,崇祯皇帝抬起了头,稍稍活动了一下略显僵硬的脖子。

    “哎!到处是天灾不断,到处是求赈救灾,朝廷养的这些官员,难道就没有半点作用吗?”

    “一群尸位素餐之辈,朝廷养他们有何用。”

    崇祯皇帝面色难看,脑海中也不由得想起了兵部尚书陈新甲。

    准确来说,是陈新甲负责的与东虏议和之事。

    “不知议和之事如何了?应该也快有结果了吧!”

    “还有潼关之战,也不知道如何了?希望李贼与刘博源两败俱伤,这就符合朕的期望。”

    “到得那时,朕再派遣官军进逼,一同收拾了李贼与刘博源。”

    “大明中兴,将会在朕的手中实现。”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又再度投入到批阅奏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