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38章 暗中议和,火器之事
    “回禀皇上,如今流贼势大,非是一般官军兵马所为围剿。微臣建议。当尽派边军兵马,也许才能剿灭流贼。”

    身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不得不率先站出来回话。

    “边军兵马?”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问道:“周爱卿,那不知该抽调哪部边军兵马?”

    “回禀皇上,如今我大明九边之中,辽东镇兵马暂时是不能调动,蓟州镇、宣府镇、山西镇、大同镇、陕西镇等兵马已是抽调大半,唯有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等兵马未曾抽调。”

    “所以,微臣建议,当抽调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兵马,会同所剩的六万官军,一同围剿流贼。”周延儒回答道。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陈新甲立即跳出来反对道:“不可!万万不可!”

    “回禀皇上,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兵马,皆是为了防备鞑虏入侵,岂能轻易抽调。”

    “若是有鞑虏入侵边地,我大明还拿什么去抵挡?”

    “陈大人,若是不抽调边军兵马,那朝廷拿什么去围剿流贼,难道还能指望各地驻军吗?”周延儒反问道。

    对此,陈新甲依旧是反对道:“延绥等三镇兵马是不能调动的,这可是为了我大明的边地安全。”

    “至于抽调各地驻军,又有何不可?”

    “各地驻军?”

    “呵呵呵!陈大人,难道你不知道各地驻军的战斗力吗?”周延儒冷笑道。

    面对周延儒语气中的讥讽,陈新甲丝毫没有动怒,依旧是反对道:“周大人,虽然各地驻军的战斗力不如边军,但至少比流贼强上许多。”

    “只要朝廷再次抽调更多的兵马,难道还剿灭不了流贼?”

    “那请问陈大人,朝廷该从何处抽调兵马?是从山东?湖广?还是南直隶?”

    “怕是等兵马抽调集结完毕,流贼都能打到京师来了!”周延儒责问道。

    这时,吏部尚书郑三俊开口道:“回禀皇上,微臣也认为周大人的建议甚好。”

    “若是抽调各地驻军围剿流贼,怕是要浪费一月或数月时间。而抽调延绥等三镇兵马,则是无需浪费太多时间。”

    “皇上,微臣也认为周大人的建议甚好!”礼部尚书傅淑训也赞同道。

    而后,又有兵部右侍郎张伯鲸、户部尚书李侍问、刑部尚书刘泽深等内阁大臣站了出来,表示赞同周延儒的建议。www..cc

    “诸位大人,这万万不可,延绥等三镇兵马可是防备鞑虏入侵......”陈新甲丝毫没有退缩,坚持反对着周延儒等人的建议。

    至于陈新甲为何会这么坚决的反对,那自然是因为他知道崇祯皇帝的心思。

    如果是抽调其他边镇的兵马,自然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若是抽调延绥镇兵马,那崇祯皇帝必然不会同意。

    至于其中缘由,陈新甲知晓的很是明白。

    因此,陈新甲为了迎合崇祯皇帝的心思,才坚决反对周延儒的建议。

    听着暖阁内一众阁臣们的争论,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只是挥手道:“诸位爱卿,此事暂时商议到此,你们都退下吧!”

    “陈爱卿,你先留下来。”

    看着崇祯皇帝满脸疲倦的神色,一众内阁大臣们只好拱手作揖,应道:“是,皇上。微臣告退!”

    临出门时,周延儒还眼含深意的看了一眼陈新甲。

    ........

    待一众内阁大臣们都走后,崇祯皇帝并没有说话,陈新甲也恭敬的站在原地。

    场面很是安静,似乎连心跳都听得清楚。

    良久,崇祯皇帝突然道:“陈爱卿,东虏向我大明求和之事,你觉得有几分可靠?”

    东虏求和!

    陈新甲心中一惊,不明白皇上怎么突然谈论起这个话题。

    其实在二月初时,奴酋多尔衮向大明求和的文书,就已经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案桌上,满城文武都知晓此事。

    但当时的崇祯皇帝并没有理会,也根本没有在乎。

    可是现在,崇祯皇帝竟突然提起了这件事情。

    陈新甲心思百转间,很快就明白了崇祯皇帝的心思。

    他当即回答道:“回禀皇上,既然奴酋多尔衮主动提出议和,且还愿意主动称臣,那必然是很有诚意的。”

    “而且,东虏在经过了松锦惨败后,已是实力大损,根本无法再威胁我辽东边地。”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随即又陷入了沉默之中,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后,崇祯皇帝问道:“陈爱卿,若是朕接受东虏的求和,让多尔衮主动称臣,你可愿意出使东虏,促成此事?”

    “这......”

    陈新甲犹豫了片刻后,最终还是应承道:“既是皇上有命,微臣岂敢推脱!”

    “好!好!陈爱卿,若是促成此事,朕许你内阁次辅之位。”崇祯皇帝脸露微笑,轻轻的点了点头。

    次辅之位!

    也就是说,一旦周延儒下台,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是他陈新甲接任首辅之位了。

    内阁首辅啊!

    那是他陈新甲梦寐以求的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请皇上放心,微臣必不负使命!”陈新甲神色大喜,连忙跪地谢恩。

    崇祯皇帝收起脸上微笑,叮嘱道:“记住,此事切不可大张旗鼓,一切当以秘密行事。”

    “是,皇上!微臣明白!”陈新甲郑重的应道。

    “如此,那就尽快去办成此事吧!”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示意陈新甲离去。

    “微臣告退!”

    陈新甲躬身作揖,而后便退出了东暖阁。

    ........

    延绥镇,威武城。

    兵器坊。

    “回禀侯爷,目前兵器坊的炼钢产量,已经足够满足打造各种火器之用。现在兵器坊一个月能打造汉式步枪五千杆,六零火炮三百门......”

    吴铁匠恭敬的站在刘博源的面前,汇报着兵器坊的武器产量。

    待听完吴铁匠的汇报后,刘博源问道:“连发步枪与大口径火炮的研发,如今进程如何了?”

    “侯爷,老汉与诸位工匠已经研发出了八十一毫米大口径火炮,射程能达四里左右。”

    “至于连发步枪的话,暂时还没有什么思绪。”吴铁匠有些惭愧的道。

    连发步枪,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其实,刘博源也并不是非得研发出连发步枪,这也只是为了拓展吴铁匠等人的能力而已。

    既然研发不出,那也就暂时算了。

    有当前的汉式步枪,六零火炮,还有新研发的八十一毫米火炮,都足以横扫整个天下了。

    不过,刘博源还是决定对现有的火器,进行一番改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