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89章 东虏处境,提出议和
    崇祯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清宣统元年正月二十三日。

    盛京城,皇宫内。

    抚摸着身下的这张龙椅,清宣统皇帝多尔衮神色感慨,又满是志得意满之色。

    为了身下的皇帝宝座,他多尔衮忍受万般屈辱,每日每夜都在盼望着皇太极早日死去。

    终于,在等待了十数年之后,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松锦一战,皇太极被明军俘获,成为了明军的俘虏。

    连带着许多八旗将领与勇士们,也与皇太极一同成为了明军的战功。

    这对于满清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而多尔衮趁此时机夺得皇位,也根本没有多少满清王公大臣与将领们站出来反对。

    因为在他们看来,松锦之败就是皇太极的过错,当然需要皇太极承担。

    尽管皇太极已经被明军俘虏,但这个责任是推脱不了的。166小说

    至于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已经战死,福临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更是无法与多尔衮争夺皇位。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皇太极的兄弟们与子侄辈中,能力较为突出的也就剩下多尔衮与代善了。

    可代善如今成为了一个断臂之人,自然不是当皇帝的合适人选。

    所以,最终这个皇位自然落到了多尔衮的身上。

    “哈哈哈!皇太极,朕的好八哥,你没有想到吧!这个皇位,最终还是落到了朕的手中。”

    “你放心,朕会好好的帮你照顾你的后宫,还有你心爱的大玉儿布木布泰。”

    “至于你的儿子福临,朕就勉为其难,做这个便宜父亲罢了!”

    多尔衮神色满足的放声大笑,脑海中还在回味着刚刚与布木布泰的激烈交战。

    不过,尽管多尔衮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位,但皇太极却是留给了他一个焦头烂额的破败摊子。

    松锦之败,光是满洲八旗兵马就伤亡过半。

    偌大的盛京城内,几乎满城白幡,家家披麻戴孝。

    蒙古八旗也是伤亡颇多,汉军八旗更是被覆灭了几个旗。

    外藩蒙古各部落与漠北蒙古各部落,更是剩下不到五千人。

    当中,外藩蒙古各部落的老巢,还被杨勃率领明蒙联军来了一次大洗劫,许多实力弱小的部落直接被覆灭,实力大一点的部落也是损失惨重。

    若是没有满清的支援,恐怕都很难熬过冬天。

    这些蒙古部落之所以投靠满清,还不是想得到一些便宜,希望能从明国的手中抢得一些钱粮物资。

    可是如今,便宜没有得到,反而还损失惨重。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很是不值得。

    这也就使得一些蒙古部落的首领们觉得,满清这棵大树靠不住了,该为自己想出路了。

    一旦蒙古各部落与满清离心离德,那将极大的削弱满清的实力。

    除此之外,原本臣服于满清的朝鲜国,也是不再忠心耿耿的对待自己的主子。

    松锦一战,朝鲜国为了讨好主子的欢心,也出动兵马数千人。

    可这一战下来,数千兵马不仅全军覆没,统帅金自点也被明国处以活剐之刑。

    这极大的震慑了朝鲜国上下。

    整个朝鲜君臣无不恐慌万分,唯恐遭到明国的征伐。

    虽然明国事后没有出兵讨伐,但仍旧使得朝鲜国上下一片担忧。

    朝鲜国内的亲明派蠢蠢欲动,劝说国王李倧派遣使臣前往大明,向大明表示臣服。

    然国王李倧担心遭到满清的报复,一直悬而未定,没有做出对策。

    这使得朝鲜国内暗流涌动,甚至有民间传言,国王李倧失德失民,不配为国主,必将有人取而代之。

    一时间,朝鲜国也变得动荡不安。

    “都说皇位好坐,可这皇帝却是难当,果真如此啊!如今这破烂局面,该如何应对啊?”

    在一番志得意满过后,随之便是无尽的压力涌上心头,使得多尔衮再无刚刚的心思。

    “传召范文程、宁完我二人入宫议事!”

    没有多少政务处理经验的多尔衮,还是觉得离不开汉人的辅佐。

    就八旗各旗主与将领们,虽然打仗倒是骁勇善战,但处理政务却真是不如汉人。

    看来还是自己的八哥很有眼光,确实该重用汉人官员。

    ......

    很快,弘文院总裁宁完我、大学士范文程在多尔衮的传召之下,匆匆的赶了过来。

    宁完我与范文程皆是满人服饰的打扮,光溜溜的脑袋后,垂着一根细小的金钱鼠尾辫,显得很是滑稽。

    “臣宁完我(范文程)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多尔衮后,宁完我与范文程恭恭敬敬的磕头行礼。

    “宁爱卿,范爱卿,快快起来吧!”

    多尔衮挥了挥手,随即又赐下小凳子,以表示对二人的器重。

    宁完我与范文程连忙谢恩,半边屁股小心翼翼的挨着小凳子坐下。

    在清军大败、皇太极被俘之后,二人的心中好一阵惶恐,唯恐担心遭到多尔衮的清洗。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太极如此重用他们,难免会让多尔衮认为,这都是忠于皇太极的奴才,轻易不能留下。

    幸运的是,多尔衮没有痛下杀手,反而还安抚表示,当继续重用他们这些汉臣。

    有了多尔衮的表示后,宁完我等汉臣们皆是感激涕零,大表忠心,一定为满清尽忠尽职。

    “两位爱卿,今日传召二位前来,是想向二位请教一下,该如何解决我清国的困境?”

    “经过松锦一战,我清国损失惨重,钱粮物资都是极为紧张,蒙古各部落与朝鲜国也是离心离德,还有明国,又该如何应对?”多尔衮直奔议事主题。

    听完多尔衮的话后,宁完我与范文程对视了一眼。

    随即,宁完我起身回道:“回禀皇上,当前唯有与明国议和一途,以缓解与明国的矛盾。”

    “只有这样,我清国才能休养生息,而后再慢慢积蓄实力。”

    “议和?”

    多尔衮皱了皱眉。

    不过,对于与明国议和一途,多尔衮的心里也并不是很反感。

    在努尔哈赤还没有起兵造反之时,女真部落就曾是明国的附庸。

    虽然现在清国的实力比以前强大了许多,但对于实力更为强大的明国,与之议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明国会答应议和吗?

    明国对于外族,可从来都是强硬的很。

    听闻明国的皇帝有祖训传下: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里是借鉴后人总结出来的,没有祖训之说。)

    明朝皇帝会答应这个议和吗?

    ps:真正的原文是明成祖朱棣二次北征回来后,说了一段话:“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千古,其驭北虏西藩,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呜呼,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