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1章 召集众臣,决断对战
    崇祯十四年八月八日。

    京师,紫禁城内。

    东暖阁内。

    “高大伴,可有辽东的奏折传来?”

    批阅了良久的奏折之后,崇祯皇帝没有看到一份有关于辽东的奏折。

    侍候在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高起潜急忙恭敬的回道:“回禀皇上,半个时辰前,奴婢已经到兵部问过了,并没有辽东的奏折送来!”

    “还没有吗?也不知辽东的战事如何了?”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眼神中满是忧虑之色。

    “皇上不必过于担心,洪大人老成谋国,且各镇总兵麾下又是精兵强将如云,解围锦州,大败清军不过易事尔!”高起潜低声劝慰道。

    “哎!希望如此吧!”崇祯皇帝长叹了一口气。

    看着崇祯皇帝憔悴的脸庞,高起潜也是心中难受。

    “皇上,要不您还是先休息一下吧!正巧马上就到午膳时间了。”

    崇祯皇帝轻轻的摇了摇头,手中又拿起一份奏折,一边批阅一边道:“朝中政务众多,朕怎敢懈怠一刻,若是不及时处理政务,怕是又要拖延更久时间!”

    高起潜神色无奈的退至一旁,没有再继续劝说。

    正当这时,阁门外突然响起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

    高起潜眉头微皱,刚想出去查看一下,却见阁门外已经走进了一名小太监。

    “皇上,辽东传来急报!”

    小太监的声音并没有多大,但却是让人听到一清二楚。

    “什么?辽东急报!”

    正在批阅奏折的崇祯皇帝闻言,当即惊得起身站起,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一旁的高起潜快步走下御阶,将小太监手中的奏折拿了过来,随即递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崇祯皇帝急忙接过奏折,双手略微颤抖的打了开来。

    片刻后,刚刚还一脸紧张之色的崇祯皇帝,此时却是露出了一脸的笑容之色。

    “哈哈哈!好!太好了!不仅锦州之围已解,而且还炮毙了孔有德这个大汉奸,实在是好啊!”

    “此次松锦之战,我大明终于胜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啊!”高起潜急忙凑上来道喜。

    然而,当崇祯皇帝看到奏折上的后面内容时,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并且换成了一副紧锁眉头的思考之色。

    “皇上,您这是?”

    看着崇祯皇帝变换的脸色,高起潜的脸上满是疑惑。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而是来回的在御案前踱步。

    过了好一会后,崇祯皇帝突然吩咐道:“高大伴,速去传召众内阁大臣前来东暖阁议事!”

    高起潜心中一惊,没敢细问其中缘由,急忙躬身应道:“奴婢遵旨!”

    而后,高起潜匆忙的退出了东暖阁,前去传召众内阁大臣。

    ......

    三刻钟后。

    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吏部尚书李日宣、户部尚书侯恂、礼部尚书张四知等一众阁臣,受召来到了东暖阁内。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一众阁臣急忙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众爱卿起身吧!”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众阁臣起身。

    随后,崇祯皇帝又命伺候的小太监搬来几个小锦墩,放在了众阁臣的身后,示意众阁臣坐下说话。

    众阁臣再次激动的跪礼谢恩。

    “诸位爱卿,朕匆忙召集你们前来,实在是有一大事相议,你们先看一看这份奏折吧!”

    崇祯皇帝没有啰嗦什么,直接将洪承畴送来的奏折拿给了周延儒等阁臣观看。

    周延儒率先看完了奏折,随即便递给了陈新甲等人观看。

    待到所有人都看完了奏折,崇祯皇帝这才开口道:“诸位爱卿,奏折前面的内容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但后面的内容却是让朕难以决断啊!”

    “周爱卿,你且说说,此事该如何决断?”崇祯皇帝略带期盼的看向周延儒。

    看着崇祯皇帝投来的目光,周延儒不由的心中激荡,暗叹自己的命运转变之大。

    早在崇祯六年二月之时,周延儒便已是内阁首辅,执掌着朝中大权。

    可仅仅四个月之后,周延儒便被迫引疾辞职,离开了中枢,那时的周延儒才四十出头。

    这对正处壮年的周延儒来说,是非常的不甘心。

    于是,周延儒便联络着东林党及复社之人,为他的再次复出做着精心的运作。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数次精心的运作之后,周延儒终于再次回到了朝廷中枢,并担任首辅之位。

    说实在话,周延儒原本的目标是进入内阁即可,并没有想着担任首辅。

    但正巧当时的内阁首辅范复粹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无法料理政务,不得不引病辞官,回家养老去了。

    就这样,首辅之位空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的一众阁臣,皆是资历名望不够,难以担任首辅之位。

    周延儒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内阁,顺理成章的就担任了首辅。

    可以说,首辅之位落在周延儒的手中,也是意料之中。

    当然了,对于周延儒出任首辅,一众阁臣的心里还是非常不满的。

    特别是兵部尚书陈新甲,更是心中暗恨不已,原本这首辅之位本是他陈新甲的。

    但周延儒的到来,却夺走了他陈新甲的首辅之位,这怎能不让陈新甲暗恨呢。

    至于李日宣等人也同样如此,望向周延儒的目光中满是阴沉之色。

    对于这些充满着敌意的目光,周延儒并没有理会,依旧是一副神色镇定的模样。

    “回禀皇上,依微臣之见,若是仅仅解围锦州城的话,那确实可以撤兵了。但是,如今东虏却并没有撤兵休战,依旧虎视眈眈的窥视着锦州城,时刻威胁锦州城的安全。”

    “所以,若想要彻底的解决东虏的窥视,那必须要打一场决战!”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又将目光看向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问道:“陈爱卿,你觉得如何?”

    虽然陈新甲很是不满周延儒夺走了他的首辅之位,但对于此等关乎国运的大事,陈新甲也还是抛开了心中的暗恨,当即表示道:“回禀皇上,依微臣之见,当应与东虏大战一场!”

    “也只有再次大败东虏,那东虏绝对不敢再窥视锦州城。除此之外,辽东也将会再次迎来一段安定的时间,我朝可趁着这段时间,修葺城墙,整顿兵马,为他日收复故土做准备。”

    “好!好!陈爱卿说的极是!”

    崇祯皇帝满意的笑了笑,而后又询问了其他几位阁臣。

    几位阁臣的意见都是非常的统一,并没有出言反对。

    特别是户部尚书侯恂,更是巴不得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这场持续快一年的松锦之战,早就把户部的仓库掏的干干净净,一滴米粟也没有了,属于那种老鼠进来都要流泪走的。

    若是能早日结束这场松锦之战,那自然是大大的减轻了户部的压力。

    “既然诸位爱卿所言之意,皆是要与东虏一战,那朕就与东虏决战一场。”

    “此战,我大明必定大败东虏!”崇祯皇帝拍案而定,神情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