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乱世孤鬼
    邺城外,漳河坊市

    平静了许久的坊市,如今又有陷入动荡的趋势。

    同福客栈的后院

    有个满头雪发、老态龙钟的妇人手持拐杖,坐在一条木椅上,她面前正跪着一个灰袍青年。

    青年看起来莫约十六七的年纪,长得很高,足有八尺。

    妇人抬手示意青年上前,神色郑重的替他打理衣裳,苍老的脸上挤出笑容。

    “娘的平安,一晃眼这么大了……”

    “娘——”

    “快走,再不走凉军就要来了。”妇人一面催促着,一面推着青年往外去,口中不忘叮嘱:“你是爹娘的唯一骨血,要好好的活下去。”

    “可是孩儿想带上娘——”

    青年还想再说什么。

    “住口!”妇人忽而勃然大怒,呵斥道:“这兵燹岂是易与的?能走脱一人已属万幸,再要纠缠,信不信老身自裁你面前?”

    说着妇人提转拐杖,将尖锐的底部倒过来,对准自己脖颈的方向。

    这架势,仿佛只要青年再说一个“不”字,她就会毫不犹豫用拐杖结束自己的性命。

    白平安见之大骇,嘴角张合想要再说什么,却怕彻底激怒性情刚烈的娘亲。

    他沉默一瞬,于是跪地行了三礼,转而提起事先装好的物什,背影落寞的走出同福客栈。

    ……

    老妇人跟在他后头出门,直到亲眼看见青年消失在街角深处,这才折返回客栈里。

    客栈空无一人,原来的小厮早就跑光了。

    说到底,今时不同往日。

    老妇人锁上门户,颤颤巍巍地走到最近的一张酒桌前坐下。

    她两手抵着拐杖,手心不时渗出汗珠,身形也摇摆不定,仿佛下一秒就会摔倒。

    老妇撑着拐杖,好不容易从手里摸出一枚玉珏摆在桌上。

    她如释重负地笑了下,喃喃自语:“白哥,平安他走了。是我这当娘的亲自赶走的,但愿他日后莫要恨我。”

    “不过,只要他好好的,恨我一辈子也无妨……”

    老妇自言自语,说着说着眼角竟然湿润了。

    她牢牢攥紧玉珏,仿佛是握住了什么生命中最重要的珍宝。

    ……

    百余息之后,一道人影凭空出现。

    正是李常笑。

    李常笑缓步走向酒桌,望着已无生息的人影,轻轻叹了口气。

    这时,客栈外面传来骚乱的动静,伴随着打砸、抢劫、厮杀……隐约有火光闪动。

    同样的场景在二十四年前上演过。

    只从架势来看,这乱子比当时还要严重。

    邺城门下。

    一位王袍华冠的青年躬身而立,左右还有不少宫廷卫士,城门正是由他们从内打开的。

    吕温本以为破城还要耗费不小的麻烦,见到这番情景有些意外。

    他策马上前,居高临下凝视这王袍青年。

    “你是何人?”

    王袍青年先是行了一礼,才缓缓答应:“罪臣曹冼参见武王。”

    “曹冼?”吕温反复念叨两遍这名字。

    一旁的亲信凑上前:“王爷,这是魏帝五个成年皇子中,最小的一位。”

    闻言,吕温像是一瞬间明白什么,看向曹冼的眼神中多了几许玩味。

    这老曹家的血脉也真有意思,在教子无方这点上是赤裸裸的一脉相承。

    前有曹桓投敌气死其父,现在又有个主动开城投降的曹冼。

    当然,吕温也只是在心里嘲笑一下。

    这话倘若说出来可就是折辱了。

    折辱一位刚刚给凉国立功的魏国判臣,即便吕温如今在凉国一手遮天,也不会冒然做这等蠢事。166小说

    ……

    一个时辰之后。

    偌大的魏国宫廷彻底被凉军接管,曹魏的一众王侯、郡主等全数被收押。

    其中有几家因为与曹冼一同打开城门,不仅家眷无忧,甚至府邸也没收到凉军侵扰。

    至于旁的勋贵可就遭罪了。

    凉国这群虎狼大军,向来是以残暴贪婪著称的,也只有吕温可以在战时约束军纪。

    至于破城之后,一个个可就没有什么节操了。

    富家大户的银子被搜刮一空,余下的平头百姓也没有放过。

    吕温对这些是默许的,前提是不闹出什么大事,譬如激起民变。

    凉国士卒早有经验,在长官的带领下基本落实“要钱不要命”,甚至还知道留足让人饿不死的粮食。

    按照青牛道宗的说法,他们这是“道匪”!

    谋财不害命,简直太讲道理了。

    ……

    魏帝宫中

    吕温的脸色阴沉,只因魏帝曹脩下落不明。

    虽说如今曹魏大势已去,但一国之君不见踪影,这无疑会让他们陷入一个相当被动的境地。

    吕温急命曹冼来见他。

    从对方口中得知,魏帝曹脩是领着残部逃到北面去。

    看这架势显然不打算束手就擒。

    吕温冷笑一声,他既然能打残全盛时的魏国,何惧区区一支残部。

    于是立即整顿兵马,明日再度征伐。

    这样一来,邺城的曹魏宗室日子明显要好过许多。

    凉国上下也犯不着为难他们,毕竟曹冼开城有功,让他们少折损了许多兄弟。

    至于仇恨,当然是被魏帝曹脩给拉走了。

    ……

    广平郡,南和

    曹脩和麾下一万余精锐留守于此,这一万余兵马基本都是曹氏老人。

    要么本身就随曹瞒打过天下,要么是老一辈士卒的子辈甚至孙辈。

    可以说,只要这批精锐尚在,曹氏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倘若这一万余兵马留在邺城,或者藏到曹氏宗室手中,定会引起凉国上层的反弹,对宗族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既然如此,倒不如与他曹脩一起,最后替曹魏再战一场。

    这世道终有再归太平的一日。

    他们曹魏或许是这太平途中的一块磨刀石,平白成全了旁人的青史美名。

    这是大势所趋,无法抗拒。

    可曹脩是人,底下这一万老卒也是人。

    魏国基业是他们一刀一剑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岂有拱手让人的道理。

    当不了太平良民,那就做乱世孤鬼吧。

    熊熊烈火中,正好也可在余烬里翻找,看这世间何谓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