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9章 开设纺织工厂!
    第549章开设纺织工厂!

    洛水河畔,战事焦灼。

    京城之中,同样也是异常繁忙。

    这几日,不论是徐乐,还是宰相云飞章,皆是忙的焦头烂额。

    他们不仅仅要请圣旨,下令调动南方的兵卒,前往洛水河畔,同时还要规划好一切,比如兵卒们的行进路线,路上所需要的军粮等,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徐乐这几日,连家都没有回,就住在了内阁衙门。

    每日,他们都是从早忙到晚,直至深夜,才能躺下睡觉。

    至于吃饭,每一顿饭都是潦草对付,勉强吃饱而已。

    所以徐乐几人的脸色,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

    公房之中。

    炉火旺盛,倒是颇为温暖。

    徐乐几人正在激烈的讨论着。

    参与讨论的人,有徐乐,云飞章,还有参知政事苏文德,以及薛二郎。

    云飞章率先忧虑的说道:“时值变革之际,相当于是百废待兴,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钱,国库里的银两,消耗了太多了,恐怕已经承担不起军费了。”

    徐乐蹙眉道:“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若是没有钱,如何能让兵卒们打仗?”

    苏文德建议道:“不如募捐?向京城的大富商,还有那些权贵们募捐,那些家伙手里可是有不少钱。”

    云飞章摇头道:“这不妥,若是这么做了,恐怕会彻底激怒那些富商和权贵们,引起不必要的动乱,眼下正是关键时期,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

    变革,无疑是需要难以想象的银两。

    所以国库空虚,也是在情理之中。

    现在让徐乐几人头疼的,是如何解决军费问题。

    苏文德的提议,显然是不可行的,大康已经不能再出现叛乱了,所以还是不要激起那些富商和权贵们的反心最好。

    这么一来,钱从哪里来呢?

    徐乐想了想,说道:“南方富庶,可不缺钱,不如咱们请个圣旨,让南方各地的官府,承担军费?”

    云飞章抚须颔首道:“这倒是一个解决之策,南方那些地方官府可是存了不少银两,充作官府用度,从其中抽出来一些银两,想必也不会引起什么麻烦,再者说了,军费由地方官府分担了,平摊下来,也不是太多。”

    徐乐这个主意,确实是可行的。

    南方富庶,南方的官府,当然也是财大气粗了。

    分担一点军费,无疑还是在那些官府的承受范围内。

    如此一来,军费的问题就解决了。

    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徐乐几人的心里,都是稍稍松口气。

    这时候。

    薛二郎突然间说道:“少主,相爷,还有一个问题,急需要解决。”

    “南方气候温暖,那些抽调过来的兵卒,都没有过冬的棉衣,这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让他们穿着盔甲去打仗吧,那是要冻死人的。”

    此言一出。

    徐乐几人的脸上,都是露出了思索之色。

    不得不说,薛二郎这个问题,提的真是太及时了。www..cc

    徐乐他们确实是险些忘记了这一点,这是十分致命的。

    要知道,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南方气候相对暖和些,冬天压根不需要棉衣,但是北方就不行了,若是没有棉衣,压根就撑不过去,所以那些南方兵卒们,并没有准备棉衣,只是穿着盔甲过来,这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那些兵卒们,一旦到了洛水河畔,就要面对着极其寒冷的天气了,倘若没有棉衣,估计会冻死大多数人,到时候别说打仗了,连走路都费劲。

    因此,解决棉衣的问题,是重中之重。

    “王爷,相爷,京城里有几家纺织作坊,但是如果让他们做棉衣,这不仅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且所需的银两,也不是小数目啊。”苏文德沉声说道。

    云飞章也说道:“从南方抽调过来的兵卒,足足有十万之众,这就需要十万件棉衣啊,这短时间内,如何能做出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方兵卒数量很多,所需要的棉衣也是极多。

    光凭京城里的几个作坊,自然是很难完成制作任务的。

    所以徐乐几人都是皱起了眉头,认真思考起来。

    忽然间。

    徐乐的脑海里,灵光一现。

    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徐乐正色的说道:“能不能,让那几家纺织作坊合并?开设出一家工厂,然后再招收京城的无业之人,以及妇人。”

    “工厂?”

    “王爷的意思是,几家作坊合并为一家?”

    云飞章几人都有些惊讶,显然被徐乐的天马行空给惊到了。

    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工厂这个词。

    苏文德思索道:“那几家纺织作坊,可都是祖传的基业,恐怕不会愿意合并。”

    徐乐说道:“给他们好处,允许他们的后代子弟为官,再加上还有皇帝亲自颁发的牌坊,我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苏文德轻笑道:“如此一来,那几家作坊绝对会乐意合并了。”

    徐乐所给出的好处,还是极大的。

    首先第一点,允许他们的子孙后代为官,因为他们是商贾,所以后人基本上无法做官,这也是他们最大的痛,现在徐乐帮他们解决了,他们绝对会高兴的跳起来。

    还有第二点,皇帝的牌坊,有了牌坊,可就是有了响亮的名声,以后面对任何人,都是可以直起腰来,再也不需要讨好官吏贵族了。

    所以有了这两个好处,那些作坊主人细细权衡之下,一定会同意合并的。

    “合并之后,便在京城郊外,开一家大工厂吧,就取名为京城纺织厂。”

    “纺织厂的厂房,不需要多么华丽,相信用不了几天,就能盖起来,至于那些纺织机,那几家作坊应该存有不少,足够用了。”

    “还有缺少的工人,除了原先的匠人外,还可以大量招收工人,教会这些工人织布,那么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做出无数的棉衣了。”

    徐乐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让云飞章几人的眼睛,也是变得明亮起来。

    如果徐乐的计划能实现,那么绝对是可以产出大量棉衣。

    以京城纺织厂的能力,在招收大批工人,相信不出十天半月,就能制作出十万件棉衣了。

    还有之前创立的京城技艺学堂,也是增设有一门课,叫做纺织。

    虽然时间还短,不过应该也有不少学子学会了纺织,正好是可以进入京城纺织厂,这不仅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可以打响京城技艺学堂的名号。

    只要进入京城技艺学堂,出来就有工作。

    这若是传出去,估计会有不少人,挤破头也要进入学堂。

    这么一来,就能让京城技艺学堂的规模,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