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3章 凯旋回京!
    第543章凯旋回京!

    一个月时光,匆匆而过。

    时令已是深秋,天气愈发寒冷了,快要到冬季了。

    这一个月时间,徐乐可谓是非常的忙碌,他一直是在着手于编撰大康律。

    重新编撰大康律,可不是一件易事,是极为耗费时间的,徐乐忙的焦头烂额,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直至夜深了,才能回到家,有时候太忙了,几乎是废寝忘食,就睡在衙门,连续好几天都不归家。

    在徐乐和云飞章,还有几位大学士和大儒的努力下,终于是完成了编撰大康律,他们太累了,累到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堪称是暴瘦。

    不过好在,他们以极短的时间完成了修撰,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新《大康律》诞生了!

    这是徐乐变革当中,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新大康律完成后,徐乐的变革之事,基本上也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查漏补缺,思索有没有遗漏的,然后再将变革补足完善。

    徐乐终于是可以放松下来,喘一口气了。

    他就像是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一般,整个人都舒坦了。

    不得不说。

    修撰大康律,是徐乐最为重视的变革。

    终于完成了新大康律的编撰工作,对于徐乐来说,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有了律法的支持,官吏们或是百姓们便可有法可依,有条不紊,不再会有钻律法空子的事情出现,这对于百姓来说,更是莫大的喜事。

    哪怕徐乐往后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可是这部律法,却是会流传下去,成为大康往后百年的准则,可想而知,其中意义是何其的源远流长。

    当然了,编撰工作虽然完成了,不过还有一点,那就是要将这新大康律推广开来,深入人心,改变以前旧的大康律所带来的影响。

    原本朝堂上有很多反对之声,不过在徐乐的谋划下,阻力也是大大的减少了,接下来,他只要以皇帝的名义,将新大康律扩散到大康的每一个角落,如此一来,半年时间,大概就能大功告成。

    新大康律一旦取代了旧的,那么势必会彻底的改变大康。

    ————

    完成了修撰事宜。

    徐乐终于是可以好好的歇息一番了。

    他躺在家里,足足睡了两天两夜,这才是缓过来。

    长达一个月的没日没夜的劳累,实在是让他感觉疲乏至极,身体都要达到极限了。

    还好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徐乐才能恢复到以往精力充沛的状态。

    “少主,小虎,还有三弟四弟他们,凯旋回京了。”

    这天上午,薛二郎给徐乐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依照着徐乐的命令,去征讨地方豪强的李虎,薛三郎和薛四郎,俨然是已经完成了讨伐,顺利的班师回朝了。

    徐乐忙了一个月,他们显然也是如此。

    李虎这边,倒是非常的轻松,他早就已经击败了北方豪强的主力,之后的事情,就是扫平余孽,追杀那些四处逃窜的地方豪强。

    薛三郎和薛四郎,却是十分的繁忙,他们不仅仅要打败一个个南方豪强,同时还要派人安抚好地方百姓,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隐患,这对于他们两人来说,属实是困难重重,不过好在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他们总算是击垮了所有反叛的南方豪强,还促使一些豪强投降,算是成功的平定了叛乱。

    “太好了,立即安排人手,我要在城门口迎接功臣。”

    徐乐高兴的说道。

    他倒是没有想到,平定地方豪强,居然这么顺利,他本来还以为至少还需要一个月呢,现在却是这么快就完成了,这着实是意外之喜。

    平定地方豪强的反叛,意味着终结了内忧,这么一来,徐乐肩膀上的压力极大的降低了,他终于可以不用操心大康内部的叛乱了,接下来只要等休养生息过后,徐乐就能全心全意的全力对付外患,即是草原人。

    对待有功之臣,徐乐向来是十分热情的,所以他也是决定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在薛二郎的安排下,西城门站满了黑虎军甲士,百姓们暂时不能从西城门进出。

    徐乐在一众人等的陪同下,伫立在了城门口,等待着大胜之师的凯旋。

    不一会儿。

    首先出现在徐乐视野内的,乃是李虎。

    只见李虎身穿将军铠甲,威风凛凛,英武不凡,他骑着一匹骏马,傲然抬头,颇有些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身后还跟着十几名骑士。

    李虎统率着的两万大军,自然是暂时停留在了城外,不会轻易靠近京城,只有等待通关文牒签署,在完成交接,然后那些士卒就能进京了。

    “属下,参见少主。”

    “幸不辱命,属下已经剿灭了北方的豪强,十五名贼首,尽皆授首。”

    李虎快马加鞭,来到了跟前。

    他迅速的翻身下马,先是恭敬的朝着徐乐行了一礼,然后这才是骄傲的说道。

    “小虎,你做的很好,立下了大功。”徐乐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李虎的肩膀,以示鼓励。

    没等两人继续说话,很快又传来了马蹄声。

    不出所料,正是薛三郎和薛四郎骑马赶来。

    和李虎一样,薛三郎薛四郎也是将大军留在了城外,然后带着十几名心腹,赶到了城门口。

    “属下,拜见少主。”

    “启禀少主,南方的豪强,已经全部肃清,共计是处死了贼首二十人,另有十人投降王师,听候发落。”

    薛三郎和薛四郎郑重的行礼,旋即由薛三郎汇报。

    “哈哈,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们。”

    “你们此番,真是立下了大功劳啊,我一定会禀明陛下,给你们邀功行赏。”

    徐乐大笑了几声,开怀不已。

    薛三郎和薛四郎的功劳,无疑是要高一些,毕竟南方地区的豪强数量更多,而他们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平定叛乱,可见他们的本事不小。

    这兄弟俩知根知底,配合默契,一个专注于谋划,一个专注于杀敌,自然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并且,经过了这一番厮杀后。

    不论是李虎,还是薛三郎薛四郎,他们手底下的两万名禁军士卒,都是成长了,战斗力提升了不少,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禁军士卒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有能力保卫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