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1章 改变律法!
    第541章改变律法!

    陈大庆等人被押走了。

    周围的百姓们,也是陷入到了沉默震惊之中。

    他们虽然不知道徐乐的身份,但是听到了陈大庆的话语,称呼徐乐为王爷?

    在京城之中,唯一的王爷,显然就是摄政王了。【1】

    【6】

    【6】

    【小】

    【说】

    那么徐乐,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徐乐!

    这一刻。

    四周的百姓,皆是感到无比震撼。

    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竟然有一天可以见到摄政王这般的大人物,在百姓们的心中,摄政王权势显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跟皇帝没有多少区别了,所以能够亲眼看见徐乐,确实是梦幻般的事情。

    更加令人感觉难以置信的是,堂堂摄政王,居然也会来这下层百姓聚集的坊市?这太不可思议了,让百姓们的心里,更加的震惊了。

    要知道百姓们也都清楚,权贵们都瞧不起他们,压根不会来这坊市,认为来坊市就是自降身份,所以百姓们也有自知之明,从未想过会在坊市里见到权贵,而且还是摄政王这般的滔天大人物,这无疑是让他们对于权贵的看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那位老者,真的是当朝宰相?”

    “那位青年,真的是摄政王?万万没有想到,摄政王竟然如此年轻。”

    “看来这两位,是真正为咱们老百姓做事的好官,居然出现在了坊市,可见他们并不嫌弃咱们。”

    “宣课司的小吏,在坊市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这下终于遭到报应了。”

    “摄政王,给咱们百姓除了一害啊。”

    “这位王爷,真是大好人,不仅仅减免了咱们小商贩的例钱,还亲自到了坊市,惩治了那些小吏,这才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

    “从今往后,我就不拜那些佛像神像了,我要将王爷的长生牌位立在家中,日夜上香祈祷,保佑王爷长命百岁。”

    “这样的好官,活得越久,对咱们百姓的好处就越大。”

    等到徐乐等人走了后,百姓们这才是开始议论纷纷。

    人们一边兴奋于见到徐乐,一边又感激徐乐的所作所为。

    许多人都是激动万分的,能够亲眼见到徐乐,这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尤其是可以和徐乐同处于一个坊市,更是让他们感到与有荣焉。

    徐乐替他们除掉了祸害,也是让百姓们十分感激,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官孬官,他们只要看了所作所为,就能够分辨出来,现在百姓们的心里,显然都是十分崇敬徐乐,徐乐是难得的好官。

    “唉,老汉我马失前蹄啊,在王爷面前,竟然失礼了,真是有眼无珠。”人群里的卖菜老翁,心里暗叹一声,颇有些后悔方才的举动。

    他压根没有料到,他所说的摄政王就站在他面前,以至于他出言不逊,这是让老翁极为懊悔之事。

    不过徐乐的谦逊有礼,还是给老翁留下了深刻印象。

    ————

    离开坊市后。

    徐乐和云飞章同乘一辆马车,打算先回内阁衙门。

    马车上,徐乐率先说道:“看来官吏变革,还没有落到实处啊,坊市里的小吏,只不过是一个缩影,想必很多官吏,依然是横行无忌,鱼肉百姓。”

    云飞章也附和道:“王爷所言不错,由小见大,那些小吏如此霸道,这是上官的失职,也是监督不力,那些小吏毫不忌惮,显然是对监督的不在乎,看来咱们要多增加一些监督官职了,这才能够震慑到那些小吏。”

    这次坊市之行,有喜,当然也有忧。

    让人喜悦的是,变革初显成效,小商贩多了不少,而且每日例钱也是大大缩减了。

    让人忧虑的则是,小吏的横行霸道,野蛮凶残,实在是令人感到不爽。

    小吏的蛮横,显然不是个例,估计许多地方,都是会有这么一群祸害百姓的官吏,这无疑也是说明了,徐乐的官吏变革,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或者说失败了一半。

    徐乐虽然设立了一些巡察使,但是巡察使最主要的,还是负责盯着官阶高一点的官员,至于那些低级官吏,则就是变成脱缰野马了,无力监管。

    有时候,低级官吏的危害,显然是对百姓伤害最大的,而且也是最直接的,所以徐乐的心里,不由得有些自责,这是他的失误与疏忽啊。

    不过,对于云飞章的观点,徐乐却是有不同的看法。

    他说道:“相爷,增设监督官职,是治标不治本,倘若设立太多官职,反而是会使得衙门变得臃肿,从而是增加衙门支出,掏空国库。”

    “以我来看,只需要给巡察使增加一条监督公务即可,以巡察使,来限制那些高阶官员的胡作非为,并且在百姓告状之时,由巡察使在一旁监察。”

    云飞章思考了一下,点头道:“王爷此举,倒是不错,既减少了官员的支出,又能增强监督力度,一举两得。”

    徐乐还说道:“应当鼓励百姓们积极告状,但凡是受到了不公的对待,都应该告状,尤其是面对小吏的欺压,更是要挺身而出,可以将这条,写入到大康律法中。”

    云飞章沉声道:“大康律法已经多年未变,若是增加,这可不是小事啊,需要召集群臣,仔细商议。”

    徐乐淡然道:“商议便商议,只要你我首肯,那么群臣就不会反对。”

    鼓励百姓告状,这条必须要写入律法中。

    因为徐乐很清楚的明白,要想让百姓们敢于站出来,那么就必然需要律法的支持。

    先前在坊市,围观的百姓们之所以都不敢出声,就是因为没有律法的支持,百姓们心里都没底,他们生怕官官相护,到最后受伤的是他们,所以要想改变百姓们的沉默,那么就必须要改变律法。

    大康律法当中,很多都是有漏洞的,尤其是偏袒于官吏,这是最需要改变的。

    徐乐早就想改变律法了,现在正好是一个契机。

    虽然改变律法,势必会遭到百官的反对。

    但是徐乐大权在握,他的决定,不容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