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三章 皇后有点“村”
    各位,也不必烦恼。若是此事不能收场,就怪绛雪一人好了。吴绛雪见众人为难,便朗声说道,是绛雪教导无方,难辞其咎,辜负圣恩,开罪王爷。

    吴先生,你大可不必如此自责。鲍婧心里很快有了主意,赶紧出声劝吴绛雪不要冲动,我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

    是这样这样。鲍婧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人说了一遍,又说道,最要紧的,是此事决不能传扬出去。只要所有人三缄其口,那就没问题了。

    行,这里的太监都是王孝义的手下,都好管束。毛渊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几位先生自然也不会往外传的。

    林樱也点头表示同意:那就看黄和娘自己会不会乱说了。

    那就由我和鲍婧去跟黄和娘说。几位先生辛苦了,这是还没吃饭吧,不如先去用餐。毛渊明说着,与鲍婧一起往办公室里来找黄和娘。

    黄和娘在屋里的椅子上坐着,见二人进来,又开始抽泣。王孝义在一边不停地解劝。

    毛渊明先是在王孝义耳边耳语了几句,要他赶紧照做,等王孝义出去之后,便和鲍婧各自拉了椅子,在黄和娘的对面坐下。

    毛先生,你们商量好了吗?总得给我一个交代吧。不然的话,我可真的要去见皇后娘娘当面理论理论了。黄和娘总算停止了抽泣,瓮声瓮气地问道。

    王妃,克塽的事情,我们差不多都清楚了。鲍婧先答道,您别怪我说得直接。今天的事,是克塽无理在先,吴先生教训他,也是为了他好。

    你黄和娘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的结果,显得非常恼怒,作势要站起来,那我这就去和皇后娘娘说。

    王妃且慢去。您要是现在去了,那我可替您不值。鲍婧虽然打心里看不上黄和娘母子的骄纵作风,但说话时脸上还是带着职业性的微笑,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黄和娘对毛利国人的各种神奇之处多少也是有些敬畏,因此听到鲍婧如此说,便又坐了下来。

    您不如听毛渊明说说吧。

    毛渊明点了点头,也努力微笑着说道:王妃,本来今天这事,我们也不该插手。只是如今又更要紧的事情,我若是不跟您说,怕将来委屈了克塽少爷。

    委屈了克塽?黄和娘不禁皱起了眉头,毛先生,你有话就请直说吧。

    好。王妃怕是不知道,朝廷正在商讨,如何追封和祭祀国姓爷。已经有人上奏,说要再追封一个王爵给国姓爷。

    再追封一个王爵给国姓爷那克塽他黄和娘一下子就明白了毛渊明指的是什么。

    没错。如今克臧是延平郡王世子,克塽少爷最多恩封一个一等护军都尉的世职。国姓爷若是得到不止一个王爵,那么将来王爷身后,就有两个王位可以承袭了。克臧拿了一个,还有一个给谁?

    毛渊明的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黄和娘心里去了。郑经有三个儿子,除了克臧和克塽,还有一个小儿子郑克壆(读作伯),才刚刚四岁,是妾室赖氏的儿子。若是在郑克臧之外再选一个儿子继承王位,那就是郑克塽和郑克壆之间的争夺了。但黄和娘一时之间还没有理解两件事的关系,瞪着眼问到:那和今天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毛渊明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道:王妃,刚才鲍婧也说了,今天的事情,是克塽少爷无理在先,还掌掴皇长子。王妃要是找皇后娘娘理论,或者请出来王爷,那到时候吴先生说出实情,克塽少爷就是无礼犯上。就算皇后谦让王爷回护,百官也不会答应,到时候廷议推举世子,怕是都会推选克壆吧。

    这黄和娘这下感受到事情的轻重了,只是嘴上还不愿意轻易放软,那这事就这么算了?

    鲍婧见黄和娘不甚开窍,便继续那话提点她:王妃,吴先生德才兼备,除了克塽,还教皇长子和克坦读书,一向口碑甚好。今天孩子们之间玩闹有些过了,吴先生也只是对克塽小惩大诫,希望归正克塽的行为。其实,克塽是个好孩子,也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王妃回去会好好教训他的,是不是?总不能对外人说,克塽犯了大不敬的罪吧?

    黄和娘总算明白了,闹下去对自己和郑克塽都十分不利,这才怏怏地站起来,说道:好吧,还是两位想得周全。那就让克塽先跟我回去吧。

    说完,又对着身边的侍女们说道:你们都听好了,今天的事情不准和任何人说起,否则当心我扒了你们的皮。

    是,娘娘。两个侍女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答应。

    黄和娘说着,讪讪地带着人走了。

    黄和娘前脚走,王孝义后脚急匆匆地冲进了办公室,对着鲍婧说道:鲍姑娘,您快去后面看看吧,皇后娘娘她

    她怎么了?

    她王孝义一脸消化不良,吞吞吐吐地不肯说。

    鲍婧大约猜到是今天的事情惊动了皇后,便站了起来说道:行了,我跟你去。

    王孝义领着鲍婧穿过前院和后院之间的垂花门,到了后院的寝殿门口,只听见里面隐隐传出来皇后的哭泣声。

    鲍婧连忙问王孝义:皇上在哪里?

    皇上每天都在书房午休,这会儿正睡着呢。王孝义低声说道,鲍姑娘,今天这事情,奴才我还真怕皇上知道了生气。

    鲍婧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我先进去见皇后吧。

    皇后胡氏在卧房的床沿上坐着,正握着手绢不停地擦眼泪,两个侍女不知所措地站在旁边。等看到鲍婧进屋,胡氏立刻站了起来,走过来一把拉住鲍婧的手,说道:鲍姑娘,你可来了。

    皇后娘娘,您先别哭了,有话慢慢说。鲍婧搀扶着皇后,来到桌边坐下。

    鲍姑娘,这皇后我是不想当了,我就想带着和尭和?回乡下去。这里吃的住的再好,总是人家给的,要看人家的眼色。王士元要是喜欢当皇帝,那就让他一个人在这里当。我是不想再待了。胡氏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鲍婧一直觉得胡氏这个人实在是不错,就是有点村,都当上皇后了,说话还是这么个风格。低下头笑了笑,又抬起头说道:皇后娘娘,您别说气话。我知道和尭今天受了委屈,您心疼是应该的。可我刚才已经把事情抚平了,您千万别意气用事。

    那我还能怎么样?今天郑家的孩子敢打和尭,你让和尭以后怎么再去读书?胡氏越说越激动,我知道,这里的一切都是郑家给的,那我不要了还不行吗?我情愿回乡下去种地。

    别,别啊。胡氏越是生气,鲍婧越是笑得温柔,皇后娘娘,孩子之间打闹是常事,吴先生已经教训过郑克塽了。您别急,回头会有交代的。这事情,千万不要惊动皇上才好。

    那那我就什么都不做?

    您别想太多,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鲍婧说着,又吩咐侍女,还不快去打一盆水,伺候娘娘洗脸。

    两个侍女慌忙应声而去。

    鲍婧又继续劝胡氏:您别动不动就要回乡下啊。在这里多好,和尭和?能吃好睡好,还有书念。别的不说,吴先生这么好的师傅,别处哪里去请?

    唉胡氏叹了一口气,鲍姑娘,你说的我自然都明白,只是我还是少不了要提心吊胆。外面在打仗,住在这里还时不时要受人欺凌,这日子也不知道哪天是个头啊。

    鲍婧一把握住了胡氏的手,缓缓地说道:放心,只要前线打了胜仗,皇上和您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