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七章 小郡主的哀伤
    郑克坦的病早就好了,不过他倒是很想念马大夫草莓味的药丸,小郡主也担心唯一的儿子有没有完全康复,便请差人来请马大夫过去看看。鲍婧现在是执行委员了,觉得自己应该在具体事情上有所贡献,而且之前又与小郡主聊得挺投缘,于是和马心如一起来看小郡主和郑克坦。

    到了郑聪家,两个人看到郑克坦活蹦乱跳的,精神很好。马心如掏出听诊器听了听心肺,又检查了喉咙和眼睛,认为郑克坦已经完全康复不用担心了。郑克坦吵着闹着要吃巧克力,不巧今天马心如身上没有,便又掏出一颗草莓味的水果糖,送给了郑克坦。

    小郡主一边佯作斥责郑克坦没有礼貌,一边请两人坐下,命人上了花茶,边喝边聊。

    说了一会儿话,一个小太监从外面进来,带进来一个侍女。侍女给小郡主行了礼,便把手中的一篮子东西递给了小郡主,篮子上有麻布盖着,看不见里面是什么。小郡主接过篮子放下,也站起身来,亲自从柜上拿了一个盒子递给侍女,嘱咐一定要亲手交给姐姐。

    侍女的表情显得有些为难,嚅嗫着说道:郡主吩咐过,不能再拿小郡主的东西了,奴婢不敢

    什么不敢?!小郡主一瞪眼,我给我姐姐的东西,你只管收了拿回去,有什么事自有我与姐姐回话。

    侍女不敢再争辩,应了一声是,捧着盒子转身出去了。

    鲍婧看小郡主脸上颇有些哀伤的神色,刚才瞪大的双眼,现在似乎有些泪光闪动。等侍女出去了,便柔声细语地问道:郡主还有个姐姐,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小郡主黯然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家里本是姐妹三人,大姐是先王的正妃所生,嫁到了浙江,后来清军南下就断了音讯;二姐和我是一母同胞,只比我大一岁,嫁到了福建,姐夫出自书香门第,本来也算合美了,谁料后来姐夫去世了,她便独自带着婆婆与四个孩子渡海过来,本想唉,后来便在宁靖王府里居住。

    小郡主的话虽然说得含糊,但鲍婧何等通晓人情世故,一下子就猜到二郡主生活艰难,时常要靠小郡主接济,所以才有刚才那一幕。想到这里,便轻轻捉住小郡主的手,说道:那宁靖王又是什么样人?二郡主住在那里方便吗?

    方便倒也还算方便。那宁靖王是辽王藩的郡王,永历陛下还在的时候,命他在国姓爷军中监军。后来陛下和国姓爷都辞世了,宁靖王东渡来到台湾,王爷礼敬他,就为他建了王府,好几个来台的宗室,都在他府中暂住。宁靖王辈分又高,又有学问,对人和善,姐姐在他那里居住,自是受他的照顾。只是小郡主说着说着,竟有些抽泣起来。

    鲍婧见小郡主这般模样,知道必然是二郡主生活艰辛,令她心中难过,只是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劝慰。

    马心如听说二郡主有四个孩子,便问孩子多大。小郡主想了想说道:大的八岁了,小的不过是三岁。

    这个回答令马心如和鲍婧都暗暗吃惊:六年里生了四个孩子,这郡主倒也承受得住。

    说起孩子,鲍婧灵机一动,说道:听郡主你这么说,二郡主的孩子们也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不如哪天我们陪你过去看看二郡主,顺便让马医生看看孩子们的气色。

    鲍婧这么一说,小郡主越发感到悲戚,凝噎了一阵,才开口说道:家姐本来不喜欢与外人来往,只是孩子们过得确实有些辛苦既然你们这么说,那两日之后便是三十,我逢十日都会去看二姐,你们一早来这里,随我一起去。

    鲍婧和马心如又陪小郡主聊了一会儿,劝她不必太忧心,然后告辞出来。

    回到林家大宅,鲍婧便将与小郡主谈话的内容对毛渊明说了说。毛渊明听完,一面大赞鲍婧那个要求提的好,又开拓了一个可能的工作方向,一面拿出孙广越和朱丹赤所写东宁材料,翻看起来。

    看了几页,发现这两人并未写多少关于朱术桂的内容,于是干脆叫上许纬辰,直接来找孙广越和朱丹赤。

    按照之间开会的安排,众人专门布置了一间宽敞亮堂的房间,由姜承志负责,带领一众文史达人开始写关于康熙早年和三藩之乱的历史材料。毛渊明和许纬辰推门进来,发现屋里人还不少,除了孙广越和朱丹赤,吴千帆和温如嵩也在。

    宁靖王朱术桂是辽王府的郡王,甲申之后颠沛流离,最后到了郑成功那里,永历皇帝顺势任命他为郑军的监军,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朱术桂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不但如此,朱术桂辈分很高,在东宁的朱明宗室当中如同族长。听说毛渊明来是想问关于朱术桂的事,孙广越马上开始侃侃而谈。

    哦?朱术桂的桂字是木字边,按照大明宗室起名的五行轮转制度,他应该是和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同一辈的人。

    哈哈哈哈,你和很多人一样,都搞错了。孙广越爽朗地笑了起来。

    搞错了?毛渊明觉得有些奇怪,心想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都是木字边的辈分,难道会搞错?又或者朱术桂是上一个轮转的木字边,辈分比崇祯高出了整整五辈?那样的话未免有些离奇。

    朱术桂的桂字本身虽然是木字边,但并不当木字边的字用。当初朱元璋定下五行轮转的起名制度时,没想到大明宗室人口繁衍,到了一百多年后,常见的汉字已经不够宗室起名用了。所以,后来很多宗室起名的时候,要么生造一字,要么只要沾上这个字的就算。比如朱术桂的这个桂字,其实是作土字边的字用,他的哥哥就叫作朱术雅。

    这事倒是毛渊明没想到的,若是这样算起来,朱术桂应该和明穆宗朱载坖同一辈分,比崇祯或者永历也高了三辈之多。

    那除了朱术桂,东宁其他的明朝宗室还有多少?许纬辰顺手拿过来一张纸,一边在纸上记录一边问道。

    我记得上次冯锡范说过,鲁王朱以海和郑成功在同一年去世,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就是鲁王世子朱弘桓。毛渊明马上想起了之前的事,小郡主就是他的姐姐。

    对。除了这两位最重要的,在东宁的大明宗室还有宁王府周王府益王府淮王府和郑王府的郡王将军十余人。孙广越继续说道,对了,益王朱怡镐好像还是亲王。

    等等,根据史料记载,朱怡镐在施琅克台时才七岁,现在还没出生吧?朱丹赤忽然发现了问题。

    是哦,那现在的益王就是他爸爸朱和玺。这次算是你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孙广越说完还不忘了揶揄朱丹赤一句。

    既然朱术桂辈分这么高,其他宗室应该很听他的话吧?如果我们能结交他,应该会有成效。毛渊明捋着胡子说道。穿越之后一个半月,男性穿越者基本都留起了一撮小胡子。

    怎么说呢。孙广越停顿了一下,宗室基本上还确实很听他的话,但他说话对郑经没有影响,郑经只是把他当作吉祥物供着,所以综合来说也没什么影响力。

    那也行,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