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忘我之人
    乔欣情不自禁地咽了口唾沫。

    不是因为余子风在挣扎过程中不小心露出的腹肌。

    而是因为余子风的这两句话。

    心理医生的心理比一般人要强大得多,什么样的神经病都见过,无论患者说自己是什么样的大罗神仙,妖魔鬼怪,心理医生乔欣都没怕过。

    大不了就给医护人员说一句加大药量。

    可如今,患者余子风的新人格只说了两句话,就已经将乔欣的科学观击得粉碎。

    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畏惧感,让身体发生一些应激反应。

    要知道,乔欣在以第一视角的虚拟世界里看翻拍电影《闪灵》的时候心脏可都没快跳过一下。

    而如今,他只听患者新人格说了两句话,脑子里反应出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报警。

    或许如果自己没有将余子风提前绑起来,她就真的直接报警了。

    但万幸的是,所长孟启灵有先见之明,让自己将余子风用束缚衣绑得紧紧的。

    这家伙总不会在余子风身体里出来攻击自己吧?

    那可就是真是鬼魂了。

    一阵恐惧过后,强烈的好奇心又涌上心头。

    因为她现在正在给余子风做一次诊断,在脑机扣中填写诊断单还没有上传,所以,在诊所的公共信息之中还无法查到余子风的诊断书。

    这样,警方也就不知道有余子风这样一个是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双重人格患者存在,也就不会主动来接余子风去警署办公厅进行强制保护。

    也就是说,自己要想研究一下余子风的这个人格到底是什么情况,此时还有机会。

    如果自己报警或者上传诊断书,自己极大地可能失去这次研究的机会。

    文学家叶二玲说过——人之所以在众灵之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人类有比猫还喜欢好奇的好奇心。

    乔欣很认同这句话。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好奇,也就不会想要明白那些给自己写情书的男孩子到底是什么想的。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好奇,也就不会想要明白那个在自己眼前不到十米的中年人为什么跳下楼去。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好奇,也就不会想要明白人类的心理,意识和思想到底是源自于哪里。

    可以说,正是因为自己对人类的想法充满好奇,才会让自己走上了心理学。

    并成为了年仅28岁就在心理学术界里响当当的人物,成为这条科学赛道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乔欣在心理学方面不仅实践能力很强,理论能力也很强。

    早在24岁的时候,她就写过一篇《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河床或在星辰大海》的专业论文,震惊四座。

    在25岁的时候,她随笔写过一本叫《男人心思》的书籍,更是火遍全球。

    因为这本书,乔欣被女人称作我的人间嘴替,被男人称作扎透我心的女人。

    所以,即便是余子风第一次见到乔欣的时候,恭维她是全市最好心理医生,她内心毫无波然。

    因为这在她看来就是个无需争论的事实。

    乔欣和江重阳有点像,都是人生里迷恋上一个东西的幸运儿。

    有些东西之所以值得让人迷恋,一定是因为它足够深邃。

    无论是宇宙的真相还是人的心理奥秘都是足以深邃,足以让人顷尽一生去钻研了解的东西。

    就像一个人总希望能对自己的另一半知根知底,但却永远不会爱上一个一眼就能望穿的人。

    人是喜欢凝视深渊的动物,即便知道会被深渊凝视——叶二玲。

    面对此时此刻的诡异,恐惧像海啸中第一个扑向陆地的巨浪,随后连绵不绝的浪花全是好奇。

    乔欣的瞳孔从骤然的收缩中慢慢舒缓开来,眉毛上挑了一下,立刻放弃了要报警的冲动。

    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乔欣试探性的问道。

    余子风微微点头:是的,我也可以成为你,或许我也成为过你。

    乔欣扣着沙发边缘的手用得力道又大了一些:你的意思是,我的身体里也有你?

    余子风又摇摇头:孩子,我不是那么随便的人。

    乔欣露出了一个十分疑惑的表情。

    余子风继续说道:我是说,我不会漫无目的地进入你们的身体,男女性别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早已经过了对女人身体感兴趣的年纪。

    这次,余子风说了很长的话。

    更长的话就意味着可能包含着更多的信息。

    他说我可以进入任何一个人说明很有可能他真的有这种能力。

    他说我不会漫无目的地进入你们的身体说明他进入别人身体是有目的的。

    他说我早已经对女人身体感兴趣的年纪说明他是年龄很大的老男人。

    乔欣一瞬间就在脑海里整合了这些信息。

    但这些信息足以让她震惊不已。

    已知信息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谜团。

    就像一团乱糟糟的毛线团一样没有头绪。

    如何知道这个谜团的头绪最快速地将其解开是个学问。

    这要看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乔欣仔细思考一下问道:你是谁?

    她没有问你为什么能够进入任何人,也没有问你的目的是什么,更没有问你多大年纪,而是选择问了你是谁。

    你是谁?

    从哪来?

    到哪去?

    这三个哲学问题几乎可以涵盖一切事物。

    余子风抬头翻着自己的眼睛仿佛在回想着什么。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他嘴里自顾自地嘟囔着。

    最终他将头放下来,摇了摇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老了,脑子已经不大灵光,我成为过太多人了,忘了自己曾经是谁。

    乔欣皱了皱眉头:你连‘自我’都忘了?

    她现在说过的自我是源于著名的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弗洛伊德的意识三分法——本我,自我,超我。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相关心理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

    比如,饿了想吃东西是本能反应阶段,属于本我反应,是吃烤鸭还是减肥餐,要不要香菜是个体人格在做选择,是自我在做调解,吃饭的时候是花自己的钱还是让他付钱,这上升到道德层面,是超我在做约制。

    而人之所以凌驾于其他的动物之上,就是因为人有人格,知道自我的存在。

    有人做过实验:一面镜子,人在镜子面前会很清楚地知道里面出现的是自己,而猫狗猴子猩猩这些动物则会对镜子里的自己龇牙咧嘴,发出对敌时才有的反应,这证明他们不会认识到自我。

    而余子风却说忘记了自己是谁。

    那么一个忘记自我的人,还算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