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6章 被动技能属性点
    长宁卫中,苏泽将红薯的秧苗种下,土豆也被埋进了田垄中催芽,开荒的工作终于进入尾声。

    最让苏泽惊喜的,是种田技能终于突破lv4升到lv5了!

    急忙返回家中,苏泽立刻打开系统,只看到面板上显示道:

    苏泽,男性,25岁。

    智力:7

    力量:4

    敏捷:4

    魅力:6

    目前掌握技能:

    赶海:lv1,20/100

    宗教知识:lv1,30/100

    算命:lv1,2/100

    祈禳:lv1,15/100

    历史学:lv4,5/400

    厨艺:lv1,10/100

    种田:lv5,1/1000

    剩余自由属性点:1

    系统又发出提示音:

    技能‘种田’突破lv5,请选择被动技能!

    只看到苏泽面前突然出现了三张卡片,这就是一项技能突破lv5后,可以选择的被动技能。

    因为只是第一阶段的突破,三张卡片都是绿色的,苏泽微微有些失望,在lv5突破的时候也是有小概率出现蓝色卡片的被动技能的,看样子自己穿越了也没能改变游戏非酋的命。

    苏泽可以从三张卡片中选择一项作为被动技能,但是看到这三个被动技能他纠结起来。

    这三个被动技能分别是:

    虽然都是绿色技能,但都是非常实用的技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bug。

    第一个体力减少10,这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简直就是神技!

    第二个增加粮食产量也是,原本lv5的种田技能,已经让苏泽掌握了很多增产增收的办法,这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额外增加5的产量,今年种田能手的称号就要从林七叔转到苏泽身上了。

    而第三个被动技能更是相当的实用,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每天饭后一个小时的增益,日积月累效果也是非常恐怖的。

    苏泽想了想,在《百景图》这个游戏里,还是读书这个技能的收益最高。

    毕竟在大明朝,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自己有了卫所军籍的身份,如果好好运作一下未必不能参加科举。

    既然如此,苏泽果断选择了粒粒皆辛苦这个被动技能。

    一股暖流涌入苏泽的脑中,被动技能已经选择完毕,剩下的就是属性点。

    智力力量敏捷和魅力,首先排除敏捷和魅力。

    按照垃圾氪金手游的设定,属性点对应技能,比如读书习字这些技能,对应的是智力属性,智力属性越高,那这类技能挂机获得经验就更快。

    而大部分体力劳动,比如种田技能对应的属性是力量,力量越高这些技能提升的就越快。

    到底是提升力量还是智力呢?

    苏泽有些纠结,种下了红薯土豆不代表万事大吉了,想要粮食丰收,一直到收获之前都闲不下来。

    除草治虫排涝灌溉追肥控旺,到收获前几乎每天都有事情要做,必须要每天精心伺候着。

    如果增加力量属性点,力量高了干活也轻松些,也能提升种田技能的经验增长,这样也能多出时间做些其他事情,将其他技能练上去。

    但是智力属性是苏泽优势属性,日后又想要走科举的路子,提升智力属性也是长期投资。

    苏泽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加在了力量属性上。

    一方面是种田是吃饱饭的根本,饭都吃不饱自然读不起书。

    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如今倭寇动乱,东南沿海可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长宁卫上一任的百户就是战死的,如果没有点防身的本事,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中道崩殂就太操蛋了。

    加上了属性点之后,苏泽感觉到一股力量突然涌入他的四肢和躯干中,一种我变强了的感觉油然而生。

    苏泽站起来挥舞了一下拳头,只觉得力道比之前大了一些。

    阿兄,师父喊你吃饭了。

    门口传来小小萝卜头的声音,苏泽连忙打开门,和林彩娘一起去了食堂。

    林良珺早就坐在了桌子前,看到苏泽进门后,小萝卜头疑惑的说道:

    怎么感觉你变壮了?

    苏泽暗道不愧是百户之子,军将世家,能一下子看出自己力量属性增加了。

    苏泽一边盛饭一边说道:干活长力气,这不是正常的嘛?

    小萝卜头立刻说道:不正常,我爹就说过,农夫耕作日夜不休,身体都是亏耗的。只有精米肉蛋供养的精兵,才能长力气,所以养兵之重在养而非练上。

    苏泽抬起头,没想到这小萝卜头死去的父亲竟然有如此的见识,这明代的卫所也不像是后世所讲的那么无能啊。

    你家有兵书吗?

    林良珺立刻警惕的说道:你这个髡贼要看兵书?我朝兵书非是累世将门不得授,更不能让普通人看的!

    苏泽暗道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兵书这个东西在古代就和先进武器一样,是普通人碰不得的。

    苏泽摆摆手说道:我就是随口问问。

    接着苏泽向九姑婆问道:阿姑,咱们长宁卫原来是有卫学的吧?

    九姑婆放下手里的碗,点头说道:家祠后的那排房子就是卫学,不过如今已经荒废掉了。

    苏泽连忙问道:那卫学总有书吧?那些书呢?

    九姑婆说道:那些书都被收进了家祠,你是要借那些书看?

    苏泽点点头,在穿越到大明后,苏泽终于体会到了古代寒门读书是何其的艰难。

    且不说寒门根本供不起一个成年男丁脱产学习,光是高昂的书价就足以劝退大部分寒门子弟了。

    在印刷术已经大发展的大明朝,书籍的价格依然高昂,就连九姑婆这样的拥有免税田的家庙庙祝都吃不饱,更不要说拿钱去买书了。

    苏泽也打听过了,明代科举只考四书五经,比之唐宋已经大大降低了参加考试的门槛了。

    但是薄薄的一本《论语》,在福建也要卖五钱银子,这还是因为福建建阳是全国书籍刻印刊行中心,福建的书价全国最低的优惠价格。

    而五钱银子可以买一旦大米了,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也就是七八两银子,光是买起科举考试的参考书,那就要花费一年的纯收入。

    书籍的珍贵可想而知,看到九姑婆有些迟疑,苏泽继续说道:

    阿姑,这几日田已经开荒好了,下午我可以教他们两个识字,卫所里愿意学习识字的孩子,也可以跟着我学。

    九姑婆抬起浑浊的眼睛说道:你想要把卫学重新办起来?

    苏泽点头说道: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