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七章 开锅
    南关岛东江军营垒,守岗的士兵发现了从西面缓缓驶来的十几辆货车。

    只有前头的一辆有两匹马,剩下的都是靠着人力推行。

    上身赤裸的拖车劳工们皮肤黝黑,正喊着号子在泥地中拖行着装满物资的板车。

    在望台上值守的年轻军士把头探了出来,朝着在营门口打瞌睡的老军户大声喊道:

    别睡了老夏,去通知大帅,旅顺的军资到了。

    夏三九悠悠转醒,打了一个喷嚏,抬眼看到了快要到跟前的车队,连忙拿起了手边自带铁锈附魔的长枪,一瘸一拐地朝大营里走去。

    报大帅,车车来了。

    毛文龙放下了手中的半只小羊腿,嗯了一声。

    那就准备起来吧,还和以前那样。

    遵命。

    夏三九一瘸一拐地退了出去。

    钟林放下了手里的半碗糙米饭,端起眼前的汤碗,把里面的咸肉冬瓜汤一口灌下了肚皮,又用手将碗里剩下的半碗米饭就着汤碗里的油,搅和搅和一口吞了下去。

    那我去了。

    席卷了几案上的食物的钟林说着打了一个饱嗝,拿出腰间的水囊又灌了几大口。

    随即起身,朝着毛文龙随意拱了拱手。

    你的人到位没有?

    放心,尸山血海里出来的,没什么难度。

    看着钟林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营帐,毛文龙从座位上站起,转身看向自己身后的巨幅辽东地图,面无表情地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红点。

    旅顺口的位置在图上红点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明显,深邃的目光落在图上仅剩的几处空白,他好像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横阻在自己面前,那个阴影甚至连南关岛以东的建奴都显得微不足道。

    文峥,但愿你是对的。

    毛文龙喃喃地说着钟林的字,不知不觉间右手紧紧握住了刀柄。

    马拉货车在军士的指引下,一辆辆驶进了军营,秦江在几个仆人的搀扶下从货车上艰难地下到了地面。

    他奶奶的,这可受了老鼻子罪了。秦江苦恼地说道。

    几十里泥泞的道路,让他肥胖的身躯吃尽了苦头,但是为了他一家的产业,他不得不做这最后一搏。

    老爷,您受累了,

    老仆从车上取出食盒,取出里面提前切好的西瓜,在车队其余劳工痴愣愣的目光中,一路小跑着送到了秦江面前。

    先干正事。

    秦江没有理会老仆的奉承,而是朝着远处走来的一名鲜衣怒马的年轻军官远远行了一礼。

    前日按照和毛大帅商议的约定,特意将军资送来军营,还请小将军通报大帅。

    钟林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这个胖子,朝着左右示意了一番。

    一队齐装满员的军士从他身后列队驶出,开始对车辆进行查验。

    想见大帅?你算哪根葱?钟林故意扯着嗓子刁难道,并不屑地看了一眼秦江。

    对方好像早就有了准备,从怀里掏出了一封纸信,双手递给了钟林,笑着说道:这是咱们旅顺的黄树黄老爷给小将军的面礼,还请笑纳。

    钟林打开信纸,里面却是两张薄如蝉翼的金叶子,在阴暗的天光下依旧能闪闪发光。

    知道了,但是我家大帅说了,先验货。

    千总,你看!

    钟林循声看去,小五正坐在马车上,摆弄着一具崭新的三眼铳。

    这可比咱在开原用的好多了,用料挺扎实的。

    说下小五在马车上站起了身,将手中八尺长的三眼铳快速挥舞了几下,一时间横风阵阵。

    一共是八十杆三眼神铳,都是从登莱输送而来,由工部最新打造的新货,听说是原本要汰换京营,朝中能人游说后才分了八十杆出来到旅顺。

    八十杆?

    钟林眼中升起了一股杀意,却没有将目光看向秦江。

    八十杆三眼神铳,每铳配六十发子药。

    还有什么?我看你们这几十车的东西,难道还送来了红夷炮?

    还有长刀一百杆,长枪六十杆,甲胄三十具,军粮一百石,现银一千四百两。

    秦江如数家珍地将军资点了出来,而钟林却眉头紧皱,迟迟没有答话。

    可你们整整来了二十辆大车,你说的那些,需要这么多?

    小将军聪慧,若只是些军资当然用不了那么多车,至于这剩下的么,还是要请毛大帅一叙。

    说着秦江朝着老仆使了一个眼色,随即几名下人忙活了起来,把队伍最后排的一辆板车上的牛皮纸拆卸了下来。

    钟林饶有趣味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那辆其貌不扬的板车被拆卸了下来后,竟然组成了一套临时的灶火房。

    这兵荒马乱的,条件比不得以前,也好在黄老爷家有几名山东过来的厨子,他们的一手独门绝技——山东大席,着实能够派上用场,还请小将军知会一声毛大帅,一会儿还请赴宴商谈。

    钟林随意抬了抬手,小五随即放下了三眼铳,一溜烟地往大帐跑去。

    七八名皮肤黝黑,身上肌肉线条明显的大汉们,在几分钟内就搭建了一圈简易厨房,每人分工细致。

    大汉们又从另一辆车上卸下了十几个大箩筐,和一口直径近两米的黑铁大锅。

    十几个筐里,从提前劈好的松木柴,再到已经泡发的各种海鲜干货,应有尽有。

    底膘七八指宽的宣威火腿,五花三层的农家腊肉,新鲜的蔬菜瓜果,上好的精米,另有一个箩筐里面分了三层,鸡蛋,鹅蛋,鹌鹑蛋各从大到小整齐地码放在上面,两坛子用红泥封口的女儿红,各类的豆腐,腐竹,发糕等等。

    几十个箩筐分门别类,被依次按顺序码放在了地上。

    一名领头的大汉从车上取下一杆九尺长的铁锅勺,深吸了一口气,扯着嗓子喊道:

    开锅来~

    悠长的嗓门在空地中久久飘荡,剩下的七名壮汉同样扯着嗓子大喊:

    嗯啊!

    在七人合力之下,黑铁锅被架上了灶台。

    随着灶台火焰升腾而起,将铁锅烧内部的青紫,领头的那个大汉单手拎起他手里近一丈的锅铲,从一旁的水桶里舀了一勺清水从锅边缘滑入,随即锅铲在里面游龙戏凤,翻云覆雨。

    那一勺水进了铁锅升腾起一阵蒸汽,钟林看见那铁锅中本应烧开的水居然如珍珠一般在锅边随着铁勺滚动。

    这一幕让钟字营的军士们感到新奇,他们和钟林一起如观众般坐在了一边,静静地看着眼前七八个汉子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