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章 再战辽东
    崇祯14年7月下旬初,宁远城

    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宁远城!

    这里绝对的安全、放松和舒坦。

    第一天,由于天气热,众人厚葬了辽东巡抚邱民仰和二名太监,并派人将所有的建虏头颅送往京城后,连续两天的时间,所有人都放假休息休整,包括马匹;

    第四天上午,众人再次坐在一起,商谈接下来的安排。

    会议上,周铉突然问道:“诸位,我们这次到底是胜仗,是败仗,还是什么?”

    众人脸上都露出了苦笑!

    周铉点名让祖大寿先说,实事求是地说。

    祖大寿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钦差、张大人、公公、诸位,这次仗打成这个样子,我还真没想到。

    说它是败仗嘛?我从军这么多年,还没有消灭过这么多建虏;

    说它是胜仗嘛?我们又丢失这么多城池、损失这么多官军;

    难说!

    但杏山、塔山是我们主动放弃的,所以真正丢失也只是锦州和松山;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这次如果非要说输了,那也只能兵力不足,如果出动更多的兵力,松山也不会放弃,锦州也可能拿得下来。”

    听完祖大寿的分析,众人小声议论;

    两名随军太监相互点了点头。

    周铉的看法是:祖大寿这些话可能是他心里话,但是他未意识到如果来的官军多,崩盘的可能性就越高!更何况,建虏也会增兵啊!

    接着,吴三桂发言了,他认为这是第一次能够歼灭如此多的建虏的战斗,但是损失又是历史上最多的战斗。他很希望朝廷能够赶紧派出大军,收复松山。

    曹变蛟认为,如果祖大乐将军、松山守军逃出来了,这次就是一个大胜仗。

    周遇吉认为,建虏战斗能力很强,硬碰硬伤亡会很大,但身为大明官军,他愿意一战。

    其他副将、参将不愿意多说。

    监军张若麟也是认为,如果大明官军多一些,或许这次能够大胜。

    周铉听到众人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

    他不想坑这些人,特别是曹变蛟和周遇吉,于是说道:“诸位,如何判断我大明官军如果多,就能胜利呢?

    这次,建虏兵力估计也只有约5万,我大明官军算起来也有7万多;如果算上松山守军,那么有约8万兵力。”

    众人都沉默不语。

    周铉又说道:“论打仗,几位总兵都能英勇善战;论经验,诸位都比我强;

    但是,今日需要给诸位将领说的是,兵力多不是决定性要素;关键是要勇武、胆大、不怕死、身体好,还要听指令。

    否则,一碰到硬仗,就害怕;一遇到危险,就逃命。

    这仗没有打,其实已经输了。”

    众人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个样子,如果祖大乐再勇敢一点,何至于如此惨;

    难道五道壕沟都抵挡不住建虏吗?

    难道建虏不怕死亡吗?

    吴三桂面色不太好,他认为周铉在批评他和祖大乐治军不行。

    这时候,周遇吉站起来说道:“钦差大人、张大人、两位公公,莫若这次我们尽派骑兵,在夜不收的配合下,再寻找机会阻击建虏,如何?”

    突然听到这个建议,周铉很感兴趣,前几日的退兵,多多少少受步兵太拉胯所影响;

    祖大乐的步兵既然这么菜,那杏山守军、塔山守军,还有祖大寿的那8000多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而这些官兵有约2万3千人;

    如果这些人再被建虏歼灭了,那可真是一场大败仗,彻底无法向朝廷和崇祯皇帝交代。

    这时候,曹变蛟也站起来,他也愿意率领骑兵,寻找机会与建虏一战;

    吴三桂、祖大寿、祖大弼三人也站起来了,愿意寻找机会与建虏一战;

    周铉心里是既期盼,又担心!

    他怕这么多人马被建虏包了饺子。

    如果皇太极要来进行驰援,算上时间,他估计在半路上了,如果阻击一次,阻击成功了,那可是大赚啊!

    周铉脑袋想了好几次,最后决定豁出去了!

    既然皇太极都可以亲临现场指挥,身为一个汉民族的“穿越者”,怎么能躲在宁远城呢?

    要战就战吧!要死就死个痛快!

    他想起了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诗!

    但他还是准备了最安全的做法,只允许骑兵在松山、杏山、塔山、宁远这一带行动;

    当然,如果机会合适,他准备前往辽东腹地看一看;

    想得再豪气一点,杀到盛京去看一看!

    说干就干,周铉要求所有的总兵、副将、参将等认真检查骑兵状况和马匹状况,

    不符合战斗状况的,不用参加;

    同时,将吴三桂、祖大寿、祖大弼的骑兵分成2股,每一股约3000人;

    将曹变蛟、周遇吉的骑兵分成2股,每股约2500人;

    这样一共形成4股实力。

    这次每人携带15天的干粮和精选的马料,明日出发。

    监军张若麟和2名太监当然乐意看到这个情况;

    毕竟,周铉立功了,他们也沾光。

    待祖大寿、吴三桂和祖大弼三人在一起时,吴三桂问道:“舅舅,为什么钦差每次都做出很大变化的决定呢?”

    祖大寿说道:“三桂、你能够这么想,说明你已经快变成真正的总兵了。

    这战场上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多一项考虑,结果就会不一样。

    除非,有足够和绝对的实力才什么都不怕。

    但这个世界,怎么会有绝对的实力呢?

    舅舅刚开始也认为钦差转变很快,但这反过来说明他考虑的问题多。

    这次,我们出战,既要勇武胆大,又要小心谨慎!”

    吴三桂点了点头!

    会后,周铉将所有周家护卫队6个队长和30个副队长召集在一起。

    他先是站起来,与大家一起集体哀悼这四次战斗死去的大约20多名周家护卫队队员;

    接下来,他问道大家对这过去2个月,特别是这20来天的战斗的看法;

    众人踊跃发言:

    “胆子大,不害怕,听从指挥反过来能够活命和杀敌!”

    “保持战斗阵型能够减少伤亡。”

    “总体看,周家护卫队队员有更好的战斗表现。”

    “平日要继续加强力量训练、阵型训练和马术训练。”

    “建虏很勇猛,但只要战胜内心的恐惧,就没有那么可怕。”

    “建虏力气很大,如果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去抵挡,那么要么靠马术和灵巧,要么靠集体防守才能减少伤亡;”

    “骑兵在对付壕沟和攻城方面并没有优势;”

    ……

    周铉听后,很高兴!

    他说道:“诸位兄弟,这20天来的战斗,大家都表现很好!

    你们对得起曾经我们一起立下的誓言!你们是最勇敢的人!我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荣耀!

    再次出战,你们务必防守保命第一,杀敌第二!

    当然,狭路相遇勇者胜,面对建虏,我们决不退缩!

    这次杀敌完成后,我们就回宁远城好好休整!

    诸位回去好好准备吧!”

    众人听后,心里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