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有急事了
    殿内虽然大,但是最近因为政治军事改革,又新进来了不少人。

    所以低级的官员,以及商人只能在外面等着。

    宣到谁,谁才能进来。

    每当外面那几百人听到殿内激烈的争吵声,他们就幻想着同样是上朝,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殿内。

    瞻仰皇帝的风采,目睹群臣之间的斗争,以及影响天下的大事。

    “传江西景德镇吴立劳,入殿觐见。”

    哎呀我去。

    吴立劳在景德镇开了许多家瓷器店,他家的瓷器曾经差点被选为贡瓷,后来又把生意做到了海外。

    那群洋鬼子看到他家的瓷器,就像看到了宝贝,开多高的价格他们都要。

    当他在上海开了几家门店后,突然听到大明总商会这个组织。

    一想到这么多人加入他索性也报名,报名费才只有十两银子。

    就当跟个主流。

    随后莫名其妙的获得了一个文书和勋章。

    曾经的九千岁魏公公还专门对自己这种人说,好好做生意,有了这个勋章。

    走遍哪里,有人敢欺负你们,朝廷就会派兵来收拾他们。

    每个省有两个名额,刚好自己来的早便抢了一个。

    中途没有给任何人送礼,竟然可以面圣,

    他静静的待着,直到旁边的太监提醒:“吴会长还愣着干什么呢。”

    他幡然醒悟看着这威武磅礴的大殿。

    身强力壮的护卫,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金吾卫。

    直到他想起来什么。

    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大明人民银行的银票。

    每一张都是价值一千两的大钞。

    急忙往身边金吾卫,和太监手里塞。

    却被一把推开。

    那太监啧啧嘴:“吴会长,你可真是要了咱家的老命了。”

    “你嫌活不够,咱家还想多活一会呢,”

    紧接着一声声觐见声在广场上响起。

    此时的朱由检正在翻看着手中的名单。

    两京十三省共有将近六十位会长和副会长觐见。

    他们将在未来担任着全世界贸易往来的重要性。

    这将直接带动全国的商业走上巅峰。

    源源不断的粮食,物种,将会通过海路,丝绸之路涌入大明。

    另外战船也将在明年启航,以台湾为跳板,直攻菲律宾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地带。

    夺取那里的海运权,就等于夺取了世界的经济路线。

    就像巴拿马运河,每年的过路费都够整个国家的老百姓吃一辈子了。

    没办法国家的地理位置好。

    全世界一半的船都要走那里,想不发财都难。

    而马六甲海峡同样如此。

    现在的东方的新航路,扼守马六甲海峡要冲的马六甲港成为西方殖民者争夺的焦点。

    1葡萄牙殖民者率先占领马六甲港。

    但是用不了里面荷兰人就该驾船来到这里。

    也就是说此时的马六甲港是最薄弱的地方。

    傲慢的葡萄牙人还以为整个东方都不重视海船,自然也不会投放太多的军队。

    如果这时候把马六甲夺下来,并派出重兵把守。

    荷兰人的武器就算再先进,它也奈何不了明军。

    因为纵线太长,荷兰人派一次军队过来,都要将近一年。

    粮食武器修理船只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而明军这边是以逸待劳,可退可攻。

    守住了荷兰的进攻,就是英国上校.F.莱特了。

    只有那个时候,大明的军队才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商船和战船都将划分这世界的三分之一的财富。

    将来就算明帝国沦落,这个土地上的钱却可以让老百姓没必要那么贫苦。

    想到这里,朱由检看向方正化:“郑芝龙,入京没有?”

    “回陛下,已经入了,正在安排见您呢?”

    “那就在这两天把。”

    “遵旨。”

    朱由检不太相信郑芝龙,郑芝豹这两个人。

    可如果利用他们的海船,先消耗一波葡萄牙人的有生力量。23sK.

    那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比如建造战船,建造商船,招募水手,建造海港。

    这些都不需要朝廷重新打造,完全可以捡便宜。

    而且这两兄弟的关系并不好。

    郑芝龙的船目前大部分都在他弟弟手里,双方都彼此想干掉对方。

    现在自己重用他弟弟,这家伙入京肯定是要先表决心,后要个更大的官。

    海盗出身的他,急于撇清之前的恶名,谁不想功成名就。

    这时候殿内聚集的商人差不多了。

    他们有的四处乱看,有的跪在原地不敢抬头。

    还有的盯着旁边的官员,好奇的问道:“敢问官老爷,您是几品官啊,看您胸前补子的白鹤还挺好看呢。”

    袁可立呵呵笑道:“没品。”

    那名商人疑惑道:“没品你穿什么官服,这样吧,我出二十两,你把衣服卖给我如何?”

    殿外负责礼仪的小太监差点没吐出血。

    刚才教的全忘了。

    这群商人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袁可立摆摆手:“要什么钱啊,等会下了朝,老夫送给你,呵呵呵,明天你就往大街上一站,要多少银子,就有多少银子。”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敢问兄台贵姓啊。”

    一旁的钱谦益摇头苦笑:“他名袁可立,字礼卿,号节寰,河南睢阳县人,祖籍直隶阜阳。

    是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老臣,曾经当过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现在啊,是咱们大明的首辅。”

    那名商人顿时一愣:“首……首辅?”

    随即直接跪下:“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啊。”

    这点小把戏,朝里的大臣早几百年就不玩了。

    假装不知道对方身份,然后故意看不起,随后惨遭打脸,之后磕头认错。

    估计晚上他该带着一堆礼品,采访袁府了呢。

    袁可立历经四朝老臣,什么东西不明白。

    他呵呵呵笑道:“你啊,跪错了,皇帝在这边呢,你跪老夫,真是杀人诛心啊。”

    “还请陛下恕罪。”

    朱由检大手一挥:“首辅言重了,民间商人不知礼仪,没必要太过追究。”

    他还没有说完,便听听登登的上楼梯声。

    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他走的很急。

    不符合太监的稳重,这么急应该是有什么急事。

    贴在朱由检耳边说了几句。

    朱由检顿时双眼一瞪:“退朝,首辅随朕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