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五章看望皇后
    朱由检看差不多了:“行了,正化,朕怎么舍得怪罪于你。”

    “朕有时候忘性还特别大。”

    方正化委屈道:“陛下,您别这么说,是小臣愚笨,小臣德不配位,请陛下允许小臣辞去司礼监掌印,做一个普通的太监吧。”

    王承恩和曹化淳内心一惊。

    这家伙在以退为进。

    朱由检听后大怒,他上去就给了他一拳:“胡闹,你是朕提上来的,要走也要看看朕同意不同意。”

    “以后这种话少说。”

    方正化摆出谄媚的姿态,突然他觉得头顶一沉。

    只见朱由检坐在龙辇上,将左手搭在了他的头顶。

    深情的说道:“正化,好好工作,后宫宦官颇多,为朕再打造一支英雄太监队伍,朕需要你们,你会让朕心安是吧?”

    这一举动,可把王承恩和曹化淳内心嫉妒的牙痒痒。

    虽然把奴改为臣了,但是几十年的宦官生涯,他们的内心早就有些许变态。

    他们也想自己的头被皇上抚摸。

    可恶啊。

    为什么不是我。

    我也想要啊,呜呜呜,嘤嘤嘤…

    两人内心突然一皱,太恶心,老夫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怎么能发出那种奇怪的声音。

    朱由检之后一路来到了坤宁宫。

    他抱起自己这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历史上有名的太子朱慈烺。

    也是穿越小说必杀爹的主角。

    基本写朱慈烺的,不是逼迫老爹退位,就是直接干掉老爹。

    此时的朱慈烺还搞不明白怎么回事,便飞了起来。

    两颗葡萄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仔细的等着面前这位玉树临风,英俊无比,面若潘安,文韬武略,帅气逼人的老爹。

    “慈烺,快叫爹。”

    周皇后一脸幸福的看着自己这个小宝贝。

    朱元璋曾经按照金木水火土给家族排名。

    到了朱慈烺刚好是火字辈。

    朱家的名字也是最难读,最难写的。

    也正是这个排序,让有心之人在山东查出来了朱三太子。

    因为没谁在自己的辈分上添加金木水火土的辈分。

    康熙也不是善茬,直接刮了朱三太子和他全家几千刀。

    连孩子都没放过,一刀刀的割到断气。

    朱慈烺并不想搭理这个老爹,只是一个劲想往自己娘怀里靠近。

    周皇后有些尴尬,他捋了下掉落的秀发,红唇依旧:“让陛下见笑了,前几天还一个劲,叫爹不停呢。”

    “谁知道今天是怎么了。”

    朱由检安抚她:“没事的,他这个年纪说话尚早,没必要强行逼他开口,朕不急于一时。”天籁小说网

    说完他看向堂内摆着一桌丰盛的美食:“好香啊,刚上了朝,确实该吃饭了。”

    古代讲究两餐制,也就是早上九点多,到下午四点。

    其他时间看情况,此时朱由检一屁股坐在了准备好的主位上。

    桌子上摆着的是蜂蜜烤红薯,清蒸一小时的红薯,红薯花生小米粥,拔丝红薯,油炸红薯丸子,以及大锅蒸两个时辰香甜可口的红薯泥,淋上金光的蜂蜜点缀。

    除此之外还有腌好的红薯叶,配上酱料调味。

    御膳房的厨子直接将红薯过滤,做成了粉条,配上鸡鸭猪鱼熬煮的高汤。

    撒上少许细盐点缀,淋上汝南府的特产小磨香油。

    一点香菜,葱花漂浮在油光光的汤上面,煮好的粉条放在盆底,非常让人胃口大开。

    难怪这么香,还都是刚做出来的。

    不过,这怎么都是红薯?

    朱由检没好气的看了眼尚食监负责人:“你安排的一桌好菜啊。。”

    “皇后喂奶每天需要营养,安排这些红薯,是何居心?”

    那名尚食监立刻跪了下来:“陛下,小臣也只是奉命行事,陛下息怒。”

    “陛下,是我让她做的。”

    周皇后起身,挽起宽大的袖子,露出葱白色的玉手,

    夹起一块蒸的软糯可口的红薯泥:“陛下,快尝尝,好吃着呢,每天都吃不够。”

    “这红薯产量高,味道也好,只是民间百姓对此防备是正确的,因为他们也不想把自己的命赌在这上面。”

    “我们宫里又不能强行逼迫人家种这东西。”

    “所以我就想啊,以我做个头,然后邀请宫外的那些王公贵妇们进宫品尝。”

    “再让一些大户,商户的夫人品尝一圈,尤其是商户,他们走南闯北接触的人最多,而且还能把红薯带到全国各地。”

    “这样朝廷就可以不用大力宣传,老百姓自己就会种植了。”

    朱由检欣慰的看着她:“真乃贤后啊。”

    他脑海中浮现出历史上的崇祯十七年二月份。

    那个月刚好也是崇祯的生日,他绕着承天殿一圈,发现没有一个官员前来。

    外面闯王大军压境,城内已经没了兵力可守。

    那时候崇祯还幻想有没有大臣与自己一起殉国,结果一个人都没有。

    他失望的回了宫,准备了一桌子饭菜,让自己的家倦吃最后的晚餐。

    周皇后边吃边抱怨,她早就想让崇祯迁移到南京,因为那里还有一个政府班子。

    是朱棣为了防止这一天,特意留的,为的就是北京撑破,南京还在,主心骨还在。

    换作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到南京,城破了又不是国家亡了。

    可偏偏碰到崇祯这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

    周皇后说她不想死,今年才三十来岁,还有大好的年华,为的就是挽回崇祯的心,让他振作起来。

    可崇祯却铁了心求死,她没办法,吃完饭便回到寝宫上吊了。

    自己的孩子也被杀的杀,残疾的残疾。

    那时候崇祯但凡拐个弯,不太重视名声,比如明英宗朱祁镇,人家北狩回来照样好好的。

    北京在历史上被来来回回打了多少回,压根就没有死守的理由。

    朱由检回过神,笑着说道“你考虑的很周到,民间好跟风,只有宫里头天天吃,他们自然会吃的。”

    “只是,偶尔也要改善伙食,补补身子。”

    “对了,抽空给那些王公贵妇,诰命夫人上上课,让她们不要把京师这几十家女子工厂给污染了。”

    “给老百姓一点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