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三章 周延儒上奏
    他刚说完,朱由检便觉得眼前一亮,是的。

    后金人口不过百万,大多数还是强行掠夺过来的,兵甲不过几万人。

    战斗力是比较猛,打的明军节节败退。

    可也只是节节败退,想要入住中原,简直是痴心妄想。

    因为此时的后金还只是个部落,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方式也比较野蛮,很难得到国际认可。

    哪怕他从喜峰口,大安口,打到北京。

    其目的也只是想多抢点钱和粮食,然后带回去向家人炫耀,自己抢了多少东西,一群人开篝火晚会,唱歌跳舞。

    这种危害性远不如蒙古人入关抢劫的危害。

    所以把大量军费都维持在九边,很多程度,只会让守边的将领中饱私囊,边军吃苦受累,战斗力还不如以前。

    而高迎祥,张献忠等十八路反王才是最重要的。

    寻常人只会认为这是一群泥土里出来的农夫。

    最好的武器也就是家里面的菜刀了。

    有些人甚至扛着铁锹,种地的家伙去攻打县城和城市。

    给点钱打发走得了。

    随便拿出几百两,恐怕就是这群泥腿子一辈子没有见过的财富,

    可聪明人看的更长远。

    那就是造反这条路是没有退路的,一旦造反只有你死我破,。

    很多人对农村出来的只有憨厚朴实。

    可他们狡猾无赖的一幕,如果体会一次,那将是终生难忘。

    为了一点点小事情都有可能出人命。

    他们就像蝗虫,一旦造反,什么东西都会给你吃的干干净净。

    你就算安抚银再多,发下去立刻就没了。

    然后会以其他方式接着找你要钱,一直拖垮你。

    历史上的崇祯也是因为这个被活活拖垮。

    大臣武将叛贼头目合起伙来骗他,也是真够不容易的。

    周延儒这个人还是比较看得清楚形势的。

    此时国内最重要的就是种粮食,越多越好,多的堆不下才对。

    因为这种奇特的冷,预示着来年粮食大减产,只有稳固住饭碗,才能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才不会被江南士绅卡脖子。

    这个人虽然胆小,眼光还是比较独特的。

    朱由检想提他的心都有了。

    但转念想到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一时间还下不了决定。

    这个人和温体仁一样,属于有能力,但是却胆小如鼠,只想稳固自己的地位。

    严嵩就是这个例子,蒙古人在京师烧杀抢掠,他看不到,只看到自己的官位不丢,至于老百姓,死活关我屁事。

    所以不能把这个人抬到很高的位置。

    也不能直接忽视他。

    毕竟他今天能上台,肯定是受了温体仁等东林党的指示。

    为了保住温体仁肯定会用尽各种办法。

    刚好钱谦益新当选,大明党党鞭,需要一个能压住他的人。

    温体仁发配陕西,生死看命,让周延儒这个千年老泥鳅去对付钱谦益。

    这样确保徐光启,宋应星,孙元化等人不会被攻击。

    他拿着周延儒的奏折,非常认真的看了一遍,写的确实好,现在的大明就是要休养生息,保存实力。

    “周卿的奏折朕看过了,真乃我大明栋梁之材啊,写了这么多,辛苦你了。”

    周延儒内心狂笑脸上却坚定无比:“回陛下,为了国家,臣就算每晚熬夜,茶不思饭不想,也要指定出御敌之策略,保国家之安康。”

    朱由检大手一拍:“说得好。”

    “传旨升周延儒为大明党顺天府党鞭,顺天府府丞,兼文渊阁大学士,军阁顺天副务长。”

    “臣,叩谢龙恩浩荡。”

    周延儒在心里琢磨着,军阁顺天副务长,顺天府府丞,顺天府党鞭,这可都是位高权重的位置啊。

    皇帝竟然给自己加了那么位置,顺天府党鞭上面可就是大明党副党魁了,离党鞭长就差三个级别了。

    想到这里他看向温体仁:“回陛下,臣能力疏浅,肯请陛下另寻他人,担任这么多重要的位置。”

    他的意思是温体仁是最适合的,就算你不提温体仁担任。

    也断然不会再搞点他了。

    朱由检听出了言外之意,如果今天整死温体仁,那么自己又提了温体仁的下属,等于打脸。

    毕竟他的手下都这么优秀了,你搞他老大,岂不是你皇帝眼光不行。

    玩这一套。

    呵呵。

    朱由检笑着看向温体仁:“温阁老。”

    “臣在。”

    文官最前方,一名身穿一品红袍,面白无须的中老年站了出来。

    “你暗通福王,背主求荣,你可知罪?”

    温体仁大惊,连忙跪了下来:“陛下,天大的冤枉啊,微臣绝对不敢造反啊,这是污蔑,天大的污蔑。”

    他这么说是有理的。

    因为他自己本身是不贪污受贿的,清正廉明是做到的,如果你说自己勾结藩王造反,那人家藩王会不给自己好处?

    大不了皇帝你去派人抄家。

    而且自己确实没有参与造反,只是福王生辰时去参加了,当时钱谦益也在,还有很多大臣也在场,皇上总不能就揪着自己不放吧。

    朱由检看他哭的老泪纵横,为自己狡辩。

    他当然不会那么轻易相信,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都明白你是冤枉的。

    只是这朝堂不再需要你了而已。

    “温阁老,你怕什么,你这几年为朝廷做出的贡献,朕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尤其是你府门口挂着的两袖清风,可真是醒人瞩目啊。”

    “如果是别的官员这么挂,朕有可能去他府里看看究竟是不是真的,但是你的为人朕是知道的。”

    “所以今天在这里,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希望你能保持继续两袖清风啊。”

    任务?

    温体仁想了想,皇帝既然交给自己任务,那就代表他还不会动自己,而且如果能顺利完成,那岂不是更得信任?

    “陛下请说,微臣一定会圆满完成您交给的任务,为您分忧。”【1】

    【6】

    【6】

    【小】

    【说】

    “很好,你的表态朕很满意。”

    朱由检站起身:“今天朕封你为大明党陕西党鞭,全力负责陕西红薯推广,确保明年能完成全省一半的种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