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内阁重新调整
    “你…你…”

    曹于汴气的直咬牙,这种丑事被揭穿,实在是打脸。

    他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钱谦益那张阴冷的脸正在对自己嗤之以鼻。

    一直以来他和温体仁就没把钱谦益看对眼,总认为这家伙是个软柿子,不动声色。

    所以温体仁时不时就来恶心他。

    没想到啊,没想到。

    钱谦益这家伙竟然比想象中的更阴险,他不声不吭了三年,就是为了这一刻。

    他为的不是让东林党东山再起,再创辉煌。m.166xs.cc

    而是要搞垮自己这群人,他一个人揽权。

    他利用辽东战局,让孙承宗不得不去。

    之后又故意和温体仁去拜见福王,让皇帝对他们两个失望。

    当东林党准备兴起时,他却自毁前程,倒打一耙,把自己和温体仁都坑进去了。

    钱谦益…

    曹于汴还没说出口,便觉得脖子一凉,鲜血从自己的脖颈处喷洒而出。

    “你。”

    他两眼一黑,连捂着脖子的力气都没有,便倒在了地上,脑海中还在感叹自己最后被当成枪使。

    不甘心啊。

    随着曹于汴扑通一声的倒地,那些言官愣住了。

    自古以来连太祖都没有杀言官的

    如果是打屁股打死的,那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属于体质差的原因。

    自己身体禁不住打就别去挑衅帝权。

    可像现在这种赤裸裸砍杀的,他们一个个呆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福王,你这是在做什么?”,一名身穿六品官服的年轻人眼含泪水看着他。

    “干什么,哼,刚才本王说让你们滚,是他自己不走的,被杀也是活该。”

    “你,…你怎可说出如此天地不容的话。”那名年轻人跪下身来,给曹于汴盖上了双眼。

    痛泣:“恩辅啊,您一直教导我要苦读诗书,做一个敢作敢为的言官,替朝廷肃清流毒,扬名天下,流传百世。”

    “没想到,你竟先徒弟一步而去啊。”

    “我王若臣定要为您复仇。”

    他猛地站起身:“福王你可知道我是谁?”

    “今天你杀了我恩辅,我饶不了你。”

    福王看他那弱不禁风的白嫩模样:“哦,是吗,那你谁?”

    旁边有人小声说道:“他是元年的傍眼,与状元刘若宰,武状元王来聘同一年人。”

    “金榜题名后,去了翰林院,因为性格刚烈,被曹于汴选中进了都察院。”

    福王不屑道:“榜眼?你不提醒我还以为是哪位小王爷呢。”

    “一个臭榜眼也配和本王叫嚣,你们这群狗,赶紧滚。”

    他直接推倒了旁边碍眼的两个言官。

    秦王和晋王对视一眼,哼了声,他们明白皇帝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呢。

    故意安排的这一出。

    看来还是不想杀自己这群藩王。

    直接让自己赶走面前这群人,既可以保住名声,又可以解决这群讨人厌的言官。

    如此就送他一个人情吧。

    “尔等还不快滚,我们皇家的事哪里用的着你们在这里假仁假义,速速归去,既往不咎。”

    王若臣气的直咬牙,没想到这群人竟然这么坏。

    这时候人群中突然喊了声:“藩王不仁,视我等为猪狗,和他们拼了。”

    “对,拼了。”

    有人带头,一群人瞬间爆炸,个个挽起袖子就要和他们四个决战。

    几百人红压压的围了上去,远远望去,壮观无比。

    福王看到这群人还敢反抗,他提刀便假装砍了一下:“滚远点。”

    “王老公,现在该怎么办。”

    咦,人呢?

    他这才发现,整个午门在连锦衣卫和士兵都躲得远远的,至于王承恩更是早就跑没影了。

    玛德,这是拿自己枪使啊,

    不过在怎么样,王室也不是你们这群人能威胁的。

    福王手起刀落直接砍在其中一人的锁骨,鲜血直接射了出来。

    “打啊。”

    那群言官像疯狗一样扑向他们四个,现场喊叫声不断。

    就连在宫里的朱由检也听到外面那时不时传来的喊打声。

    他此时看向跪在地上的钱谦益。

    “行了,起来吧,你能弃暗投明,朕心甚慰,党争自古以来便有,没什么好内疚的。”

    “朝中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出了这种事,首辅你是做不了。”

    钱谦益听后脸色闪过一丝难色,但还是很快压了过去:“老臣全凭陛下决定。”

    “嗯,你是个懂进退的,就连朕都小看你了。”

    “这本书拿回去好好看看。”

    方正化小心翼翼的端着一本黄宣书,递给了钱谦益。

    书皮上赫然写着《内阁机构改制》

    钱谦益在原地,一页页的翻着,越翻他心里是越吃惊。

    这…

    这是要变天了啊。

    内阁机构改制是内阁中枢大臣上限七人。

    从首辅,次辅到五名中枢大臣。

    这是决定帝国的兴衰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必须是久经考验,且有丰富地方经验的官员组成。

    皇帝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内阁中枢从此不需要在论资排辈了,所有的权利都归于圣上。

    中枢大臣后面是内阁大臣共计四十余人,他们是有政界高级官员,军队高级官员,组成的队伍,其地位仅次于中枢大臣。

    属于哪里有位置就补到哪里。

    而内阁大臣后面还有内阁候补大臣,候补大臣?

    钱谦益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他接着读下去,发现这个候补大臣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是由各省主要官员,军队中高级将领,地方大儒,书院执牛耳者,武林门派,甚至是商界的商人都可以担任候补大臣。

    共计两百九十多人,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除之之外,还将分为大明党和新学党等两个党,外加帝院。

    各党设党鞭,党魁,……

    各级官员无条件入选,非官员者需要看贡献入党。

    朱由检看他有些迷糊笑道:“别着急,这只是初始,从此不管是东林党还是楚党,晋党,都不要遮遮掩掩了。”

    “自明天起全国实行两党一院制度,各党如今第一个任务,推广红薯种植,谁能在两年之内完成的红薯种植最多,谁就能进入内阁中枢,执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