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66
    266

    山居的日子,赵鸾和如雨过得很悠闲而舒适,两人骑马去山顶看满山红叶,累了泡泡温泉,或者索性在夜里在后院的室内,坦诚相对,坐在温泉里看星星,也不会有人打扰。

    赵鸾抚琴,如雨听着琴声读书,她带了庄广汉先生的笔记和手稿,果然,金石撰和手稿比,少了许多他们夫妻二人日常的见闻,广汉先生不只是寄情山水,也有忧国忧民之思。

    如雨倒是没多佩服他,毕竟,他那些研究和见闻,可能他花了半年走过去看的地方,如雨多年前就飞过去,周末就能打个来回。不过,作为笔记,还是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如雨对文人文章的速度,彻底提高了。她素来不太喜欢看大周文人的文章,折腾半天,不过是说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这种游记,对她来说还是可以读的。何况,耳边还有人高山流水的弹奏。

    赵鸾很喜欢看如雨读书,她似乎看得极快,看几页就忽然停住了,不知道她的想什么,呆呆的看着天空,或者院子里的竹子出神。每到这时,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盯着她看,从头到脚。这里只有他们两人,无需在意旁人的目光,赵鸾觉得极其的舒适。他从小便不太喜欢家中生意的市侩之气,立志读书。大周本来就是中文轻商,连武将都不如文官地位高,尤其是对读书人,更是推崇。他自幼聪明,读书每每都是先生夸奖,同窗羡慕,而他也很享受这种别人目光中的赞美,便越发的努力,事事都要按圣贤之道做。

    偏偏遇到了如雨,她也不是那种文人的不羁,而是从内心生出来的洒脱。她不在乎读书识字,在书院的时候,甚至懒得练字,那些先生要她们临帖的功课,有一大半是她的丫鬟帮忙做的,赵鹂还因此格外羡慕如雨可以偷懒。什么作诗画画,她也一窍不通。但是,她好像读书读明白了一般,从书中,体会的道理,却比任何人都通透明白,而且,还用很浅显易懂的话就能说明白。赵鸾忍不住想亲近她,哪怕她只是个小姑娘,而且越了解越喜欢。

    成婚还不到一月,赵鸾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也许闺房之乐便是如此吧。赵鸾的前一次成婚,他一切按照君子之礼,书中说的做,谈不上开心也没有不开心,他的原配妻子焦雅琴,也很聪慧温柔,善解人意,经常在他读书的深夜陪伴左右,红袖添香,本来也是乐事。他经常疑惑,自己是不是不解风情,但是,他确实觉得在他苦思冥想写文章的时候,给他倒茶送点心,还非要他吃下去,实在打扰他的思绪。

    他们到西山的次日,如雨便丢下酣睡的赵鸾,带着赵宁,桂枝去了农庄,据说是要把如雨手中的农庄也交给赵宁一并管理。赵鸾因为昨夜太过辛劳,睡得很沉。醒来,已经日上三竿,赵天服侍他吃了早餐后,瞧见章刚侯在正厅,说是少夫人吩咐,有什么修葺听风园的想法,告诉他便是。赵鸾实在觉得听风园很好,处处舒服,只是提了一点花木种植的事情,既然有温泉,也可以修一个淋浴池。他和如雨一起,改变最大的就是喜欢上了沐浴。这是他之前从未在意过的,之前书院十日休沐一次,他都觉得可以。但是,和如雨一起,不过成婚不足一月,他竟然迷上了如雨那个沐浴室。当然,也不仅仅喜欢如雨的沐浴室,还喜欢如雨的书房,他还黏在如雨书房后的私人卧室,总归是只要他在家,便一直粘着如雨。他知道,再过些日子,便要过一般官吏的生活,每日卯时就要上朝,和如雨日日一起的好日子,恐怕以后都没有了。

    眼看已经接近午时,如雨还没回来,赵天便带着他去西山农庄寻如雨。

    西山农庄,距离听风园不过一里地,赵鸾几乎刚上马就下马了,他有点想笑。农庄有一片果树,上面已经没了果子,还有一些地,种着一些菜,还有一些已经收获的土地,麦秸被焚烧后,翻进了土里,好几块土地都黑漆漆的。

    农庄的小道很窄,走了一会儿,看见了几间小房子,是个院子,果然,在正房的大厅,找到了如雨。她正大模大样的坐在正房的炕上,听着几个庄稼汉说什么,赵宁和桂枝都在边上,时而插嘴。

    钱少群眼尖看见了赵鸾,少爷,你来了?要不要去告诉少夫人?

    不必了,他们在谈事儿,你给我找个地方坐坐。

    钱少群熟练的把他带到隔壁厢房,端来的茶水,普通的白色粗瓷茶壶,喝水的茶盅也很大个儿。少爷别嫌弃,这边庄户人,都是这样的。

    我看你眼生,可是夫人陪嫁过来的?

    我叫钱少群,也可以算夫人陪嫁,不过,我不在府里当差,住在前院,夫人安排我跑内务府,还有去店铺跑跑腿儿。

    难怪。我看你还挺熟悉农庄,夫人也要你跑农庄吗?

    没有,我是西山本地人,家里穷,世代务农,后来在京都的店铺学徒做生意,叔叔在庄子上种田,我兄弟和我都在夫人的店铺跑堂。

    赵鸾看看钱少群,年纪和自己相仿,穿得虽然是粗布衣服却干干净净,说话也条理清楚。你是之前店铺被夫人买了?

    钱少群挂着谦卑的笑容,夫人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之前,我兄弟被一个恶霸殴打,夫人偶然路过,便救了我兄弟,后来知道我兄弟照顾有病的婶婶,叔叔在别处给人种地。夫人怜惜我兄弟年纪小,便开恩让他来庄子干活,开春还让叔叔带着婶婶到夫人大兴的庄子去种西瓜。后来就把我兄弟调到闲得阁跑腿儿,我学徒期满,也去了闲得阁跑堂。

    赵鸾象听说书一般,听完了整件事情,心中感叹,如雨是经历了多少事情,居然连路见不平都做过。也难怪她的仆从都对她忠心耿耿。

    中午到了,如雨让程大陆安排午餐,她要和这几个农庄管事吃简单的午餐。对于农庄来说杀鸡做个贴玉米饼子,炒个鸡蛋,加上一些白面馍馍,已经堪比过年了。如雨今日的打扮也格外的朴素,简单的素色衣裙,头上也就带了一支金钗,几乎不施粉黛。

    赵鸾被请进正房的时候,正房的炕上已经摆好了炕桌,因为人多,拼了四张炕桌,中间摆了一大锅小鸡贴玉米面儿饼子,庄子上刚刚秋收,新鲜的蔬菜,炒鸡蛋,还有一盘红烧鲤鱼,颇为粗粝的食物,和一大筐白面馍馍。如雨正端端正正坐在主位,手边还有一坛子烧刀子二锅头,她面前摆了一大排海碗,如雨端着坛子在往碗里倒酒。

    赵鸾瞧见了这样的如雨,心里想,这怕是哪个土匪窝里的压寨夫人吧,就差背后垫一块虎皮。

    如雨看见赵鸾进来,这位是我的当家的,他在京都做官。

    程大陆和他的三个儿子都站了起来,齐齐给赵鸾行礼,他们只知道小姐嫁了人,今天这位赵管事便是小姐夫家的人,现在看见了小姐嫁的人,不禁上下打量着他。只见他白白净净,个子很高,看上去面善而文弱,倒是和小姐很配,金童玉女。

    赵鸾看见几个庄户人,都身材高大,衣服虽然都是布做的,没有用绸缎,但是都干净整齐,三个年轻的长得一个模子出来的,想来是那个年纪长的人的儿子。

    钱少群,你也上桌吃吧,这里也是你的家乡。如雨招呼着钱少群。

    是。钱少群半坐在炕的边缘,帮忙把如雨倒好的酒分给大家。

    赵鸾坐在如雨身边,众人也都依次做好,连桂枝都和钱少群一样,坐在了炕的边缘。

    难得今天庄子上的各位管事都在,林管事和李管事平素在良乡和大兴的庄子上,我们也是头一次见面,程总管这一年也是辛苦了,各个庄子这一年的收成都不错,明年大家继续。我先敬大家。如雨端起海碗,喝了一大口,我量浅,大家多喝。二锅头实在是辛辣,一口下肚,如雨的脸上腾起了红晕。

    赵鸾有点心疼,又不好说什么,他自知这种酒他喝不了多少,便也举起碗浅尝了一口。

    席间,赵宁和程大陆虽然初识,倒是很快互相熟悉了,钱少群则代表东家,给诸位管事敬酒。程大陆的三个儿子都是很老实的庄稼人,不过,年轻气盛,林李两位管事,也很好酒,几个人居然喝得热热闹闹。

    如雨放下海碗,夹了一个玉米面铁饼吃了起来。

    这个你能吃得习惯?赵鸾用极小的声音问,他知道如雨一贯食不厌精,饮食方面从来都的精益求精,但是,见她吃起粗茶淡饭,居然也津津有味,有些好奇。

    如雨笑了,今年新打的苞谷做成的饼子,其实味道是极好的,虽然粗茶淡饭,其实很新鲜也很香甜。食材的新鲜,其实是饮食中最重要的,不管是否昂贵,稀有,其实每一种都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赵鸾也学着她夹了一个,确实很香,虽然粗粝,但是也是别有风味。

    如雨很快就吃饱了,诸位,你们慢慢喝,大家尽兴,我们先告辞了。

    走出小院,马车就在门口,如雨低声交待钱少群,你把几位年轻的管事陪好,程右提出的那个做果干的事情,你可以改日同他好好商量,必要的时候,去良乡庄子的地窖看看,再拿点儿样品给赵琦和王掌柜瞧瞧。

    我需要领赵总管一起去良乡吗?

    不必,你自己去看就好,大约估计一下产量,并且,不止我们的庄子,也可以瞧瞧良乡那边其他种果子的庄子,附近的都打听一下,是谁家的,产什么果子。

    是。我打听清楚是回禀赵宁,还是赵琦?

    你来回禀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