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45
    145

    服侍两位师父喝茶,闲聊,才知道,这几天永康公主进宫是去帮忙皇帝解决宫中的争宠事件。

    宫中两位娘娘,一位是静嫔张常新,一位是丽嫔齐学敏,两位嫔位的娘娘,出身都是歌舞姬,静嫔娘娘擅长唱歌,歌喉婉转如夜莺,丽嫔娘娘擅长舞蹈,身姿曼妙舞婆娑,近些年,皇帝十分喜欢她们二人,把她们从低等的歌舞姬升成嫔妃,当然,静嫔张常新是宁王送进宫的,而丽嫔则是闽福王送进宫的。

    听着这些,我忽然想起,刘畅真是粗鄙,居然要皇帝赏赐歌舞姬妾,也是南粤偏僻粗陋,刘畅又是行伍出身,完全不懂京都官场。不过,于此看,皇帝也是非常在意刘畅兄弟了,虽然南粤赋税收不到啥,而且,常年都有台风和瘟疫侵袭,需要朝廷救济,但是,越是如此,皇帝越发在意。

    张常新和齐学敏从进宫就开始斗,又偏偏两人一个能歌一个善舞,经常皇帝要她们联袂表演。说来也怪,她们进宫也好几年了,却都一直没有子嗣。皇帝倒是不缺孩子,皇子有五个,公主有八个,但是,每一个妃嫔都希望自己有个一儿半女,这样将来还有个指望。大周规矩,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如果先皇的妃嫔有子嗣,就会去子女府里颐养天年,若无子女,就直接送去京都郊外的颐养宫,那边远离京都,又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照顾,和看皇陵差不多的工作,所用太监宫女都是犯了各种错误,皇宫裁撤的人。

    此次就是内侍发现,齐学敏在张常新用的汤药中下了断子之物,滋事体大,皇帝派人请了永康公主进宫。皇后本应该是处理此事,但是,皇后最近感染了风寒,已经咳嗽严重要静养,宫中,按位份,宜妃,淑妃都可以做这个事情的主管,但是,皇帝还是请了永康公主去过问。

    毕竟,有子嗣的妃嫔都容易有私心,皇帝也清楚,即便是皇后,也有偏私或者自己的私心,好在皇后聪慧,一看滋事体大,就连夜受了风寒病倒了。

    妙清,你说要怎么处理好?

    皇后都病了,德金你想如何处理?

    如雨,你说说看,你若是我,要怎么做?永康公主望着我,饶有兴致。

    我想了想,这还是真的宫斗啊,我看那么多电视剧,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啊。师父,我不太知道宫中的规矩,和人,所以只能随便说说,若是一般人家,会这么处理这个事情。

    好好好,你就当你是一家主母,你家中出了这样的事情。永康公主马上给我设定新的内容。

    丽嫔和静嫔都进宫好几年了,均无子嗣对吧,然后,丽嫔给静嫔下药让她无子嗣。如果这个设定成立,那么丽嫔没人给下药,为什么也无子嗣,既然知道什么药物无子,那就说明医术很高,那么会下药无子,不是应该更吃能有子的药物才对?别人不生,自己生,才有用,不然,丽嫔只是给静嫔下药,不是挺奇怪的?

    也是,不过,内侍言之凿凿的,而且,静嫔的汤药里确实是有断子的药物。

    静嫔有什么病要喝汤药,医官是哪位?为什么丽嫔可以那么轻易的对静嫔下药,是她亲自动手,还是什么人动手,内侍是这么发现的,这个内侍又是那一宫的,为什么他会发现。

    我进宫了两日,也就是查问这些。那个静嫔是服用调理月信的汤药,被下了炮制过的红花,造成大出血,下药的是丽嫔宫里的小宫女,知道出事儿了,就畏罪跳了井,揭发此事的是宜妃宫中的内侍,他去给宜妃取药,看见了小宫女往静嫔汤药中放了啥,结果静嫔喝了大出血,险些丧命。太医院所有医官一起救治,才保住了静嫔的性命,但是,静嫔日后再也不会有子嗣了。

    我忽然感觉到了一丝诡异,师父,按照宫里规矩,是怎么处理的?

    我也在犹豫,因为人证物证都有,小宫女又畏罪自杀,基本上就是坐实了,已经把丽嫔在她宫中禁足,但是丽嫔不肯认罪。

    妙清夫人忽然插嘴,德金,皇上请你去,是不是觉得案子有疑虑,或者不好处理?

    不错,静嫔和丽嫔背后都有不同的王爷支持,丽嫔不肯认罪,口口声声说是冤枉的,皇后又生病了,揭发案件的内侍又是宜妃的人,宫里这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真是头疼。永康公主摇摇头,果然,只要是宫闱之事,数不清的秘密。

    我琢磨着我还是少发言,但是,又觉得蹊跷。这个事情看似丽嫔嫉妒静嫔,所以下药,但是,静嫔并无怀孕,要说打胎还说得过去,好好的调理月经的汤药,她可以有无数机会下手,怎么会在那么个平平无奇的时机。而静嫔是宁王送进宫的,而宜妃的哥哥是刑部侍郎,刑部又是康王的地盘,一个康王的人,一个宁王的人,康王宁王从来都不合,而丽嫔则是闽福王送进宫中的。这个闽福王与南粤王差不多,都是封疆偏远的异姓王爷,于大周朝政中,根本无足轻重。

    如雨,你看应该怎么办?

    师父,皇上请你进宫处理此事,是不是就是希望师父可以不涉及宫闱的利害关系,秉公处理此事?

    不错,皇兄应该就是怕宫中的人查案,会涉及偏私,才命我处理。

    那就公事公办呗,我大周朝有那么多刑名高手,大理寺卿之类的,差个简单的投毒案,简直轻而易举。师父既然查案,就派几个专业的查案高手,把真相找出来,至于要怎么处理,处理谁,案子的真相出来,再定夺不就好了。

    永康公主愣住了,她这两日满脑子的利害关系,竟然完全没想过找出真相,只是想该如何平衡妃嫔关系,几个王爷的明争暗斗,都进了宫闱,也是想着心寒。如雨一番话,反而点醒了她,不错,秉公处理,不是一句空话,就查清楚案子,不就可以处理了。如雨,你还真是个聪明孩子。永康公主喃喃的说。

    妙清夫人稍微一想,便明白了,皇帝找永康公主,就是要落一个秉公处理的样子出来,至于真相,先查出来,再由皇帝定夺就好。如雨这个法子好,给皇帝办差,不需要任何心思,只要知道皇帝的心思就好了。妙清夫人不禁对如雨刮目相看,这个孩子虽然岁数小,但是看事情主意很正,确实是不可多得。

    永康公主的差事,其实是皇帝的推托之举,他无法根据亲疏和形势需要,判断谁是罪魁祸首,但是,又需要给各方一个冠冕堂皇的交待,至于丽嫔和静嫔,其实他是无所谓的,不过是两个嫔,但是,如果此事涉及到宜妃,他还是会难受,毕竟陪了自己十几年深得宠爱的女人,会不会投靠康王,在宫中作乱搞事,对于皇帝来说极其重要。如雨,你明日回家后,休息一天,然后去妙清师父那边上学吧,为师最近事情多,至于二十日,我喜欢昆曲,要听一本长生殿。

    德金你还要求很多啊,连戏码子都定了。妙清夫人调笑道。

    永康公主带着笑,戏我选了,给你带两斤雨前江南新茶回去,可好?

    谢谢师父。

    德金,我的呢?

    早准备了。

    师徒三人,谈完正经事情,就开始斗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