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1
    91

    次日请安结束,我便随父亲到正院,和他提及了吴贞秀的事情,夏侯松原很赞同吴贞秀守寡,因为,在大周,守寡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情,尤其是吴贞秀这样的无子女的女人未丈夫守寡,十年,便可向朝廷申请贞节牌坊,在大周是很光荣的事情。夏侯松原当即答应,尽快给吴贞秀物色一个儿子,过继到她名下。如风是长子,又是建业侯的外孙,将来给吴贞秀过继的儿子,便是夏侯家的长孙。这一点倒是需要稍微思索一下,夏侯松原想了片刻,我有一个大哥,叫做夏侯柏原,可惜读书太用功,积劳成疾,过了世,他未曾娶妻,也无子,不如,把如风过继在我兄长名下,这样,吴氏便是我夏侯一门家长房的媳妇,她儿子便是长孙。

    我第一次听说父亲居然还有兄长,好像夏侯松原从来就没有族亲,居然,他还有一个过世的兄长,那,大嫂便是我的堂嫂,对吧。

    不错,这样,吴氏便继承我兄长那一支,你二哥就可以成为我的长子,他的儿子继承我们侍郎府,也好向建业侯家交代。

    父亲,那样就太好了,我会告诉大嫂你的决定,还有她娘家父兄那边,也请父亲告知。

    好,如雨,我看你办事周到,有条有理,要不要协助你母亲学一下掌家?

    这个好像应该二姐先学吧,我还小,掌家之事,不急着学。

    你母亲已经给你二姐找了人家,是勤功伯孙天佑的第五子孙子康,过了中秋便要准备订亲,明年出嫁,若兰过了重阳便不会再去书院读书了。

    我没想到,若兰会那么快就定亲,想来,林清琳还是喜欢伯爵的头衔,她是姨娘扶正,应该是特别想女儿嫁给王公子弟。若兰被崔子磊拒绝,应该是不会再在书院多逗留,等学期结束,她定亲了不去书院,应该是常理之中。

    那,以后开学去鸿鹏书院,不就我一个人了?二哥进山苦读,二姐在家待嫁?

    不错,如雨,你如果不想读书,也可以和二姐一样留在家里,让你母亲教你持家之道。

    父亲,你可听说过妙清夫人?

    夏侯松原瞪大眼睛,当然,妙清夫人是宫中公主和皇后妃嫔的老师,如雨你怎么忽然提起?

    书院的先生,那日与我讲,他可以介绍我去妙清夫人的门下读书,只不过,我不太知道妙清夫人是否合适拜师,而且,我在鸿鹏书院也在就读,只想学期结束再说。而且,既然父亲都知道妙清夫人,想来她是很好的老师,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学费很贵。

    如雨,想不到你有如此奇遇,能攀上妙清夫人,那可是大周女眷最想拜师的人,妙清夫人的弟子非富即贵,她应该有十年以上不曾收徒。当初,如云名满京都,都不曾被她收为弟子,如果妙清夫人愿意收你为徒,那是修来的福气。不用担心束修,能搭上妙清夫人,等于结交皇宫贵妇。如雨你只管结交贵人,需要银两便来为父这边支取。夏侯松原看着非常欢喜,简直合不拢嘴。他正懊恼,若兰和林清琳贪慕虚荣,非要嫁给勤功伯的五子,这种破落王公子弟,还不是长子,对于他的事业毫无帮助。他本来并未想过,以如雨的婚姻去找关系,结交权贵,如雨年纪小又瘦弱,看着并不合适嫁入豪门。想不到居然可以结交到妙清夫人。

    来,这个你拿着,给妙清夫人买个见面礼。夏侯松原居然直接从袖子里掏出了一百两银票。

    我瞪大眼睛,不敢接,父亲,这个银子,我好多年的份利钱。

    拿好,如雨,你既然结交贵人,就不要舍不得银子。

    我只好接过银票,装作非常珍惜的模样,小心的把银票藏进袖子里。

    出来与吴贞秀汇合,把父亲愿意把如风计入他兄长名下,吴贞秀和她过继的儿子,将是夏侯家的长子长孙告诉了吴贞秀。她千恩万谢,非要给我拿两锭银子。我自然不收,而且差点拿出父亲刚给我的一百两银票,还好,忍住了。

    吃过午饭,我正打盹,尹健羽过来禀报,说杏仁一早便去闲得阁与老板盘点存货,已经全部厘清,宋师爷也在闲得阁,已经做好了契约书,等我过去。

    我在马车上打个盹,到闲得阁就完全清醒了,精神抖擞。

    谢勇松掌柜的,正请杏仁和宋师爷喝茶,见我进来,宋师爷赶紧把契约书呈上来,我签了。

    宋师爷说,账房先生已经找到,姓陈叫陈记胜,至于小伙计,还没找到,目前只能麻烦谢掌柜的。

    宋师爷离开后,我和谢勇松坐对面喝茶。

    谢勇松见我一直默不作声,开了腔,夏侯小姐盘下我的店,我是万分开心,只是,小店的生意一直不好,如果经营的好,我也不至于卖闲得阁。小姐是善人,救我于水火,能继续做掌柜的,我定然万死不辞。只是,怎么令生意起死回生,还得靠小姐想法子。

    谢先生,你的徽墨是来自哪里?

    我是徽州人,闲得阁的徽墨都是我家乡的作坊生产的,打着闲得阁的招牌。只是,京都之中,除了皇商,还有几大家做文具生意的商行,他们的徽墨都很有名,专门到闲得阁来买墨的人寥寥无几。到店里来的多是文人墨客,读书人,但是他们好多都囊中羞涩,购买古籍和二手书,才是比较多的生意。只是,二手书的随机性很大,收入不固定,利润很薄。谢勇松侃侃而谈,见我不做声,就尽量把生意的事情讲得通俗。想来,他一定觉得,一个侍郎家的小姐,忽然有兴趣花三百两银子玩玩。

    我等他讲完,谢先生,有一事,我想问,大周用墨可都是自己磨墨?

    谢勇松有点晕,夏侯小姐,你是说墨?

    你叫我东家吧,不用带姓。不错,有没有墨汁?

    墨汁?可是磨好的墨?

    不错,我在书院,每日写字都是现场磨墨,成日幻想,如果不用磨墨,就有墨汁用,就好了。

    谢勇松皱着眉头,不用墨磨,直接用墨汁,我倒是知道木匠会用墨汁来做刻线,用线沾上墨汁,崩上木头去划线。只是,读书人,磨墨是天经地义的,即便自己不喜欢,也可有要书童磨墨。

    书院不让带书童和丫鬟进课室,都要自己磨墨。我是好奇,为什么没人做磨好的墨汁?

    东家说的我没想过,只不过,墨汁容易干,而且,墨可以有枯墨干墨很各种浓度的墨汁。

    那你可否找到这样的作坊,可以研究出一种不干的墨汁,把墨汁装进密封的小罐子,需要时直接倒出来用。

    谢勇松眼神逐渐严肃,似乎在努力思考,东家,或许我要还一次乡,把墨汁研究出来。

    嗯,就那么定了,给你三个月,回乡研究,过了年,你回来就好。至于闲得阁,我想重新装修一下,弄一些茶座,我们提供简单的饮食和茶点,只是干粮类别的点心和茶,既然很多书生来换书,购书,想必他们也会聚集谈天说地。我们卖茶和点心,就能赚一笔钱。至于旧书生意,也可以选一下品种,不要什么旧书都卖,而且挑选一些受众多,又奇货可居利润高的品种。

    谢勇松听我说的,眼睛都亮了,东家真是奇才,想不到侍郎府的小姐,能那么精通商业。

    谢先生,你对外还是老板,至于我这个东家,不要对外声张。毕竟,官家女子,不合适到前台抛头露面,也不用别人知道东家是我。

    是,谨听东家吩咐。

    于是我们商定,谢勇松等宋师爷找的账房先生来之后,交接好店里的存货和物品,然后,谢勇松回乡研制墨汁并带回首批货物,至于账房先生,则按照谢勇松的设计,把店铺装修好。闲得阁年后正式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