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7
    77

    下午的琴艺课,先生只是让大家报个姓名年龄,若兰,赵鸾,他们都带了自己的琴,我没有,先生让带了琴的学生演奏一下的工夫,我因为没有琴,先生无从考教,便辞了先生出来去马场。

    马场在书院的外院,我出了内院门,一路打听才来了马场。骑术的先生叫娄元庆,据说是兵部尚书娄寿春的侄子。我去交牌子报名,先生还颇为吃惊。有些学生有带了自己的马过来,也可以用书院公用的几匹马,而我今日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穿骑马服,书院的学生服尤其是女子的衣服,实在不合适骑马。所以我就去点个卯,认识先生一下。整个骑术课程的学生,只有我一个女子,大多数都是老生,他们都带着自己的马在马场绕圈。当然,也有人同我一样,因为是新生,没有带马和穿骑马装。

    这个人便是王元康,他和我一样,新来的两眼一抹黑,还好,他比我早到,和先生还有其他学生都混熟了。

    如雨,我们今天就可以散学了,先生说,骑术课是单日上。王元康见我来了,非常开心。

    我给先生交了教牌子,办好手续,就准备先去东四牌楼那边去买一些今日没有备齐的文具和用具,比如古琴。

    我和王元康出了马场,来到外院仆人聚集处,已经有一些学生散学回家。

    我找到杏仁和马夫,但是,若兰若竹都还没有散学,马夫要等若兰出来才能送我们一起回家。王元康倒是有车,可以载我一起去东西牌楼那边买文具,正在确定马车,赵鸾也出来了,他听闻我要去东四牌楼,如雨,你要去买文具吗?

    是,主要是要去买一个古琴,我也不知道哪里去买,赵鸾你可知道京都哪里的琴好?

    赵鸾一笑,京都的琴,当然是我们吉祥号的最好,御用的物件都是我们家的好。我那里有一尾焦木瑶琴正好没用,如果如雨不嫌弃,我可以下次上课带来,你先用。古琴这个东西,好的可遇不可求,今日匆匆忙忙应该是选不到好的。

    那就麻烦赵公子了。我开心的接受了,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那日端午节后,我总觉得赵鸾这个人虽然偶尔捉弄我,但是,并没有坏心。

    王元康派小厮去唤来他的马夫,表妹,我们走吧。

    我别了赵鸾,带着杏仁和王元康上了车。

    东四牌楼这边很繁华,有着京都最大的街市,王元康要去买一些他课程需要的书籍,而我主要买文具,本来要去买的古琴,也暂时先用赵鸾的,我们俩就分头行动,毕竟,散学已经不早了,一起买东西太浪费时间,明天一早还要上学。

    我和杏仁来到了京都的钱氏商行的总店,钱氏商行真的什么都有,我们来到笔墨纸砚区选购。砚台我是有一方刘杨送我的端砚,那个砚台是极品,我倒是不用再买,徽墨却是各种花色的。我看花了眼,又是花鸟鱼虫,苍松翠柏,又是各种人物画像,还要各种励志名言,简直应有尽有。我也不想费心思,直接到高级的徽墨区,每个花色一块,一口气买了几十块墨,估计足够用了。小二见我出手大方,一边殷勤的招待着端茶倒水,一边去请掌柜的出来。

    钱氏商行果然货色齐备,我还选用了好多漂亮的信笺和本子,还有曲谱。我正被琳琅满目的各色笔架迷花了眼,选不出一个最好看又实用的,杏仁忽然喊了起来,赵琦?我回头看见了赵鹄的小厮赵琦,正由掌柜的陪着从内堂出来。

    是三小姐?赵琦嘴裂到耳根儿,杏仁,你们回京都了。他看见杏仁,眼睛发亮。急忙让掌柜的迎我入内堂。

    我来买文具,我现在在鸿鹏书院上学,今天过来买一点笔墨。

    赵琦吩咐掌柜的看了我选的货品,精选一下,拿最好的合适的文具给我。果然,我选的墨又贵又华而不实,掌柜的拿出一些品质极佳的徽墨出来,花色也很漂亮,而且价格也便宜许多。不愧为奸商,哈哈哈,宰客一流。笔架也帮我选了紫檀木的,制作极为考究,而且很合适在书院用,不张扬,又很华贵。各种花色的信笺和本子,纸张,也都帮我调好了。我命杏仁跟着掌柜的去结账。

    你家公子,可回京都了?

    公子受了点伤,在南岭山的宅子里养着,而且还要守一段时间在南粤。赵琦低声说。

    我眼前浮现出赵鹄的脸,他,现在可好一点,有没有人在身边照顾他?

    少爷派人传信说,和三小姐结拜了兄妹。我也从余杭刚回京都,公子还吩咐我巡店结束,去拜见一下小姐的。

    我现在在书院上学,只有休沐日才休息,也不用来我家了。

    是,如雨小姐,如果有什么需要,派人告诉店里就好,我会安排人送过去。赵琦很恭敬的说。

    我笑了,不用了,我一个普通学生,也用不了什么,何况家中父亲也都安排好了。

    赵琦低声应,少爷说,小姐如果有什么需求,一定办到,其他的,无非一些节日礼物之类的,我直接送去府上交给杏仁姑娘就行了。

    正说着,杏仁已经回来了,赵琦一边交代掌柜的安排马车,一边和杏仁商量怎么联络。我静静的喝茶,想起赵鹄。他现在应该是在南岭山的那个山谷里,给他母亲守孝吧,哎,报仇这件事情,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头绪。只希望他能尽快恢复,慢慢再去查过去的事情。

    回到侍郎府,已经掌灯,桃仁已经把晚饭准备好,若兰他们已经回府了,而吃过晚饭,赵鸾派人送来了古琴,真是速度。我看着那尾琴,看上去很高级的样子,心里有一点点感动。尹健羽听说可以隔天带着齐齐陪我上骑术课,高兴得不得了。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很平缓的滑过,我安安稳稳的上课,先生的教学很简单,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反正我也不想有什么突出表现,先生怎么教,我就怎么学,既不会提问,也非不要不回答。至于背论语,背唐诗,我怀疑我可能记忆力恢复到了我童年时代。我以前少年时代,属于天生记忆力很好的人,基本上什么东西,读几遍就能很精确的复述。一字一句的背诵,虽然不至于看两遍就会,但是读几遍基本上就记住了,关键是,学的东西太简单,毕竟我可是硕士毕业是人,这点小学课程,实在是简单。

    至于学琴,我也是本着不突出,不落后的原则,反正先生教的我都会,其他的不多学半点。骑术亦然,娄元庆并没有教太多马术,只是提供一个场所,让我隔天骑马运动一下。

    转眼,休沐的日子到了。十四散学那天,我万分开心。大周学生简直就是被周扒皮欺负的长工,半夜鸡叫天不亮就起来上学不说,还一个月只休息三天,不但没有双休,连每周单休都不能保证。我腹诽了一万次这个古代,可惜无济于事,还好,我上学知道偷懒,经常偷偷打瞌睡。而最严格的先生就是崔子磊,他竟然是首辅大臣崔恒的儿子,无论才学还是气度都很不错,吸引着我们全班女子,可惜,我还小,对帅哥熟视无睹,崔子磊已经二十八了,他足够在大周这个时代,做我的老父亲,所以我还是对他不像班中的姑娘们那么花痴。

    我果然慧眼如炬,除了若兰,我们班,学习最好的便是翁德仪,就是那个最漂亮的姑娘,我看她的眼睛无时无刻不专注在崔子磊身上,就琢磨着,他们的可能性,一如我之前喜欢看娱乐圈八卦一般的,爱看书院学生之间的暧昧。

    忠勇伯家的小姐焦雅律似乎很喜欢赵鸾,经常在古琴课上,需要她演奏的时候,满脸通红。赵鸾应该是她的姐夫,就是说她是赵鸾的小姨子。我也是听赵鹂说才对赵鸾家有了详细的了解。赵鸾15岁便已经成婚,娶了他母亲哥哥的女儿,忠勇伯的长女焦雅琴,可惜,焦雅琴生产的时候不幸难产而死,留下了一个儿子,一岁,由焦雅琴的贴身丫鬟春梅,现在收了姨娘在带孩子。只不过,赵鸾并没有收房。他自从妻子离世,也没有再纳姬妾,只是给了春梅姨娘的名分,分了一个院子给她居住。这个焦雅律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偏偏看上了姐夫,很想嫁给赵鸾做续弦,只不过,赵鸾对她并无想法,因此,焦雅律已经拖到了16岁,还未婚配。只不过,忠勇伯府的小姐,做人家的续弦,总是不太体面,所以连吴妙宁都不太积极。而赵鸾赵鹂的母亲焦玉英,看着焦雅律长大,颇为不喜欢她的性格迟钝又花痴,没有理家之才能,总觉得儿子读书很好,将来科举高中,必然会寻得更好人家的女儿。吉祥号是皇商,又是京都最有名的商户,虽然赵鸾不是长子,但是,因为赵吉常的长子赵鹄,是钱氏商行的继承人,因此,吉祥号势必会以赵鸾为主,即便他将来为官,也会由当家主母分配管事掌管商行。

    赵鹂虽然和若兰很好,因为经常一起吃饭上课,也和我熟悉了很多。而且,若兰喜欢学业,成日练字就耗费了很多工夫,全然不象我那么闲散。赵鹂,林倩儿,便经常和我一起玩儿。

    林倩儿是若兰的表妹,她因为父亲是御医,所以,下午课程全部不上,回家跟着父亲学医,尤其一些妇科儿科疾病,作为女医更有优势,所以,她还要去医馆上学。

    我和王元康倒是臭味相投,他是不爱学习的小侯爷,和若竹赵鸾他们玩不到一起,而我们隔日骑术课便可以一起骑马。我最近学习的科目是骑马过树丛,其他娄元庆教的什么站在马上,什么各种高难度杂技动作,我就算了。骑马就是我的体育课,我需要晒太阳,补钙长高,长结实和健康。

    可惜,无论我怎么吃,怎么运动,晒太阳,我就是只长高不长胖,依然四肢修长,没有发育。虽然个子只比若兰矮一点点了,但是她有一个半我那么厚,宽度也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