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山居岁月
    南粤的罗浮山特别的出名,离羊城也不算特别远,南粤王在罗浮山有避暑的别墅,还有温泉特别舒适。象我这样的习惯自来水和热水器的现代人,能天天洗澡泡温泉,简直就是神仙生活。

    带到罗浮山的除了王府的侍卫,大多数都是青山院的人,负责各种保卫和信息传递。王爷觉得,王妃和京都的侍郎府传递信息,最好先远离那些王府细作,既然官家对他有疑心,自然会安插各种暗探,不如趁着王妃身体不适,又有孕在身,把这一条线索远远的安置在王府之外,等他厘清王府各处的细作,再回府更安全。而刘畅的荒唐举止,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毕竟,身为一个王爷,年富力强的,王妃有孕,他广纳姬妾也是人之常情。何况,王妃有病避开王府在外养病,他自然是轻松愉快的享受生活。至于以往的励精图治,则被他抛在脑后。

    我带着桃仁杏仁还有潘凤鸣一起前往罗浮山,留桂枝看家,她熟悉王府的各项事宜,被留在王府和如云的丫鬟半夏作伴,她们本在京都就是旧识,自然也落得个清闲,不需要伺候主人。只不过就是留守王府,约束小院的下人们,还有就是每十日便会报送一次王府各处的消息。桂枝很聪明,有些不便书写的内容,已经很轻松的用我教她们的拼音书写。想不到,最简单的符号,竟然在古代成为谜语。

    从京都传来消息,刘杨已经安全抵达京都,并且已经和公主完婚入住驸马府。父亲那边也无太多消息,毕竟,山高皇帝远,南粤也不算大周的重镇,官家安插了细作,又把刘杨弄去做人质,也就安心了。

    如云在罗浮山也很舒服,远离王府,她变得活泼了好多,常常不要人伺候,邀请我一起泡温泉,聊天,喝茶。她估计也是看我不学无术整日闲逛,竟然想出了教我琴棋书画打发时间。我引导了数次,可以教刘智说话,陪刘智玩儿,如云都不为所动,坚持要培养我的学问。我也只能自食苦果,学习弹古琴和下棋。还好,书法和丹青被我赖掉了。我深刻的体会到,当初作为一个虎妈,逼迫李云齐学各种才艺的苦楚,真是被反噬了。还好,论下棋,无论象棋围棋,有陪着李云齐上课外班的底子,加上小时候被老爹强行灌输的菊中密和当湖十局,还有tv5那些转播的中日围棋对抗赛,王海波对围棋的喜爱,弄得我被逼无奈看了无数棋局。对付高手我是没戏,但是如云还真是小菜一碟。古人过分纠结打劫和势,在我的疯狂占边角,只看实空,不管其他的实用主义战法之下,完全不堪一击。至于象棋,从小被外公骗着让车马炮下棋的我,对于打棋谱完全不怵,如云更是手下败将。于是,如云就开始全力教我弹古琴。为什么古筝还不传入中国,我无数次心里发问,那个东西起码有个格子,好操作啊。于是,天天谈古琴,我居然也学会看曲谱,简直就是天书,其实不过就是标明的指法,古人真不讲究。

    好在,如云教我的古曲曲子,我竟然当初坐在王海波的车里大部分都听过,无非就是按照曲谱练习一下一直旋律。这对我来说不难,如云也经常夸我有领悟力,弹出来曲子意境悠远。我就支支吾吾,假装是她教的好。

    日子很快乐的过着,我每日在山中骑着马瞎逛,然后练习一下擒拿和简单的暗器,我的针筒已经使用极为纯熟,它们简直象枪一样好使,连潘凤鸣都经常找了我的道,被针筒射中。青山院的技师又不断的改善针筒的设计,我使用中有任何不方便,都会和技师沟通,不久之后,他们就设计出改良版。闲暇时光,贺文天师父就教我各种用毒秘技,还有解毒方法,至于医术,说实话,我大学学习的中医方剂和针灸术,比她高明很多,我们经常在具体问题下探讨,贺师父对我是个天才这个事情,非常笃定。尤其是妇科带下病,因为之前无论是实习还是从事卖药的日子,我都有对药物和诊断的很多经验,

    山中日子容易过,如云也心情舒畅,刘智从牙牙学语到语言流畅,如云也产下一子,刘畅大喜,取名刘驲。派了好多乳母和伺候的丫鬟婆子过来,等如云身体稍微恢复,我们就要结束美好的度假生活,要回归王府,给刘驲过百天。

    回到王府,一切按部就班,王府的后院已经建设完成,所有姬妾都挪到新建的院子里,如云和我回到王府,还是住过去的小院。由此,南粤王府分为王府和后院,所有姬妾都居住后院,而只有王妃和世子,二王子和刘旻居住在王府中。因为刘旻记在高侧妃名下,所以高侧妃也居住在王府中。府中主要日常是高侧妃管理,王妃产后身体虚弱,需要静养,因此即便回归王府,依然是高侧妃管理后院。

    而我,也继续居住在小院,回来后过了生日后,我已经十二岁了,也会天天去羊城的义学读书,只不过,我实在是身体不好,经常请假,学问是没学到多少,也是常年在王府小院里修养。我和如云,都是因为身体不适,几乎不出席王府的活动,只有每年的大型夜宴才会出席,

    日子飞快的划过,我已经十三岁了,豆蔻年华,也是到了要回京都的时候了。这两年,我明显的长高长大了,不过,癸水未至,整体还没有发育,看着还是个孩子。昔日义学那些小姐妹也都纷纷有了人家,结婚的结婚,定亲的定亲,大家都长大了,义学的熟人越来越少,大家都被关在家中,学习女红之类的,为出嫁做准备。

    钱氏商行还是每到节庆就会有人送礼物过来,只不过,大多数都是送货的小厮,很偶尔赵琦会来,而我也学会了回礼,送一些各地进贡和官家赏赐的物件给赵鹄。想来他南来北往见识广博,并不会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我十三岁生日,赵琦又来送了一万银票,我们之间的礼物,除了那些奇奇怪怪的各地珍宝,每年我生日,赵琦都会带来一万两银票。我其实完全没有花钱的机会,每月的份利就足够我用,我这个人也没有什么花钱的爱好,竟然已经攒了十万两银票出来。我这次回送了赵鹄一件宝贝,我的改良型针筒。这个针筒是普通款,没有毒针,但是非常小巧,可以装在衣袖中,遇到危险直接击发,我还仔细的画了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赵鹄应该一看便会使用。他常年在外,虽然也会一点武功,但是如果遇到危险,还是身边有个武器比较令我安心。

    过了重阳,京都的父亲来信,催我回去。毕竟我已经长大,一直住在南粤王府,实在不太合适。如云也曾经悄悄问我,是否想留在南粤,比如帮我物色一个羊城的人家。羊城将军家的夫人,自从多年前的夜宴,就非常喜欢我,一直有意想结亲,只不过,羊城将军家官职低微,实在算不得良配。但是,如云自持可以控制好婆家,所以也试探的问了我的想法。

    我有点纠结,其实,如果可以一辈子不回京都,直接嫁给羊城的人家,也未尝不是一个好事。毕竟,南粤境内,南粤王有觉得的控制权,没人敢欺负我,能与王爷做连襟,岳丈是吏部侍郎,是羊城所有官宦之家的向往的婚姻。我很纠结,我不知道回到京都会遇到什么,也不可预见,我将来会和谁结婚。但是,我好像不想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就像我当初,明明可以在北京工作生活,却偏偏为了爱情,抛弃一切跟着王海波来到深圳,两个一无所有的人一起创业。而现在的我,不知道未来会和谁一起,京都也是一个遍布荆棘的家,而我还是想回去。虽然那个家,没有一个人希望我回去。我的亲哥哥,夏侯如风,也忽然病逝了,他一直身体不足,卧病在床,也娶了妻子,却新婚不久,便抛下妻子过世了。知道消息已近年关,父亲来信说,要我过了年,便启程回京,给哥哥奔丧。

    接到如风病逝的消息,我和如云都有点恍惚,尤其的如云,虽然如风自幼身体不好,但是忽然过世,对如云来说还是很大的打击,从此后,我们夏侯家,子嗣便只有林姨娘的儿子了。我们夏侯家的女儿,再努力也不过是光大的别人的门楣。而我,完全对如风无感,也会在他过世后,觉得我有必要回京都吗?

    南粤的冬天并不冷,但是想起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南粤过年,不禁有点难过。开了春,我便会回京都了,我忽然有点希望,看看夏侯家什么样子,也许有机会去看看赵鹄。我不会忘记赵鹄的模样,因为他的脸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印刻在我的心里我的血液里的亲情。

    过年前,我又见了一次赵琦,平时,即便是年节也是杏仁接待钱氏商行的人,而今年过年前,我不但亲手交给了赵琦我的礼物,还让他传话给赵鹄,我会过完二月二就启程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