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成为故人
    刘畅来到王妃的院子,家中最近的人口安置,恐怕要你费心了,王府地方小,那二十人,你打算怎么安置?

    我想就用杨哥儿的那个院子,地方也够住了。

    不是有两名姬妾是要有妾的名分的吗?要不然,把她们分开?刘畅试探着说。

    如云眯起眼睛,盯着刘畅,王爷的意思是?

    不错,虽然一起来的,我也可以分别恩宠啊。刘畅的眼里忽然闪过一丝笑意。

    王爷的意思是,分化她们?

    不错,从来王府,就变成独立的院子给她们住,想抱团都需要来回奔走。最好一东一西,分住两边。其他随从,也把伶人直接分去西院的教习所,和府里的歌舞伶人戏子放在一起。刘畅的笑意加深了,果然,如云就是知头点尾,实在是个好帮手,特别是这样一个人还是枕边人。你看,不如让如雨搬去刘杨的粤国公府,反正她之前学骑马,也在那边有院子休息。而且,杨哥儿对她也是很用心,反正如雨还小,暂时住几个月也问题不大。刘畅笑眯眯的和如云提议。他这个弟弟,别看平日粗枝大叶,但是天天都想方设法弄好玩的给如雨,这是很用心了。

    不如等人来了,王爷看看喜欢哪个,一个带着大多数随从住在刘杨的那个院子里,另一个打发去王氏的院子合住。王爷去和王氏说一下,她必然是会用心关照的。如云岔开了话题,她也不太确定,要不要告诉刘畅皇上会给刘杨赐婚的事情。

    怎么,你觉得杨哥儿配不上你妹妹?还是你家侍郎府的小姐,怕单独和男子住同一个府邸名誉不好?刘畅皱起了眉毛,有点不快。

    如云见刘畅不高兴,只好和盘托出,当然不是,杨哥儿算是我看着长大的,他那么好,我怎么会不喜欢,我小妹就更是了,我们自幼母亲便身体孱弱,也算我们姐妹相依为命,他们两人情投意合,能结连理当然好,只不过,现在看是不可能了。所以,我现在是尽力分开他们二人,最好少接触,免得真的日久生情,互相爱慕,就麻烦了。

    为什么?你父亲那边我去说,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父亲那边传了密函过来,年后,皇上会为刘杨指婚。如云终于还是说了出来,毕竟,她知道京都那边,青山院有耳目,消息都很快,她平时是不会提她与父亲也有消息传递渠道。

    什么?刘畅大吃一惊,冷汗立刻下来了,皇上是有多不信任他,要拿他的亲弟弟做人质,指婚,那不就是直接安插人在粤国公身边?

    而且,不是指婚寻常人家的女子,而是郡主或者公主,刘杨会直接成为驸马。

    刘畅皱紧了眉头,我是有听说,工部在做驸马府,好像是给公主成婚用的,你父亲哪里听来的驸马是刘杨?

    具体什么渠道知道的,我也不清楚,想来父亲在吏部任职多年,六部官员他都要做考绩,应该是认识什么操作的人吧。毕竟,我嫁给你,南粤王怎么说都是与我父亲是姻亲,如果驸马是刘杨,自然会有人通风报信。

    嗯,不错,我是听说工部在大兴土木做驸马府,京都官场应该是都有耳闻的。只是,没想到,皇上要我的弟弟。刘畅有点黯然,大周国的驸马,绝对不干政,也不能带兵打仗,不能六部任职,也不能离开京都,刘杨如果被指婚,就会常驻京都,等于是完全废了。

    如云,你说,刘杨马上修书给你父亲,求婚娶如雨可好?我舍不得刘杨困在京都,做一辈子废物皇亲驸马。

    如云摇摇头,万万不可,如雨只有十一岁,现在求亲,不是摆明了你知道皇上要指婚,他不是更忌惮你,更要卸掉你的兵权,和在南粤的权力?而且,就算娶亲了,皇上依然可以指婚,然后把如雨降为妾室,我就那么一个同父同母的亲妹妹,我是断不可能让如雨做人妾室的。

    哎,我也是急糊涂了。刘畅知道如云说得对,只能叹息,他和如云在一起很幸福,有妻有子,万事满足,也希望刘杨可以幸福,找个贤妻良母,最好一直在南粤,做他逍遥快活的粤国公。

    我已经告诫如雨,远离刘杨,毕竟他们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可能一阵子不在一起玩儿,就淡了。

    她可愿意?

    如雨还小,未经人事,我也细细问了,如雨只是觉得刘杨对她很好,又经常一起玩儿,还是儿时玩伴的感觉。她才十一岁,男女之情她还不懂。

    刘畅沉吟半晌,此事,还是不要瞒着杨哥儿,他那个性子,如果忽然被指婚,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也罢,此事因我而起,杨哥儿也是为我,才要去京都做质子,我会告诉他。

    也好,相信如雨很懂事,必然是不会再和杨哥儿有什么,就算作是兄妹吧。

    南粤也渐渐入冬了,我放学回到小院,见柯秦在院子里,围墙的阴影里,他好像若隐若现,没人注意到他在。他还是一脸严肃,黝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看着像个黑漆马虎的门神。

    小公爷让我带个话给小姐,十五想和小姐去郊外骑马。柯秦走近我,用只有我能听见的声音说。

    嗯。我低声答应,然后,径直走进房间,不再理柯秦,他也一闪,就隐入了树丛中不见了。

    我今日去学堂并没有带丫鬟一起去,桃仁杏仁都去店里学艺,潘凤鸣从来不陪我读书,桂枝在院子里留守,我也懒得带小丫头跟着伺候。

    刘杨应该是已经被刘畅告知了赐婚的事情,自那日后再也没来过我的院子,他本来就不住在府中,自然杳无消息。

    覃红玉自从圣旨下来以后,有点抑郁,她才刚进门,就又要来二十名姬妾,虽然她身份是侧妃,但是,王府生活显然不那么容易。王爷对她也是以礼相待,并没有特别宠爱。她也习惯了王府生活,我伤势好了,要去学堂,她就很少来我的院子了。

    王爷最近有点不务正业,常常留恋花丛,经常在羊城的青楼请客喝花酒。也是年关将近,各个衙门都清闲了不少,大家的应酬多了,往日,王爷是不太留恋青楼酒肆,瓦舍勾栏,除了在军中,便是在王府的正堂议事,或者与府中的清客军师研读兵法,讨论各地的地理山川。

    到了十五这日,我着了嫩黄色的骑马服,骑着齐齐出了王府。一般我出门都会带着丫鬟侍卫一大群。今天摒弃了所有人的服侍和陪伴,我策马往粤国公府走,只行的一半,就看见刘杨骑着马,在路边等我。见我过来,他也不言语,策马带头前行。

    今天,刘杨穿了宝蓝色的劲装,配着黑色的马靴,马靴上有金线刻画,从后面看去,又挺拔而健壮。他似乎瘦了一点,从背影都能看出来,背部似乎有骨头突出了。

    我们两人默默的骑行,也不知道是哪里,我一直跟着他走,齐齐和他的马也是熟悉的,所以,我根本不需要看路,信马由缰,两匹马也像是有默契一般,相伴而行。

    到了郊外的一个山坡,刘杨下了马,我也勒住缰绳,他朝我走过来,我被他抱下了马。曾几何时,他经常的抱我上马下马,现在两人变得有一点点生疏,但是,下马那一瞬间,依然回到了过去。下了马,刘杨并没有松开我的手,如雨,你可愿意跟我走?我们隐姓埋名,去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从此不再过问世事。刘杨的声音有点少年人的尖锐,让我觉得有点陌生。

    他是想带我私奔?我吃了一惊,想过他约我出来,可能是了断两人的关系,毕竟,我们互相送了信物,要完全断干净,就要归还信物。但是,他居然想抛下一切和我私奔?大哥,我才十一岁,你拐卖儿童了好不好,把我拐出去做童养媳吗?我腹诽着,我都没带银票,私奔不得饿死。刘杨一个小公爷,从小锦衣玉食,没钱没本事,怎么过啊。而且,我们俩跑路了,如云怎么办?她可是牺牲了自己政治联姻的,怎么可能牵连一大家子人。

    杨哥哥,谢谢你,这些日子对我的好,但是,我不过是客居王府的闲人,你是粤国公,有大好的前程,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王爷,还有我姐姐。你永远都是我的好哥哥,这个玉佩还给你,从此我们估计也很难再见了。我有点说不下去,只是把他送我的玉佩递了过去。

    刘杨把玉佩塞回我手里,也罢,我就知道,你不会肯跟我走,真让我背弃王兄,王嫂,让他们受牵连,我也不会安乐,也罢,从此我就是个废人了,你永远都是我的亲人,妹妹也罢,什么也罢,你留着玉佩,以后如果回京都,就可以用玉佩找我,如果有什么事情,也可以用玉佩调动青山院的人马和暗卫。你送我的荷包,就不还你了,当给我留个念想吧。刘杨好像忽然长大了,语气中充满了萧瑟之情。他也知道,被指婚了,就是人质,以后只能声色犬马,什么都做不了。唯一可能的,就是偶尔打听一些消息,为青山院做事。

    人总是要长大的,杨哥哥,祝你日后能平安喜乐,也许公主也没那么令人讨厌,试着接受,说不定也很开心。我尝试劝他,但是,语言无力。他和公主本来就是不同阵营的人,皇上如果信任刘畅,怎么会把刘杨质押京都。而一腔热血,满心抱负的刘杨,从此也就只能在京都做个富贵闲人,甚至还有各种掣肘。

    如雨,你长大了,也要好好寻一户人家,不求大富大贵,要找个真心待你的男人。刘杨尽力的保持语调,但是,他的笑太牵强了。

    好,我们以后私下不要再见了。杨哥哥,你好好的,我也会好好的。世事险恶,杨哥哥珍重。我说完,不再理会他,骑上马,往王府飞驰而去。

    我知道,他就跟在我身后,他会送我回王府,而今后,我们就是桥归其路归路,可能此生不再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