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秋游野趣
    八月十八,南粤王府女眷去端州的法华寺进香。也算是轰动羊城的大事,为了防止围观的人太多,一大早三十辆大车和侍卫的马队,就浩浩荡荡的出城了。我在城中是坐在马车里,到了城外,便换好了男装的骑马服,骑上了我的栗色小马。准确的说,我的小马正在飞快的长大,现在它的高度已经和正常的其他马一样高了,只不过,齐齐的品种是身高更高的马,所以,它才算一岁的小马。我穿着玄色的骑马服,滚着金色的团纹,马靴也是刚刚赶制的翻毛羊皮靴子,既合脚又舒服。戴着大大的斗笠,有面纱盖住我的脸。马队行进时,尘土飞扬,需要面纱遮住脸,防尘土和沙子迷眼。

    羊城到端州府的官道很宽,而且,都有黄土铺路,现在不是雨季,出行正好。

    我在王府闷了几个月,这是第一次出远门,心情非常愉悦,骑着我的小马齐齐,开心的看着周围的景物。我边上是马夫管事尹健羽,骑着大黑马,跟在我的身边。尹健羽是苏天照的徒弟,这个出身草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马背上,苏天照去收马的时候遇到的孤儿。他也就十几岁的年纪,中等身材,很瘦,下马看见的是因为长期骑马形成的罗圈腿,他的皮肤有着不像常年户外活动的人的白皙,单眼皮的凤眼,配着一个有点突兀的鹰钩鼻子,又大又直,薄薄的嘴唇,看着有点不符合阴沉和冷酷。还好他爱笑,一笑起来,就是温暖和煦,像个大孩子。我的齐齐,平日便的他照顾,所以,老苏安排他跟着我,主要是担心齐齐毕竟是个驯服不太久的小野马,怕它忽然野性难驯,伤到我。马队前面有侍卫开道,王妃和世子坐着马车走在队伍中间,而小公爷刘杨走在队伍前面,殿后的是王府的卫队和一部分青山院的高手。我就走在刘杨的后面,时而快时而慢的策马疾奔。潘凤鸣跟在我身后,骑着马,英姿飒爽的。

    我还是儿童心性,骑了一上午就累了,骑马作为一项运动,或者游乐设施,是个好玩的项目,但是,当骑马作为交通工具,就变得无聊和辛苦起来。又颠又磨腿,我实在没有兴趣一直骑马到端州,于是,打尖之后,我就坐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里。

    王府的马车都是选择跑得最稳的马匹,由有经验的车夫驾驶,但是,古代那种木头轮子,一点缓冲都没有,加上路也是土路,难免颠簸,车里有无数软垫也没有好受多少。我实际上这次才是来到这一世以后,真正意义上的有意识的第一次长途旅行。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人,就是有钱人也不喜欢游山玩水做长途旅行,只有徐霞客那种少数的真正旅行家才会去那些名山大川,实在是交通工具的问题。我被颠得头晕眼花,浑身疼。桃仁杏仁陪着我坐车,见我精神萎靡,百无聊赖的模样,想找话题陪我聊天,都没有。最后,只能任我躺在车里,昏昏欲睡。什么南粤风光,简直就是完全没有兴趣。

    王府的女眷们,很少出远门,反而各个都精神抖擞,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颇为开心。以至于,到休息时候下车,只有我没精打采。刘杨见我精神不好,还有点担心,专门去请贺文天师父来给我诊脉,结果也是脉象平和,只是身体虚弱,旅途劳顿。我当然不能说,作为一个现代人,实在的舒服习惯了,吃不了古人这种车马之苦。倒是有人和我一样,没精打采,那就是刘智,他才一岁多,吃了睡,睡了吃,完全不在意窗外美景。

    沿途每一站都有官兵迎接,所住客栈也都是有军士提前警戒保护,一路上很是安全。行了三日,到了端州。端州距离羊城不过二百里,是南粤的一个州府,府尹大人早早的出来迎接王妃马队,不过,如云此次不想要那些繁文缛节,而且本来就是家里女眷出来进香秋游,并不喜欢那些迎来送往的客套,就索性让刘杨拒绝了府尹的好意,暂住一个空的院子,准备次日去法护寺进香。

    次日,来到端州著名的法华寺进香,庙里也早早的清场,专门供王府诸人进香。这间法华寺是天台宗的庙宇,僧尼混合居住,前僧后尼,也算是南粤少有的大寺庙。南粤信奉禅宗的寺庙较多,天台宗作为禅宗的分支,也是有不少信众。南粤地界,佛教的信徒众多,尤其是内宅之中,女眷多数喜欢拜佛,抄录佛经是功课之一,而妙法莲华经也是抄录最多的。如云平日没有特别信佛,不过,也会入乡随俗的礼佛进香。

    拜完佛,本次的漫漫征途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下面就是去王府的别墅度假秋游。大家明显都轻松了好多。王府的别墅在端州府的鼎湖山中,车队行了半日,便在傍晚到达了别墅。

    别墅在半山中,有温泉从山间涌出,别墅依山而建,正院最大,内有独立的温泉殿宇,还有一些厢房,如云带着刘智住在正院。东院和西院则是也有露天温泉,刘杨带着侍卫居住在东院,西院则是高侧妃带着刘旻居住,刘旻颇为精灵聪慧,离开张氏这些天,慢慢习惯了高侧妃的陪伴,也和高侧妃相处很融洽,除了每天晨昏定省,基本上都是在西院玩耍,高侧妃也教她一点女则之类的东西。过了重阳,刘旻就要启蒙,会分院单独居住,提前学点女则女戒之类的,会有助于学习。张氏也是识字的,但是文墨有限,不如高侧妃有文采。别墅还有一个别院,本来,刘杨为男子,他住别院更合适,但是,别院距离正院太远,山中安全隐患多,怕有事情不能及时支援应对,所以,就由他居住在东院,方便照顾王妃世子,而我也乐得清净,毕竟,离得远就可以有理由不用晨昏定省,只要五日去见一次如云即可。

    别院真是别有洞天,不但有很大的室内温泉,可以供我日日沐浴泡温泉,还有一个泉眼出口的热水特别烫,可以用来煮温泉蛋,简直是美味。我也是好久没有享受到天天洗澡,早餐吃温泉蛋的快乐了。别院再往山上走,就到了半山的一处平地,有个小小的骑马场,简直是福地洞天。

    住得几日,刘杨率领侍卫,日日去山中打猎,什么野兔雉鸡,还有一天打了狍子回来吃。我也是有空就去跑马几圈,闲暇时间就看看书,写写生字,经过我的反复默写,繁体字对于我来说,终于可以书写顺利了,摆脱了只会认不会写的尴尬境地。毕竟,我还是有文化的,弄得不会写字,或者都是错别字就不合适了。

    如云也很开心,经常远远的听见山间传来的琴声,如云之前是京都第一才女,不但貌美,而且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弹得一手好古琴,真是高山流水。我有时候甚至好奇,如云在京都就没有遇到过什么书生公子的,才高八斗那种,和她可以琴瑟和鸣。刘畅虽然是南粤王,毕竟是个粗人,军营中打拼鏖战出来的粗犷豪迈,能听得懂音律吗?如云好像在王府从来不弹琴,也没见过她吟诗作对。想想真是可惜。不过,我们这种官宦人家的女儿,婚姻大事自然是自己做不得主,要看家中的厉害关系,才能决定嫁给谁。忽然觉得,如果如云从来没有爱慕过谁,可能反而是福气。毕竟,即便是遗憾,终归是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想。而如云早年在家一直掌家,我们的母亲一直疾病缠身,后来过世,她作为长姐,势必要在家与继母夺权,可能也没有精力想其他的。嫁给南粤王,恐怕也是她的最好选择。

    这日,潘凤鸣带来了一些东西,是五个不同颜色的小筒子。我瞪大眼睛看着她,这是什么?

    小姐不是之前吩咐我哥,做那种有机括开关的针筒,可以不用内力,就可以击发出针伤人?

    不错,是有这个事情,你哥托人带来的吗?

    端州府这边的山里,有青山院的别院,里面住的威字门的兄弟,不乏能工巧匠和武林高手,这个针筒的研究,本来就是交给他们完成的。前日传来消息,已经做好,我便去取来了。

    我仔细端详这些针筒,五个颜色的针筒,分别为,青赤黄白黑五色,每一个不过六七寸的长度,粗细大约三指的样子。每个针筒内有三组,每组五枚三棱针,针长一寸,针筒从侧面可以打开,装填针很方便,针筒的最下部有一个暗格里面还有三枚蒺藜状的毒针,见血封喉。毒针的机括有保险栓,不用力扳动是不会击发的。这个最后一格的设计是保命的。其他针是有麻药的针,药效没有特别快。

    潘凤鸣去找了鸡,兔子和一只小羊,作为试针生物。最后的毒蒺藜,杀死小羊的时间为半个时辰,也就是说,非常有效。备用的针和蒺藜,解药等等物品有很多,我拿了一个白色针筒,把解药的弄了一点装进针筒底端的小格子中。

    一切收拾停当,我觉得安心了很多。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会有办法保护自己,起码是活着。

    山间的岁月容易过,没有任何的烦恼,每天游山玩水,刘杨还带我去了七星岩,漂亮的小湖里面有好看的小山。

    虽然知道附近的山里就有青山院的训练营,但是我好像完全不在意,连问都没问一句。这要是之前,我一定是充满好奇,想方设法去,而经过了深思熟虑,我觉得我简单一点,不被看好一点,更有利于我的生活,于是,万事不在意成为我的新的生活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