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瞬息之间
    日子平顺的过着,我每天除了早起做身体训练,和潘凤鸣练习擒拿以外,下午就带着桃仁去贺文天师傅那里学习医术,其实是辨别毒药和解毒之术。我要是回京都,首要的面对的问题就是,还会中毒,因此,除了我要学习辨别有毒之物,日常饮食也要及时检查,桃仁也得和我一起学习。贺师父大约猜出原委,我之前中的寄生蛊应该就是她师兄的什么人下的,来源便是她的家学渊源,因此,教授解毒,并不需要从医学原理开始,而是直接将她门中的毒药如何解毒讲解清楚即可。这样,学习的速度就很快,而且应该是非常实用有效的。

    每日下午,我和桃仁向贺师父学一个时辰后,就留桃仁在贺师父那里学医理药膳,至于我,则在西院的学究师父处,开始学千字文和幼学琼林。我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得识字,虽然我认识大部分繁体字,但是,实在是多年用电脑和键盘输入,已经很少手写字,更别说繁体字了。不过,我请先生教我识字,不按普通的教学方法,先生只需要教我哪个字怎么写,是认识它,并且会写就行,不要什么讲解和背诵。因此,平常幼童启蒙,千字文起码要学几个月到半年,我不到一个月就认识了里面所有的字,也会写了。只不过,我的字就不怎么样,要练习书法又花时间又没有啥用处。我虽然不太会用毛笔,但是以前钢笔练字是临的赵朴初写的金刚经,所以,换成小楷狼毫,笔锋开小一点,写的小字也不太难看,起码先生是看的懂的。先生姓宋,在王府做西席,以前是教小公爷读书的,只不过,刘杨实在是不喜欢读书,粗通文墨以后,就不喜欢再多读书了,因此,这位宋先生在王府颇为闲散,好不容易领了给我启蒙的差事,自然是万分努力。对我的建议,也是从善如流。

    宋先生大约从来没见过那么自律,自主喜欢学习的孩子,一教就会,每天晚上还每个生字抄写十遍,第二天还默写,完全就是个天才。于是,速速禀报了王妃,把我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聪明伶俐。

    如云见我在王府过得很适应,身体也逐步恢复,而且从来南粤到现在,不过短短数月,竟然还长高了一寸,又听说我学业进步神速,她非常的高兴,着人传话,让我好好读书学习,平日的请安都免去,还专门又拨了几个小丫头过来,让桃仁杏仁她们教了,方便我使唤。小院也确实缺人干活。

    杏仁如愿以偿,去了通天坊,每日都去通天坊上工,向徐彩鸾学手艺,她本来就有很好的刺绣手艺,又心灵手巧,性格活泼,去了十数日,就哄得通天坊从上到下都喜欢她,尤其是徐彩鸾,恨不得收她为义女。

    杏仁已经可以帮忙做通天坊做贡品的配件了,而她也在店里和掌柜的秦兴凯学了不少南粤话。南粤话和京都官话差得远,初来南粤几乎听不懂,都要当地人卷着舌头说京都话,也是不咸不淡,很普通。杏仁还有点语言天赋,竟然在店里听客人说南粤话,能听懂一些,又不耻下问,天天向徐彩鸾和李素清学着说,虽然口音怪腔怪调,但是竟然偶尔可以招呼当地的客人了。

    这日是初一,阖府都要去给王妃请安的日子。

    我在王府的学习生活,按照学六日歇一日来执行。初始的时候,无论是潘凤鸣还是贺师父,还有宋先生,都觉得奇怪无比。他们历来和衙门一样,初一十五休息,中间有节日再休息数日,当我提出做六休一,他们虽然表面接受,但是内心非常不以为然。然而,大约实施了三周,他们甚至有点喜欢这样的作息了。不会不停的上学,然后休息太久,这样有规律的安排学习,不容易太久没休息而感觉疲倦,也不会休息太久所学知识容易遗忘。而我自己的时间安排,可谓非常紧凑,完全和闲散拖沓的古人大相径庭。

    今日初一,是休息日,杏仁也没有去通天坊,一早,我和桃仁杏仁桂枝凤鸣,五个人一起进早餐。好久没有凑齐那么多人了,大家都很开心。一早,桂枝就给我准备了淡青色的裙子,头发是梳着整整齐齐的两个辫子,没有盘起来,认它们垂在脑后,看着象一个大姑娘了。

    来到王妃的院子,众人已经请安完毕,管事也都领了任务下去了,只有高氏还坐在堂上。自从上次七夕夜宴,黄氏有点低迷,被要求大群广众表演歌舞,对于一个王府姬妾来说,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没有面子。大家又都记起来她是琴音阁出身的清倌人。最近王府的庶务,由高侧妃协助王妃掌管。

    高侧妃虽然之前已经好多年不管家事,但是,王爷成亲前,府里的大小事务都是高侧妃掌管,现在接黄氏的摊子,协助管理王府也算驾轻就熟。

    刘畅确实对如云很好,考虑问题也周密,自从如云嫁入王府,他就将王府的管理大权全部交给如云,并且让高侧妃休息,提拔黄氏协助如云,这样,王府老人在完全新的管理之下,只能服从如云的管理。而如云也没辜负他的信任,很快就理清了王府的各项日常,家宅安宁,刘畅也无后顾之忧。

    历来别说王府,就是一般的官宦人家或者豪门大户,都很难家宅安定,尤其妻妾成群,府里关系错综复杂的人家。而刘畅可谓无为而治,把权力全部给如云,而对其他姬妾,也都是以王妃为重,连黄氏吹的枕头风,他也是要她去请王妃示下,这样一来上行下效,很快,王府内宅就只有一个声音,就是王妃的声音。

    我坐在堂上,听着高侧妃和如云在讨论八月十五中秋府里的庆祝,以及节下,王府需要节庆的各个府的礼物等等。

    这个钱氏商行的葡萄,据说是从西域贩来的,快马送到江中和南粤,价值千金。除了府里给各院留的,还送了总督府和羊城将军府。高侧妃在和如云说着礼物分配。

    我本来正在胡思乱想,听见钱氏商行,不禁念了出来。钱氏商行?

    如云看我发问,我还以为你会感兴趣葡萄,这样水果,南粤几乎没有,都是靠北方送来的,不似我们在京都,年年中秋都是葡萄,京白梨,苹果,拜月。

    是啊,中秋,还有灯笼。我附和着,不敢多说,怕和如云记得的不一样。

    这个钱氏商行,是临安府那边的商行,但是全大周都有分行,专门贩卖南来北往的特色货品。这次是葡萄是钱氏商行从西域贩来的,与我们在京都吃的不同,我们吃的是紫色的葡萄,而这个西域葡萄是青色的,而且没有籽。

    那可真是稀罕货啊。

    不错,等下,我给你带一些回去。

    高侧妃又和如云回禀了一些家事,讨了如云的示下,便匆匆下去处理去了。

    而多日以来,如云一直忙着家事,我又忙着学习,我们姐妹已经好久没有单独聊天了。

    杨哥儿派人捎了信回来,说剿匪已经差不多到后期了,他大约中秋前能赶回来。还捎了礼物给你,说是你生日赶不回来。如云似笑非笑的看着我,似乎话里有话。

    我生日?我有点发愣,我生日是九月初二,不过,连我自己都忘记了,我的真实生日。

    现在不过八月,我的生辰在京都是九月初二。而我实际的生日则是八月初二,这个秘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当初我的生母王璎珞早产了一个月,因为是在别墅,所以瞒着家人,就是怕被别人知道了我的真实八字,被暗算。

    长姐,下次还是过九月初二吧,省得麻烦。

    也好,就今年过一次真生日,下次还是按九月初二过。如云笑着答应。

    对了,杨哥儿还挺细心,备了四色礼物,其中还有一方端砚,颇为名贵。如云语气里有一丝打趣。

    哦,那要谢谢他了,反正他剿匪也快回来,到时候我当面道谢。下次他生日再回礼。不过,刘杨啥时候生日?

    什么,你连杨哥儿生日都不知道吗?

    不知道啊,我好像也没什么机会知道吧。我有点一头雾水。

    如云笑笑,不再说这个事情,我听潘学义说,上次你发现的桂国公亲兵?

    正好遇到,我让凤鸣去查,具体事情就不清楚了,反正凤鸣是潘学义的妹子,就让她直接告诉给她哥哥了。

    不错,王府和总督,桂国公以及各方官员的关系,错综复杂,还牵涉到朝廷,不是我们小小女子该管的。如雨你听着,我们女子嫁的夫君,如果敬你爱你,就会把内宅交给你打理,你也只需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内宅的事情处理好,不要多去参与和掺和外面的事情,相信你的夫君就好了。

    如云看似轻描淡写,但是,也是很透彻了。身为女子,各种盘根错节的官场琐事是不可能尽知道的,只要做好本分就好了,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是,往往,当你身在高位,就很容易越界,而大户人家的掌家主母,最重要的就是分寸感,不要轻易的逾越,干涉夫君的官府里的事情。往往内宅干预外院事务,都会出问题,因为不可能尽数知道各种明暗关系,很容易出错。

    好的,谢谢长姐教诲。我起身对着如云行礼。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先告退了。

    好,明日你的生辰,现在小公爷出征剿匪,王府不宜大办寿宴,不过,我小妹的十一岁生日,也不能那么轻易过去。我会去你的小院,我们一起庆祝。

    多谢,姐姐。我行了礼,离开王妃院子。

    带着一大篓西域葡萄,还有刘杨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回到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