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羊城小姐
    王妃的院子今天张灯结彩的,各种漂亮的宫灯彩带,人来人往的络绎不绝都是各府的女眷。我刚入偏厅,就看见如云正在堂上坐着,在座的还有两位女宾。我走上前给如云行礼,长姐。

    快起来。如云对我温和的笑着,上下打量着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羊城将军的夫人,唐夫人。我垂着头行礼,唐夫人。

    这位是通天坊的徐夫人。徐夫人。这是舍妹,如雨。我安静的行礼,没有抬头看,两位夫人都说着免礼,我也就在堂下就坐。

    一番兵荒马乱,总算行礼相见完毕,我安静的坐在一边,听大人说话。丫鬟上了茶,我接着喝茶,开始打量这两位女宾。那位唐夫人,之前桂枝有给我介绍过,羊城将军的夫人,她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长着一张圆圆的脸,慈眉善目的,大大的眼睛,鼻直口方,非常的富态。想来年轻时候也是个美人,尤其是一双眼睛,明眸善睐,非常灵动有神。

    另一位通天坊的老板娘徐彩鸾,长着一张瓜子脸,大大的眼睛,瓜子脸,身材适中,看上去比较年轻,估计有三十岁的样子,看着颇为精明。身后站着个小姑娘,应该有十五六岁,如云并没有介绍她,看装束又不像丫鬟,不过应该是这位徐夫人的随从吧。

    两位夫人都特别健谈,说些羊城轶事,我反正也听不懂,她们也没太在意我这个小小孩童,并没有与我搭话,我也乐得清静,索性心不在焉的喝茶吃点心。今日王府的干果水果和点心都是精心制作,丫鬟给我端上来的是我素来爱吃的杏仁饼和鸡仔饼,还有好吃的龙眼和神湾菠萝。茯苓姐姐一贯心细,我不过来王府两月余,便已经熟知了我爱吃的点心水果还有爱喝的茶。今天这个茉莉香片,尤其清香。

    我正神游四方,听见有小厮来禀报,总督夫人来了。如云特意起身,带着众人迎了出去。何种行礼寒暄过后,我终于又可以坐下,闲下来可以仔细打量总督夫人李珮然。李夫人看上去四十来岁,生的白皙圆润,一双杏眼,鼻子略微朝天,身形微胖,中等身材。她身边站着的小姑娘就是苏总督的女儿,苏婉茹。苏婉茹与母亲有八分象,鹅蛋脸,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鼻子也与母亲类似,一笑露出好多牙龈,显得有点憨,不失为一个小美人,身材高挑,溜肩膀,在古代应该是很标准的身材。她穿着粉色的衣裙,发育良好,看着有14,5岁的样子,实际上只有13岁。她几乎比我高了一个头。苏家的小妾林玉如并没有进正堂,姬妾被安排在偏厅,那边有高侧妃和黄氏,张氏,王氏几个王府姬妾招待她们。

    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官员的家眷,还有羊城有头有脸的商家的女眷,满满登登的坐了一屋子。

    眼看人越来越多,各家小姐也不合适一直站在母亲身边,如云让人安排,各家的小姐都移步花厅凉棚,那边对着花园,摆满瓜果点心,正好让小孩子去坐着玩耍。

    我虽然是王府贵亲,毕竟年纪尚幼做不得主人,小姐们有些不想和母亲分开的依然坐在正堂听大人寒暄,另外一些本是旧识,便三三两两的往花厅走去。苏婉茹颇为高傲,在一众官家小姐的簇拥下,先行往花厅走去。

    我也缓缓起身,实话,这一群莺莺燕燕的小姐姐,每个都华服盛装,我这个脸盲,已经看花了眼。正要往花厅走,一个姑娘与我搭讪,这位刚才介绍是杏花楼的大小姐王静琬,年方十八,长得珠圆玉润的,身材非常火辣,性格泼辣善解人意。杏花楼是羊城中出面的酒肆饭庄,我看这个王静琬颇为友善,便冲她微笑,王家小姐,这边来。夏侯小姐,来南粤有多久了?我们寒暄着,说着无聊的客套话,也算是宾主尽欢。很快就来到花厅,各家小姐三三两两的坐在花厅的凉棚里,品茗,吃水果。看见通天坊的那个女孩子也在,独自坐在一边,我过去招呼,这位姐姐怎么称呼?

    那个姑娘一惊,我是通天坊徐夫人的徒弟,李素清。说着给我行礼,夏侯小姐有礼了。我也急忙还礼,原来姐姐是通天坊夫人的高足,一定绣艺了得。哪里比得上京都的绣艺,夏侯小姐来自京都,定是见过好多精品。

    我本来就不善寒暄,特别是这种闲聊,聊没几句就无话可说。

    静静的观察着花厅,王静琬不愧为开饭店的小姐,穿梭在人群中各种打招呼闲聊。李素清非常安静,礼貌的和我寒暄后,几乎无人问津。还有一位普宁坊家的小姐赵淑仪,看着比我们大一点,长着一双细长的眼睛,眼尾斜飞入鬓,挺直的鼻子,薄唇皓齿,一笑非常妩媚可人。苏婉茹坐在花厅另外一边,身边都是羊城的官家小姐,她们似乎都是熟人。

    夏侯小姐,可曾读书?苏婉茹过来邀约,我们姐妹都在城中官学女子班,今晚有个赛诗会,夏侯小姐可要参加?

    我看着苏婉茹,她足足比我高了一个头,多谢苏小姐,我还不曾学诗,粗略识得几个字,还未就学。

    这时,簇拥着苏婉茹的几个小姑娘也都跟了过来,一位是粮道参赞家小姐洪春春,一位是布政使家千金罗妙安,还有一位是律讼师家小姐陶东媛,她们都比我大两三岁,应该和苏婉茹是同学。

    夏侯小姐,你从京都来,京都可比羊城繁华吗?洪春春有点好奇的问我。她的官话带着浓重的南粤口音,确实有点难懂,不过,还好我以前对广普常听,还是能听懂她的话的。我略微思考的时间,边上的罗妙安就等不及了,春春你这不是废话吗?京都当然比羊城繁华,不然哪里会叫京都。

    我看看洪春春,又看看罗妙安,才缓缓的说,洪小姐问得有点不好回答,其实,京都和羊城是各有千秋的。

    有什么不同吗?一边的陶东媛也好奇起来。

    首先是天气不同,七夕之时,京都已经夏至过了,准备入秋了,天气没有那么热了,再过一阵子,就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了,京都的秋天最美,不但天气干燥凉爽,还有各种瓜果李桃,收获的季节,天空瓦蓝,万里无云。再过数日到深秋,就会北雁南飞,秋风扫落叶。深秋的京都,可以是碧连天黄叶地,也可以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美。我说到这里,赶紧打住,一不留神用了一些诗词,不是要把刚才说的不识诗书给露馅儿了。

    苏婉茹哼了一声,颇为不屑,夏侯小姐谦虚了,明明饱读诗书啊。

    谁饱读诗书了?是如云清亮的声音,王妃。一片人拜倒,起来吧。原来是王爷派人通传,可以开席了,众位夫人从正堂出来,要去王府的正殿。一年一度的七夕夜宴,是在南粤王的正殿举办,这一天,男女同席,一群庆祝七夕。七夕主要是女儿节,又叫乞巧节,是女孩儿向天祈祷,找到如意郎君的日子。所以,每年南粤王都会让城中达官贵人家的适龄男女虽父母一起入席,也是一个大型的相亲现场。各家夫人都会想看城中各府的未婚儿女,以便结亲。

    王妃,我们姐妹在学堂新学了作诗,想晚上办诗会,邀请令妹夏侯小姐加入,她还托词。明明夏侯小姐家学渊源,饱读诗书,是不是京都大儒之家,看不起我们南粤偏僻小户人家的孩子啊。苏婉茹说得咄咄逼人,一点面子都不给如云。

    我看她如此没有教养,便对她行了个礼,苏姐姐,这是哪里话。我自幼多病,因为身体弱,常年卧床,所以确实不曾入家学,也没有正式启蒙,更不会作诗。只不过,缠绵病榻数载,实在无聊,识几个字,便自己读些书,怎么能与苏小姐家学渊源可比。

    那倒也是,我父亲可是科举入仕途的翰林,岂是一般人家可比。苏婉茹一脸傲娇。

    胡闹。李珮然冷着脸训斥苏婉茹,夏侯侍郎也是进士出身,王妃就是名满京都的才女,夏侯小姐自是鸿儒之家的千金小姐。婉儿不要放肆。

    我心中暗道,原来我父亲是进士啊,难怪虽然官职不高,还是算有名望的人物,各个都觉得我是书香世家的小姐。

    正在僵持,王嫂,众位夫人小姐,开席了,请随我到正殿。刘杨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今日的他,穿着精致的宝蓝色常服,打扮得干干净净的,一扫往日的憨惫顽皮,俨然一个年轻有为的小公爷。

    随着众人浩浩荡荡的往正殿走,我明显的感觉到那几个小姑娘炽热的目光盯着刘杨。哈哈,小胖子,你今晚成香饽饽了。忽然想起来,今天其实就是公园相亲角,各家老人带着儿女来相亲,我不禁悄悄的笑了。可以看热闹了,刘杨这个小公爷估计今晚是热门人选,估计不知道多少姑娘想和他讲话。苏婉茹,洪春春,罗妙安,陶东媛,还有谁,李素清吗?王静琬和赵淑仪看着年龄比刘杨大不少,又是商家学徒或者女儿,以南粤习俗,这些商贾人家的女儿,是很难嫁给公爵的,这些女孩儿,恐怕只有苏婉茹才可能成为刘杨的夫人。只不过,苏世明本来就是首辅大臣崔恒派来压制平衡南粤王的势力的一个棋子,怎么可能让他和南粤王结亲,即便刘杨只是刘畅的弟弟,不是儿子,但是,朝廷派来制衡南粤王的人,如果和南粤王结亲,势必造成朝廷猜忌。相信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是不可能想不到的。

    想到此处,不禁感叹,生在富贵之家,尤其是在古代,也不是啥好事儿。虽然,我不太喜欢苏婉茹,她也有点跋扈无礼,但是看到她一直眼神围着刘杨转悠,我竟然对她生出一点怜惜来。还好我年龄幼小,又矮又瘦,看着不过七八岁,相亲对我来说还太早。女孩儿一般要到豆蔻年华,才会考虑婚配,我到时候可能都不知道是在京都,还是已经被林姨娘毒死了。想到这个未卜的未来,我不禁打算尽快开始各项生存技能训练,不光是我自己,还有桃仁杏仁桂枝潘凤鸣,我们这个团队,必须学习经商和养活自己多赚钱的技能,这样一旦侍郎府呆不下去,起码我可以带着她们独立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