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与君垂钓
    又过了几天,我的身体已经基本复原,桃仁每天换着花样给我做各种好吃的,我也可以出屋走动,在我居住的院子里,晒晒太阳。

    我还是很瘦,但是脸上慢慢有了一点血色。我见到了柯护卫,他是个黑黑壮壮的武夫,身高又强壮,随身带了一把长刀,话少安静,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他是南粤王的弟弟,粤国公刘杨的贴身侍卫。这次被派来接如雨一行,却没想到,困在南岭的赵氏大宅中,等待南粤王派卫队来接。

    赵鹄,那日之后,仿佛消失了一般,不再来我的院子,倒是送了好多高级食材来,让桃仁烹饪,给我进补。想来,作为世家子弟,男女授受不亲,估计他不好经常来看望我。

    但是,我很想他,虽然知道现在他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大人,对于我这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近乎是叔叔,但是,他顶着李云齐的脸,就是我儿子,那个从一点点大小婴儿,我一个人养大的孩子,我活在世界上,不管哪个时空都是我唯一的亲人。

    这天中午,大家都在午睡,我独自一人在屋里,百无聊赖。忽然想去赵氏大宅参观游览一下,当然,是想偶遇一下赵鹄。

    那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午睡,不知道这一世他还是不是那样。走出我住的小院,忽然发现,没有大宅地图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南国的绿植还算茂密,一路往前走,也都有树荫。我不禁想,赵鹄家看上去挺有钱,他应该过的不错吧。起码,不用我给他买房子娶媳妇。一个念头爬上来,他已经22岁,在古代已经弱冠都过了,应该有老婆了吧。那我不就有儿媳妇了,会不会连孙子都有了?

    一路胡思乱想,走到了一个小水塘边。想不到大宅里,居然还有一个小水塘,水边还有一个竹亭,用毛竹搭的亭子,顶棚上是芭蕉叶,远远看过去,还有几分野趣。想不到商贾之家,还有点儿诗情画意啊。水塘是不规则的形状,在一个转弯处,伸出了一个鱼竿。有人在钓鱼啊,这个大中午的,鱼应该不开口啊。

    想想我以前无聊的时候,经常看抖音上的钓鱼视频,李云齐小时候也带他在鱼塘钓过鱼,还去钓虾馆钓虾,不禁快步朝那个鱼竿走去。

    斗笠下,果然是李云齐的脸,不,现在是赵鹄。高高大大的一个人,正坐在一把竹椅上,聚精会神的盯着一根鹅毛浮漂。

    小鱼闹钩了。他抬起眼,看见是我,有点吃惊,放下鱼竿,起身作揖,夏侯小姐,身体可好了?

    已经康复了,谢谢赵公子的救命之恩。双方客套一番,想来,他把我当成了孩子,客套了一下,就放松了下来。

    夏侯小姐也喜欢垂钓吗?我当只有我喜欢这种山野村夫的游戏。

    也没有啊,渔读耕樵,本来就是生存之道啊,钓鱼也蛮有意思的。赵鹄挑起眉毛看着我,好像一个怪物。

    我瞬间反应过了,我是个十岁的小姑娘,说这个话,似乎老气横秋。不禁吐了吐舌头,心想,你妈就是五十大妈,看着小而已。

    小鱼闹钩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看看你的鱼饵。

    赵鹄掏出一个小盒子,是竹子编成的,里面有两条干巴巴的蚯蚓。最近都没有下雨,土太干了,蚯蚓很不容易挖,只找到两条这样的。

    可有打窝?看他一头雾水的模样,我心里暗想,还是我那个笨齐齐,就不知道想法子。

    赵鹄还挺会享受,竹椅旁边有一个矮几,上面有酒菜米饭。拿了几团米饭,混合了一点酒揉碎,酒米没有,就凑合用大米了。

    几团窝料打下去,估计诱鱼发窝要有一会儿。我拿了他的抄网,在池塘壁上捞来捞去,果然,有几只小虾在网里跳。把鱼钩磨了一下,串上小虾,开始做钓。

    这种原始鱼竿,我还不太会用,从浮漂到铅皮,甚至绑钩和鱼饵全部需要自力更生。

    两人都默不作声的盯着浮漂,猛然黑漂,快速提鱼竿,鱼竿弯成弓形,快来帮忙。赵鹄丢下自己的杆子,来帮我溜鱼。

    他到底是身高马大有力气,拔河了一下,就把鱼溜到岸边,是一条好大的鲤鱼,尾巴微微泛红,看上去五六斤的样子。

    而不经意间,两人好像变成了战友,赵鹄对我的态度,明显不像开始那种对小孩子的态度了。嗯哼,虽然你没把我当长辈,好歹是平辈了,起码是个哥哥了。

    我无比舒畅的看着鱼,让桃仁给我做糖醋鲤鱼,你可要一起吃?赵鹄眉毛轻挑,也好,用来下酒。说完,看看我,又有点扭捏,夏侯小姐,还小,不能饮酒。

    无妨无妨,我吃饭,你喝酒就好。看着他舒心的笑,我又加了一句,你怎么说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的名字叫夏侯如雨,不如你别叫我夏侯小姐,直接叫我如雨就好。

    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叫赵鹄,字朴之,你也可以叫我朴之。

    当我和赵鹄拿着红鲤鱼回到小院的时候,柯秦和桃仁杏仁已经急得快疯了。还好,小姐我安全回来,还带了新鲜的鱼回来。

    桃仁收起本来要唠唠叨叨的话,接过鲤鱼,俩眼发光。小姐,这个鲤鱼,可要熬汤?

    不要不要,我看这个鲤鱼那么大,鳞片也很大,你要把鳞片刮下来,选大片的洗干净,用油炸一下,拌上白糖,可以给朴之哥哥下酒。鱼肉一半红烧一半糖醋,可好?桃仁听了不停点头,小姐越来越会吃了。

    桃仁手艺果然不同凡响,小院其乐融融的一餐。我需要补充钙质,吃了不少鲤鱼鳞,而蛋白质也靠鱼肉补充。全然不理中医说,鲤鱼是发物,我这种虚弱身体不能吃,这个说法。

    下午的钓鱼运动,消耗了不少的体力,吃饭也多吃了半碗。杏仁怕我积食,又弄了一碗乌梅汤给我喝。今天,腹痛似乎没有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了乌梅汤的缘故。明天在观察一下,如果喝乌梅汤就不腹痛,那我八成是有蛔虫,乌梅可以安蛔。想想生活在古代的我,没有打虫药,没有抗菌素,只能弄点特效偏方。

    南岭的山野生活,竟然是快乐的,赵鹄不但和我钓鱼,还带我打猎,在等着南粤王派的护卫队的时候,我逐渐变得身体没那么虚弱,虽然,腹痛还时有发生,但是,却没有之前那么频繁。

    这日柯秦来报,南粤王的护卫队,过几天就要来了。我有点开心,可以很快见到大姐,但是,又想到,可能就要见不到赵鹄了。

    南粤王派来的护卫队,有足足百人,有车有马,旗幡招展,锣鼓喧天,煞是好看。

    南粤王妃的嫡亲妹妹,也就是我,夏侯如雨还是挺有面子。南岭属于南粤王辖区下,王妃的妹妹竟然在南岭被山贼所伤,亲兵带回的消息,着实令王府卫队蒙羞。

    王妃夏侯如云万分着急,这个幼妹,是她唯一的嫡亲妹妹,长姐如母。本来府上的家人传书,自从王妃远嫁南粤,家中继母掌事,虽然没有明显的亏待幼妹,但是,自从如云远嫁,如雨就一直缠绵病榻,断断续续已有三年。号称寻遍名医,也不过是京都名医林子丹,也就是继母临清淋的兄长。

    听闻如雨被贼人所伤,恨不得亲自去接,但是,毕竟一介女子,又是南粤王妃,不方便前往。如云只能求王爷,安排粤国公刘杨,亲自带队去接如雨。

    如云在王府的内堂,刘杨快步走了进来。王嫂,我来了。粤国公刘杨,今年14岁,中等身材,微胖的脸,面色微黑,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看上去憨厚可爱。

    如云嫁入王府那年,刘杨不过11岁,自幼丧母的他,一直跟着哥哥南粤王生活。刘杨虽然有自己的粤国公府,却很少去住,一直住在南粤王府。长嫂如母,如云嫁过来后,就成了小胖子刘杨最亲近的人,毕竟,南粤王刘畅,为人方正威严,不苟言笑,虽然心里疼爱幼弟,却对他颇为严苛。

    看着神采飞扬的刘杨,如云满面笑容,这个小胖子活泼直率,又很憨厚可爱,看见他,如云就很开心。这次接如雨南粤,本来没有觉得是多大的事情,只是打算随意派一队护卫即可。还是刘杨听说来的是如云的小妹妹,觉得应该稍微隆重一点,特意安排了自己的亲兵护卫柯秦带队。也多亏了柯秦武艺高强,才只身护住了如雨主仆三人,其他京都来的家丁护院和家人,全部遇难。如云想想都后怕,如果不是柯秦,恐怕她一番好意,邀妹妹入南粤,竟然会令她送了性命。

    收住遐想,如云笑着帮刘杨捋了捋额头汗湿的头发,杨哥儿,这次还要烦请你去接我妹妹,路上小心,你也要注意安全。不妨,不妨,嫂子,我带了亲兵护卫,一定把夏侯小姐安全接回来。

    刘杨连连摆手,这次如雨一行在南粤辖区内,居然被山贼追杀,实属是对南粤军队的挑衅。说也奇怪,虽然南岭的崇山峻岭里,交通不便,甚至官路也只有一条,但是,近十年,在南粤王的励精图治之下,辖区一直很太平,山贼抢劫过路百姓这种事情,几乎很少发生。此次刘杨亲自带队,亲兵强将尽数带上,他也好久没有去南岭山中,特意按规仪带了128人的卫队。

    大周各级官员都有固定规仪,皇室是以九为尊,南粤王是王爷,可以使用八为倍数的仪仗。刘杨是粤国公,按规定使用七为倍数的仪仗。他这次带128人卫队,是以王兄的仪仗为礼仪,算是对如雨的一种礼遇,当然,主要也是他们兄弟对王嫂的尊重。

    南粤王刘畅,戎马半生,才平定了南粤疆域,被大周皇帝封为南粤王。而立之年,方才安定下来,娶了朝廷重臣,吏部侍郎夏侯松原的嫡长女夏侯如云。

    夏侯如云在大周京都颇有美誉,都说夏侯侍郎家的长女,是建业侯家小姐的嫡女,才貌双全,性情温婉可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加之幼年母亲身体不好,长女掌家,如云12岁就开始管理侍郎府里的大小事务。家中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人称女版甘罗。到15岁嫁给刘畅,来到南粤,刘畅怜惜她从北方千里迢迢嫁入南粤,朝中又有岳父做吏部侍郎,可以及时了解朝廷消息,对她更是敬重有加。

    偏偏夏侯如云不但温柔端庄,美貌才学均是极好,而且,还和自己最疼爱的幼弟刘杨颇为投缘,刘畅对如云就更加的敬重与疼爱。

    随着南粤王嫡长子刘凯的降生,南粤王妃夏侯如云更是稳固了地位。如云看着阳光快乐的刘杨,不禁想起自己的妹妹如雨。自己离开家时,如雨不过七岁,正是活泼可爱的年龄,如雨又生性好动,成天上房揭瓦,像个小猴子一般灵巧。

    夏侯侍郎是读书人,家中亦是斯文有礼,儒学之家,偏偏这个幼女如雨,不爱读书,喜欢到处游玩,全无大家闺秀的样子。

    如云离家后,掌家之事归继母林氏,那林氏本是夏侯侍郎侍妾,育有几个庶出的子女,夏侯夫人王氏病故三年后,便扶为正妻。

    如云听闻自从她离开家,如雨便得了怪病,好像是一次从树上摔下来以后,忽然染病,每日腹痛,渐渐消瘦,上次舅母建业侯夫人去家中探望后,写来书信,竟然说如雨一病不起,少言寡语,似乎是要奄奄一息的样子。

    如云临走特意安排了家中最得力的两个丫鬟,桃仁杏仁服侍如雨,两个丫头都机灵可靠,最重要是忠心耿耿。杏仁竟然也写了短信,说起如雨病情,字里行间竟然似乎别有隐情。

    如云又刚诞下南粤王长子,南粤到京都有几千里,路途遥远,车马行程,需要三个月,如云不便回京省亲,便以小王子诞生,思念亲人之名,修书一封,邀请夏侯如雨前来南粤。

    本来,如云如雨姐妹是一奶同胞外,她们还有一个嫡亲的兄弟,夏侯如风,是夏侯家的大少爷,今年16岁,本应该由兄长护送来南粤,只不过夏侯如风自幼残疾,出生便小腿畸形,只能坐在椅子上,由人抬着才能行动。而夏侯家的次子,夏侯若竹14岁,则是林氏妾室所生,现在他母亲是当家主母,而夏侯若竹在京都赵氏学堂中读书准备科举,正是要下场科举的年纪,不方便远行。于是,便由主母林清淋安排了一众家丁护院陪同如雨一同前往南粤。

    如云虽然觉得不妥,但是路途遥远,她也鞭长莫及,本想来到南粤地界,有自家卫队护送,谁知道路上居然出事。此事虽然蹊跷,但是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出逆端,只能先安排人把如雨接回府里,再做打算。

    杨哥儿,此去,路途不近,我那妹妹身体虚弱,又收了伤,不要只管赶路,还是要注意不要太累。如云嘱咐着刘杨,虽然想快一点见到如雨,还是想她不能过劳。

    嫂子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夏侯小姐。刘杨大大咧咧的笑着。他听嫂子提起过幼妹,说是活泼好动的小猴儿一个,心中升起好感,因为他也是淘气长大的,来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总是好的。从南粤王的王城羊城出发,卫队急急车马赶路,走了三天,便到了南岭山中,赵氏的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