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 兵压于离
    大军北出三关,穿过界休,最后驻扎在兹氏县城以北。

    大营西侧就是通往离石的山道路口。

    横立路间的于离县城已经清晰可见。

    由于王柔这个匈奴中郎将兼领太原太守,两县县丞似是提前收到了他的指示,竟然愿意主动随军,以表无害之意。

    刘豹回信感谢之余,却也不敢大意,毕竟当初王邑说翻脸就翻脸,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安古鲁坐镇平阳,郝昭随军北上,攻城仰仗步卒,这方面数郝昭最有经验。

    当然,从数值上看,刘豹手下第一大将是徐晃而不是郝昭。

    徐晃自投奔以后,一直跟随呼衍和勒驻守在北部三关。

    如果是玩游戏,那自然不用说,这样的人才足够独当一面,马上就应该把北三关甚至北部重镇永安县全都交给他打理。

    但现实很骨感,忠诚度更是个玄学问题。

    军中胡多汉少,与徐晃同源的白波军又都被安置到了南部的平阳,多在郝昭麾下。

    加上舅舅现在对自己意见颇深,诸多思量之下,只能让这员名将暂时屈就北方。

    此次进兵河套,正好也是给这员大将刷战功的机会。

    由于刻板印象,刘豹以为的徐晃应该是个狠人硬汉,然而熟悉以后才发现,人家只是由于习武的原因相貌魁梧,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还当过官。

    黄巾之后,河东接着发生了白波农民起义,平阳以北又被于夫罗这帮胡人占去,时任杨县郡吏的徐晃颇多无奈,最后也加入了白波,混在杨奉帐下。

    只是杨奉这人打着为民做主的名号,行的是土匪豪强的做派,这让徐晃很不适应,恰逢好友李乐书信相邀,便辗转回到了河东,帮助刘豹打退须卜联军。

    杨县作为陭氏商道的西方起点,现在变得远比之前富庶,目睹杨县老家变化的徐晃,也就断了重回中原的心思,决定与白波残部一样,归到了刘豹帐下。

    刘豹忙于恢复平阳,跟驻守北方的徐晃还算不上深,但作为顶头上司,他对徐晃的表现十分满意。

    企业用人讲究有德无才培养,无德有才不用,当然,这个德字大多数时候会被hr们给约等于成了企业忠诚度。

    徐晃除了面板上的一流能力,私德更是无可挑剔,上班工作下班回家,不爱应酬,不结私友,闲暇就找些书看,尤其熟读兵书,这让不怎么待见汉人的舅舅都经常赞不绝口。

    其实舅舅和勒也不是一开始就敌视汉人,说到头来还是被纳娶胡女的事闹的。

    如果说郝昭是境内汉人的意见领袖,那么和勒现在就是不愿汉化的胡人们的精神寄托,尤其是西迁到蒲子北区两县附近继续牧居的胡人,都跟呼衍部走得很近。

    和勒对刘豹意见很大,刘豹每见他一面,都得被他哼上个十声二十声。

    但是矛盾归矛盾,他儿子女儿都在帮自己忙里忙外,刘豹心里清楚,他只是表个态度罢了。

    营帐里面,舅舅和兰氏骨都侯在左,郝昭徐晃在右。

    刘豹面带无奈,对着郝昭问道:毌丘将军呢?

    郝昭脸上有些尴尬,好声道:仲卿防备有变,驻营到了北方的平陶附近,要有调遣,昭这便唤他回军。

    这人好大的架子,当我胡人无军法吗!和勒重重哼了一声。

    刘豹暗叹口气,知道毌丘兴还是有心结,只能打个哈哈,向旁边的兰氏骨都侯递了个眼神。

    随着南四县收入囊中,兰氏部迁到端氏濩泽一带,原来的杨县领地转给了丘林部管理。

    他们尝到端氏商道的甜头,现在都变成了刘豹的迷弟。

    兰氏骨都侯轻咳两声,赶忙岔开话题道:还有两月就要耕种,大王想要打进河套,咱们动兵宜早不宜迟。驻守离阳的是须卜大当户迟,是骨都侯须卜奢的叔叔,骁勇有名,算是劲敌。所以无论胡汉,还是要一心同力的好。

    刘豹听兰氏骨都侯把话接的漂亮,恨不得给他个拥抱,避开舅舅那吃人的凶光,对着郝昭问道:营中如何,可是准备好了?

    郝昭点了下头,上前抱拳道:但凡所想,无有不至,随时可以攻城。

    刘豹点了点头,环顾诸将,朗声道:好!还是那句老话,输了算在本王头上!出阵第一仗,齐心灭了那个须卜迟!

    唯!

    山里的春天总会迟到,还有凉风阵阵。

    须卜迟站在于离城头,借着地势,俯瞰着山道前面的敌军大营。

    相较离石那座扼守吕梁山东西的咽喉通道,东边的这座于离县城,是须卜部反叛后重新修缮起来的,即能防范结仇的栾鞮部,又能防范可能出现的汉军。

    于离县城不大,但选在窄处,南北通道都在弓箭射程以内,敌军要是想从两侧穿行,顷刻间就会被城楼上的箭雨覆盖。

    只是平阳军的大营已经驻扎四天,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须卜迟心里生出不好的预感。

    对方来势汹汹,加上先前连番败于徐晃,这让他不敢轻易出城掠阵,只能一边调派离石的守军奔赴于离,一边通报远在朔方的骨都侯知道。

    只是骨都侯带着诸部与宇文部鏖战,怕是难有援军,只希望能够争取时间,让得到袁绍援助的部族联军能够快速击溃宇文部。

    跟随他守城的,还有郞氏部和粟籍部派来的两位且渠,虽然三部人马加起来不到两千,但城中守军上万,都是从上郡的各部族里面征调出来的。

    这些部族既有南下的新降胡,也有被称为杂种的屠各胡。

    栾鞮部发展顺风顺水,左贤王刘豹更是名声大噪,须卜迟一脸凝重,他深知此前被打的赔款不是巧合。

    奈何骨都侯已经铁了心思,断绝跟平阳的贸易,与袁绍绑在一起。

    刘豹打得旗号是南下河套而不是北上塞外,而且打得也是袁绍的旗号,这让须卜迟动了讲和的心思,表示愿意让他们借道离石通道,自己不会出兵阻拦。

    结果可想而知,对方不仅没答应,反过来让自己退出上郡,属实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