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媳妇哪有姑娘享福
    张春暖闻言一惊,村长叔和桂花婶子不管,那周翠兰的婚事是谁定的?

    周建军和杨桃花这对爹妈决定的吗?

    十六岁的女儿,就要嫁出去……

    张春暖都要怀疑周翠兰不是周家亲生的孩子了。

    “是谁家后生那么有福气,能娶到翠兰做婆娘?”

    她想了想,又觉得这事儿挺正常的。

    等到下半年秋收后,周翠兰十七岁了,虽然不能打结婚证,但也算不上年纪小。

    王冬雪嫁给周华生的时候19岁,原主更是刚满18岁就跟沈虎结婚了。

    她惊讶在于周家那么轻易地把女孩嫁出去,而且这个女儿还是家里的一个劳动力。

    王冬雪显然是憋得不轻,想着张春暖不是多嘴多舌的人,便跟她吐槽道:

    “唉,我都不知道大哥大嫂怎么想的,嫁去别人家里做媳妇又不是享福。

    春暖姐你看我这会儿过得还算不错对吧,公婆慈爱,妯娌和善,华成对我也很好。

    但婆家再怎么好,也没有做姑娘时在娘家舒服。

    我见过那个后生,今年才20岁,是大嫂娘家远房亲戚的娃儿,现在在县里上班。

    说是只要翠兰嫁过去,就让她顶婆婆的班,去纺织厂工作,以后就是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了。”

    张春暖这才明白周家人为何会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事情。

    原来是亲上加亲,外加安排工作啊!

    那周家人答应就不足为奇了。

    当下都以进城当工人为荣,男方家承诺安排工作,且又是自家亲戚,亲上加亲。

    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应该没有比之更好的婚事了。

    搞清楚这事后张春暖也不深究,转而问道:“那村长叔和桂花婶子咋又要分家呢?”

    其实山脚村里像周家这样好几个儿子,且儿子已经成家的大家庭很多。

    否则也不会十几户人家的村子,能有一百几十口人。

    据张春暖所知,村里人口最多的一家,有七个儿子,且都已成婚有了下一代。

    一大家子将近三十个人都挤一块儿,完全没有分家的意思。

    分家有利有弊,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毕竟家里人多,就只有欺负别人的份,而不会被人轻易欺负。

    人多力量大嘛!

    “就是户口分成三家,还住一块儿,在一个灶头吃饭。”

    王冬雪想了想,又小声说道:“还有每家赚的钱也不用交公了。”

    说着她突然脸红起来,似乎为自己的小心思感到羞愧。

    二人说话间,去小队长那儿领任务的小组长回来了。

    张春暖所在的小组的组长,便是刚才二人议论的中心人物之一——杨桃花。

    “先静静,都听我说!”杨桃花回来后,将自己小组的11人召集到一起,说道:

    “咱们今明两天的任务,就是把东坡二十亩去年刚开荒出来的地种上油菜!”

    “什么?!”

    众人听了都开始左右议论,嚷嚷起来。

    “什么开荒的土地,去年让咱们去开荒,开完了就种些木薯,收完木薯撂荒在那儿了,现在去种油菜不等于让咱们重新再开一次荒吗?”

    “桃花嫂子,东坡那块荒地,零零碎碎加起来都有一百多亩了,咱们只是今明两天去那儿干活,还是以后还得去?”

    “就是啊!别最后让咱们小组十来个女人去把那一百来亩地给重开一遍!”

    ……

    除了桂花婶子婆媳三人和张春暖外,小组里剩下几个人都嚷嚷开来,话里话外对分配到的任务不满。

    杨桃花眉头紧紧拧着,静静看着发泄不满的几人,直把人看得面色尴尬停下,才说道:

    “春耕耽搁不成,咱们小组就这几个女人,想把东坡油菜花地种好要浪费多少时间,你们有没有想过?

    全村三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抽签决定一组人去东坡种油菜花,为什么要抽签?!那是因为这个任务最轻松!

    你们知道其他小组都去干啥吗?犁地翻田!谁要是想去,我去跟其他组调换,把你们换过去!”

    杨桃花在上边说,王冬雪也在下边跟张春暖咬耳朵:

    “我大嫂真不容易,要我说种油菜花才好咧,又不是粮食,用不着精耕细作,咱们就去把土松开,洒种子下去就行。

    要是去犁地翻田,就咱们队那三头牛哪里够啊,还不得把人当牛使!”

    张春暖不会干农活,原主也没干过,因此她不发表任何意见。

    不过想到之前去挖沟渠的事儿,她试探性地说道:“反正不管干啥,地里的活应该都没有去挖沟渠难,队里怎么分配都行。”

    “那是肯定的啊!”王冬雪激动道:“种地才几个工分,最多也就8个,干水利可有12个工分呢!”

    张春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能干就行,至于多少工分,手握四千巨款的她压根儿不在乎。

    没有真的逃避劳动的人,只有想找借口少干活多拿工分的人。

    杨桃花作为村长大儿媳妇,还是很能压得住场面的。

    三两句话把有异议的人怼了回去后,便扛起锄头,一马当先走在最前头,领着人往东坡去了。

    东坡,顾名思义,村东的山坡,是铁牛山上一块坡度较缓,土质还算肥厚的土地。

    前一年才砍树挖石头开出来的荒地,收完木薯后因为土壤太瘦,没有再种东西。

    此时地上已经长满了生命力顽强的野草。

    张春暖分到的一亩地同王冬雪的紧挨着,她依照杨桃花说的,先把地里的野草连根拔掉堆在底边,等晾干了再集中起来烧成能肥地的草木灰。

    一亩地换算成平方,大概666平方米。

    一个人负责那么大的面积,任务量确实不小,再上去地里除了野草,还有山上落下的枯枝和翻滚下来的碎石。

    张春暖哼哧哈哧埋头干了一个多小时,起身舒缓筋骨时才发现自己只平整松土了一半土地。

    就这儿,还被特意来此检查的小队长夸了一句:

    “春暖干的不错嘛!以前沈老爹和沈虎没让你出来干活,真是我们山脚村的一大损失!”

    损失?

    她怀疑小队长要么在捧杀自己,要么是给自己打鸡血,好多干活。

    张春暖两条手臂交叠着撑在锄头柄上,朝小队长笑了笑。

    扭头看向一旁王冬雪的进度,发现她远远落后了,便拿着锄头过去帮她一起。

    【作者题外话】:补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