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1章 我在八零 1
    从晕眩中清醒过来,唐诗只觉得脑袋一阵阵地发疼。

    “诗诗,你醒了?”

    温柔的女声响起,一只温热的手摸了摸她的头。

    “都是妈妈不好,没保护好你。”

    女人沮丧地啜泣起来。

    唐诗缓慢睁开眼,这才看见眼前的女人。

    长发乱糟糟的,好像只是随便用手扒拉几下,用一个发圈裹住,面色苍白,嘴唇一点儿血色也没有,脸颊有些凹陷,很显然有些营养不良。

    “妈,我怎么了?”

    唐诗撑着身体坐起来,女人连忙扶着她。

    女人脸色瞬间难看,阴沉了下去,最后哀叹一声。

    “别多想,饿了吧,我给你煮了鸡蛋,妈现在去给你拿。”

    暖呼呼的鸡蛋躺在手心,唐诗剥开蛋壳,把白净香甜的鸡蛋一分为二,递给母亲一份。

    “妈,你也吃。”

    “这是妈给你煮的,你快吃。”

    “没事,我又不饿。”

    “好好,妈也吃。”

    项善芳热泪盈眶地拿着半个鸡蛋,小口小口地咬着。

    看着自家女儿这么乖巧的模样,项善芳的目光移到她头顶的伤口处,一向软面团一样的心肠也硬了下来,从小爸妈就更喜欢弟弟,这些她都不怎么在意了,但是他们把主意打到了诗诗身上。

    怎么会有逼着外孙女嫁人的外公外婆,还偷偷摸摸地把八字都送出去了。

    别以为她不知道,不就是想让诗诗嫁人,拿了彩礼,他们好过来借给弟弟讨媳妇儿。<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以前大哥娶媳妇儿就是拿她的彩礼凑着娶的,没想到现在没有女儿可以薅,就来打外孙女的主意。

    “妈绝对不会让你有事的。”

    她语气坚决异常。

    今天项善芳去娘家闹了大半天,唐诗跟着去,一不小心被外婆挥手摔到一边,撞到了脑袋,也就是因为她受伤了,这场闹剧才暂时结束。

    唐诗晕了一个多小时,醒来后,项善芳也不放心她自己呆在家里,干脆今天都不去上工了,就在家里照顾女儿。

    任凭唐诗怎么劝,她都固执的不去大队里,没办法,只能由她去了。

    晚上,唐诗发现外面还亮着微光,过去一看,原来是项善芳点着煤油灯纳鞋底。

    虽然现在讲男女平等,工分不管男女都是一天十分,但是项善芳总觉得不够,家里的粮食也只是保证饿不死,要说吃特别饱,那是没有的。

    每年按人头发的布,项善芳全存了下来,隔个一两年给唐诗做身新衣服,她从不给自己做新衣服。

    她总说,旧的没坏,还能穿呢。

    她会拿一些布裁下来做鞋子,碰到赶集可以拿去镇上卖。

    唐诗记得每次村里过年的时候,有些小孩穿新衣服,她会细心地解释:“布要留着以后等你相看人家,妈妈没本事给你准备好东西,但是也不能让别人看轻了咱们家。”

    项善芳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

    至于,她的父亲?

    唐诗看了一眼揉着眼睛纳鞋的项善芳。

    唐修伟是唐诗的父亲,他是个知识分子,是读过书的,只是刚毕业就遇见了国家政策改革,提倡“上山下乡”,他自然也是跟着插队下乡了。

    后来他和项善芳结了婚。

    在唐诗的印象里,爸爸是个很有文化的人,项善芳也受益匪浅。

    然而,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唐修伟参加了考试,他聪明,一考就中了,但是政策规定男知青只能自己回城,女知青才可以带上孩子。

    他有文化,同时也有抱负,于是毫不犹豫丢下妻子和女儿回城了。

    丈夫走了,娘家人也不帮衬。

    项善芳经常半夜起来,跑到屋外哭泣。

    项善芳供她上学,断断续续读到了初二。

    后来家里了困难,她只好离开了学校,不再读书,因为年纪太小不能和项善芳一起上工,于只好去山上挖挖野菜,找找野果什么的。

    早上起来,唐诗蒸了两个粗面馒头,项善芳慌忙问她:“怎么起那么早,头还疼么?”

    “不怎么疼了,妈,你别老把我当孩子,我都十六了。”

    “你要好好休息,闲暇时间多看看书,对了,你那些书是不是看完了,我再去学校找老师给你借几本,你脑瓜子聪明,老师可愿意你用功读书了。”

    “我一会儿自己去找老师借吧,这两个馒头你带着路上吃。”

    “给自己留一个啊,傻孩子。”

    “哎呀,你别管我,快吃吧。”

    说完,唐诗转身进了屋子里,陈旧的木桌上摆着一沓书籍,随手拿起一本翻了翻,这些都是初中的课本,看起来也是旧书了。

    项善芳去上工后,唐诗锁好门,又把院子里扫了一下,这才离开。

    唐修伟抛妻弃子回城,唯一留下来的好东西大概就是这个屋子了,有三间卧室,门前还有一个小院子,屋子坐北朝南,光照时间充足,家里的被子经常拿出来晒晒,一点霉味也没有。

    找老师借了书,这次老师依旧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她回来读书,学校可以资助一部分。

    以往唐诗都是拒绝的,因为只要她开始读书,项善芳的压力就会很大,她总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唐诗,同时想给唐诗最好的东西,特别是教育方面。

    现在离开学校,靠着几本书一天天地翻看,项善芳有时都会自责得泪流满面。

    “老师,我想回来读书,但是这两天地里正忙,等这段时间过了我再和妈妈说。”

    “好,想来读尽管来,到时候就来找我。”

    “谢谢老师。”

    从公社学校走回家要半个多小时,唐诗也不忙,抱着书悠哉悠哉地行走在小路上。

    这时,一道瘦长的黑影从前方跑过。

    唐诗一看,这不是村子里那条大黑狗吗。

    “黑宝!”

    狗子耳朵一动,急忙停下来,望着唐诗,歪了歪头,随即撒开细长的腿就跑了过来。

    这狗不是平常田园犬那种体型,它很高,而且骨骼细长,乍一看像是营养不良一样。

    唐诗认得出,这是细犬,也叫做细猎狗,是追兔子的一把好手。

    它离近后,唐诗才发现他的嘴里叼着一个白色的布袋子。

    她蹲下身,把袋子从它滴口水的大嘴里拿下来,它也很听话地张开嘴也让她拿。

    打开袋子一看,里面居然是三本书,纸张细致,一看就不便宜。

    而且竟然全是关于军事方面的。

    这东西可不得了,平常农户哪里有看军事书籍的。

    “黑宝子,你在哪儿拿的这个,快带我去还了,不然以后被逮到有你好受的。”

    唐诗一边说着,细长的手指一边戳了戳狗子的额头。

    大狗吐着舌头,歪着瘦瘦的脑袋,然后转身跑了,唐诗连忙跟了上去。